1、译文: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他,他也不会因此而灰心丧气。(庄子的名言并赏析)。
2、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口契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天地》)
3、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4、大意:人生在世和世界万物相比,像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5、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无师乎?(以自己的成见作标准,谁没有标准呢?)----《庄子》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相煦以湿,曷若相忘于江湖。----《庄子》
6、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7、意指心如止水,单纯、善良、懂事。《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8、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9、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之时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秋水》
10、白话释义: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
11、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12、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13、▶ 越是内心阴暗的人,越喜欢聊这四种话题,遇到一定要远离
14、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搆,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慹,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齐物论》
15、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16、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17、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18、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19、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
20、孝子不谀其主是数对,忠臣不谄其君,臣子时笑是盛也。
21、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庄子坚持一种“人为语言观”和“形分对应论”,认为名言既是一种人为的、有心的运作,又是一种有形的区分和切割,它是无法言说自然无为、混沌无形的大道的。但道不可言,又不得不言。既然不能废弃语言,只有在言语方式上下功夫,以探求解决道言悖论的出路。既然道不可言的原因在于,道自然无为、混沌无形;名有心有为,有形有分,而要突破道不可言的困境,一是要破除名言的人为性,使之成为自然的、无心的语言;二是要破除名言的区分性,使之成为混整的语言。这种自然语言、无心之言,就是“无言”。这种破除了名言概念区分性的混整性语言,就是“象”化语言。由此,庄子突破道言困境的基本出路就有两条:一是以“无言”的方式言,一是以“象”的方式言。前者可称为“言无言”,后者可称为“言象言”。庄子语言哲学的四元结构、“道不可言”的语言观念以及“言无言”与“言象言”的言语方式,对中国古代的诗学观念以及诗体形式均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中国诗学中“意境”范畴和“境生象外”命题更是与其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22、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23、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天地》
2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25、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26、“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外篇·秋水》
27、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28、译文:没有精心诚意,就不能感动人。古人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凡事就怕一个“诚”字,无论工作还是学习、生活,只要做到真诚恭敬,没有做不好的。
29、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30、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31、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
32、不知道吗?人说我愚昧。知道吗?反而危害我的身躯。不行仁,便伤害他人;行仁,反而又危害自身;不行义,便伤害他人;行义,反面危害自己。
33、综合这两段话可以看出,在庄子看来,世界上有四种不同的存在:“言”;有形的“物之粗者”;无形的“物之精者”;无形的“不期精粗者”。那无形的“不期精粗者”即是“道”,而“意”则属于无形的“物之精者”,有形的“物之粗者”即指具体的存在“物”,再加上“言”,就形成庄子语言哲学具有层级性的四元结构:道、意、物、言。在这个四元结构中,言与物、形与名相当,那无形的没有精粗之分的道既不能以言论又不能以意致,名言所能谈论、所能达到的只是有“形”的具体的存在“物”的领域。“此物之所有,言之所尽,知之所至,极物而已。”(《则阳》)“形色名声”是不足以达道之“情”的。但世人却不理解这一点,或因“贵言传书”,或“喋喋不休”,沉溺于形色名声世界之中而不知返。对此,庄子表现出了类似柏拉图在类似情境表达出来的“恨铁不成钢”的悲愤之情。
34、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35、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36、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37、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38、——“希言”字面意思是少说话。在诗句中指统治者少施加政令、不扰民的意思。提取作为名字,延伸其寓意内涵同时,也表明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希望谨言慎行、聪明伶俐。
39、 特点:无为法以无为起手,无为了手。以先天易,隐仙派传承的三坟四易图,破象悟道,属于顿悟顿成之最高法脉!
40、“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庄子·天道》)
41、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42、“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43、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44、“我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用有限去追求无限,是没戏的。等到成了知道所有的人,就已经死了。"
45、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46、其次,有些真知灼见我们只能在实践中体会,写出来就不实用。也就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学到很多这样的知识,就运用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工作,难免会有错失。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47、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48、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49、解释:旋转木轮,摩擦木条,木条燃烧。烧旺火炉,投入金属,金属熔化。
50、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人间世》
51、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