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事变发生之后,在美国旧金山陪伴子女求学的于凤至得知张学良被蒋介石囚禁,于是飞回了国内,当时他为了救助张学良四处奔波,找了宋子文以及宋美龄的母亲出面,但是蒋介石始终没有放过张学良,之后四年于凤至和蒋四小姐每人一月轮班照顾张学良。后来于凤至有乳腺病张学良为了于凤至的健康以及子女的前途,于是在1940年让于凤至前去美国治病,并且他嘱咐于凤至不要再回国,当时张学良害怕蒋介石会秋后算账,斩草除根,杀害儿子和女儿。
2、是非对错,好坏公平,时间的长河会证明一切。
3、用现在的眼光看待这件事,外敌入侵,自然应该先御外敌,但蒋介石秉持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思想,认为眼下更棘手的问题不在于日军,所以并不愿意“联共抗日”。
4、杨虎城并不死心,计划通过苏联秘密回国继续抗日,但此事却被苏共泄露给蒋介石,于是蒋介石改变了不让杨虎城回国的计划,准备诱捕杨虎城。
5、这一年,东北军刚打败孙传芳,而张学良则首次进入上海。当天夜里,美国驻上海领事馆里宾客如云,大家都在期待这位年轻少帅的风采。灯红酒绿中,张学良漫不经心地和周边的淑女调笑,忽然一道倩影让他眼前一亮。(张学良睡蒋介石媳妇)。
6、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分别被清算,期间几乎没有联系,直到1982年张学良的侄女张闾蘅来到北京,找到了杨虎城的儿子杨拯民,并转达了张学良的问候,张、杨两人的后代就这样联系上了。
7、马英九当选国民d主席后,得知杨瀚诉求的他也曾要求在台湾国民dd史馆查阅相关资料,看看是否有委员长下令杀害杨虎城的证据,但并未找到,此后杨瀚就没有再获得相关回应。
8、此次谈话让蒋经国意识到,蒋介石直到临死之际,都视张学良为猛虎,实际上,早年的张学良确实算得上猛虎,但此时的蒋、张二人都已年老,蒋介石依然决定囚禁张学良,其中原因着实耐人寻味。
9、也许正是这样的嫌隙,让张学良以如此冷淡的态度面对杨虎城的后人,但随着张学良的离世,过去有多少恩怨情仇也已经随之烟消云散了。如今杨瀚更加在意的是,为什么杨虎城在蒋氏父子统治台湾时期从西安事变中“消失”,为什么他致信国民d要求为杨虎城平反也没有得到回应。(张学良睡蒋介石媳妇)。
10、但是为了给自己囚禁的行为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彰显自己“假仁假义”的善心,蒋介石还是做足了表面功夫。
11、1936年12月9日,东北大学的学生在示威的过程中振臂呐喊,而奉蒋介石命令前来驱逐的张学良却是于心不忍。
12、无论如何,如今斯人已去,张学良还是为蒋介石题写了挽联。
13、宋、张二人横跨多年的友谊,随着这八个字而消逝,但这份纯粹而独特的情感,是两个人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一段缘分。
14、最初张学良被囚禁时,妻子于凤至陪他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15、抗日战争是胜利了,共产d的气势如虹,但蒋介石断然不会轻易放弃自己掌握的政权。国民d和共产d的较量必不可少,但蒋介石会作怎样的抗争还不好说。即便陷入垂死挣扎,蒋介石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死敌”也是说不清的事。
16、一看此情形,张非常生气,这足见心中的愤怒。在孔公馆,张学良住了两个星期。除了负责监视任务的戴笠、丁昌等特务头子可以自由出入,奉派照料张学良生活的“励志社”总干事黄仁霖每天可以看他一次,为处理西北善后问题与张接洽的东北军部属王化吴翰涛等人在得到批准的情况下,也可以来见张学良;此外,任何人都不能去看他。
17、 随着日寇的铁蹄在中华大地上肆意横行,张学良作为东北三省剿总副司令,眼见外地入侵,自己人还在窝里斗,这样下去迟早要亡国,位高权重的他更应该做点什么不能坐视不管。此时,全国要求停止内战实行抗日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张学良多次与杨虎城向蒋面谏,均遭到蒋拒谏。
18、1990年6月1日,这一天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只是个普通的日子。而对于张学良来说却非比寻常,这是他重获自由后的第一个生日。
19、宋美龄为了当初的一句承诺,付出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
20、不得不说,蒋、宋、张三人的关系确实令人感慨,不论是张学良和蒋介石关系的先后变化,还是张学良和宋美龄的珍贵情缘,对于张学良而言,都真切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21、后来,宋美龄无意得知此消息后,不禁潸然泪下:她一方面想到自己的丈夫这么多年还不忘当年的事情,始终耿耿于怀,另一方面想到自己的好友还要备受煎熬、不得自由,一时间,复杂的情绪交织占据了她的心。
22、1999年6月6日,杨拯民的儿子杨瀚为了完成父亲遗愿,第一次前往夏威夷看望张学良,杨瀚也成为了杨家两代人中唯一见过张学良的人。
23、山河破碎,国难当头,但有政见不同也应该先一起对外。可蒋介石却反向操作,为了剿我d,对于日军占领东北三省屠杀我国人民视而不见,一心一意扑在争权夺利上。
24、首先,宋子文发电释放假消息,让杨虎城认为蒋介石同意其回国,并诱使杨虎城放弃通过苏联回国的计划,改由香港回到大陆。待杨虎城到香港后,宋子文亲自前往香港热情迎接,并与之一同下榻半岛酒店。11月28日,宋子文称蒋介石电报称戴笠将迎接杨虎城到南昌相见。
25、在男儿报国立业的最好年华,蒋介石却让张学良与世隔绝,入目只有儿女情长,切断了张学良一切“东山再起”的可能。
26、此时南京的蒋介石已经基本掌握军政大权,于1928年再次兴兵北伐。奉军节节败退,张作霖担心被后人痛骂卖国贼,拒不执行与日本签订的密约,于1928年6月3日离开北京。
27、张学良在《世纪行过——张学良传》中曾说道:“我认为蒋夫人是我的知己”,而且他也曾感慨:
28、张学良在晚年接受采访时说:“我没死,完全是蒋夫人帮我,那蒋先生是要把我枪毙的。”
29、次子张闾玗算得上是三个儿子当中和父亲张学良性格最像的一个了,从小就能轻易看出,张闾玗继承了张学良的运动天赋,张学良也很喜欢这个儿子。但不幸的是,这个孩子也在风华正茂时猝然长逝。1958年,张闾玗在美国因车祸导致重伤,不久后救治无效而离世。次子张闾玗临死之前已经膝下有子了。
30、蒋介石对张学良就从暗中监视变为公开囚禁,命令军统局和宪兵司令部共同执行。当时,军统局由书记周伟龙负责,带领军统局特务15人,王芳南任组长;宪兵司令部方面由警务处处长丁昌负责,实际上是由该部中校处员欧阳湘负责,派有宪兵特高组组员7人;另有武装宪兵一个排担任孔公馆大门和房屋周围的武装警卫。在张学良二楼住房的楼梯口、房门口,都有宪兵、特务站岗。
31、1975年4月5日下午,蒋介石的状况急转直下,死在了台湾的行馆之中。
32、在国民d二届四中全会上,蒋介石更是全面改变了孙中山的革命政策,转而形成以自己为核心的新权力中心。在1928年的4月,与冯玉祥、阎锡山和李宗仁组成四个集团军北进,在与北洋军阀张作霖的对战之中取得了胜利。
33、张学良叫苦道,“我没有穷过,现在算是尝到了穷的滋味了。穷困潦倒没办法改变,但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的。不怕你笑话,我现在只能向你求助了。心里私想着,要么向银行或者你借个几十万维系一下生活该有的尊严。”
34、虽然宋美龄曾为了张学良囚禁之事跟蒋介石求情,二人还在囚禁期间有过感性的书信往来,但历史没有假设,张学良有自己的太太于凤至和赵四小姐,宋美龄有蒋介石,二人的关系止步于好友,也绝无僭越的可能。
35、不久之后,张学良被押往重庆歌乐山戴公馆。1946年10月被送到台湾。1947年移住井上温泉(新竹县)。
36、拖到6月17日,张学良化装成炊事兵从北京赶回奉天,稳住部下人心,待一切事情都妥善解决后,他才在21日对外发布讣告,正式宣布张作霖死亡。
37、张学良跌入人生绝境后,他又是如何生活下去的呢?没有了自由,张学良觉得其他该有的物质生活不能太差。张学良在被囚禁生涯中,过得并不“苦”,与赵四小姐就刷牙开销这一项一个月就要500元。张学良还曾写信,向宋子文哭穷,开口借钱几十万。
38、白永贞辞官之日曾劝说张作霖,让张学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并不是一个坐屋念书的人。
39、1944年春天再移贵州息烽县阳郎坝,冬天再到桐梓县天门洞小西湖。1946年4月9日蒋介石在贵阳市黔灵公园会见张学良。
40、1991年8月的一天,张学良在中国台北士林凯歌教堂的礼拜会上见到了宋美龄,这是自张学良恢复自由以后他们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
41、不久之后,张学良被押往重庆歌乐山戴公馆。1946年10月被送到台湾。1947年移住井上温泉(新竹县)。
42、学界认为,年龄的相似、共同的教育背景,一直使宋美龄和张学良二人互生好感。尽管在宋美龄的眼里,蒋介石算得上是英雄豪杰,但他的心胸却远远比不上张学良。如果硬要在两人中作比较的话,张学良显然更胜一筹。正因为如此,后来有人猜测,宋美龄可能对张学良带有一种精神上的依恋。
43、然而张学良为了能够抗日却付出了54年被囚禁的代价。
44、只不过,蒋介石不曾知道的是,自己对待张学良的举动,真真切切地伤到了自己的夫人宋美龄的心,甚至宋美龄在得知蒋介石对蒋经国的嘱咐后,还曾一度落泪。
45、除了日常交流外,宋美龄还会给张学良捎带一些日用品和小礼物,而且在张学良被囚禁期间,对张学良多加保护,张学良后来自己都说过,他是因为蒋夫人才保住了一条命。
46、这是1936年12月12日,包括张学良在内的18位高级将领联合发表的《对时局通电》。
47、没有张学良,没有西安事变,那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会那么早形成。即便全民族抗战是当时大势所趋,但如若没有张学良的“同室操戈”、将范放在蒋介石的脖子上的话,很难想象蒋介石的“安内政策”会持续到何时?何时又才能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土地呢?故而张学良本人是个极具争议的历史性人物,但我们理应客观公正地面对张杨应势而发动的西安事变,在这一件事情上,张学良的民族大义和民族气节值得敬佩!
48、而子承父业的张学良就成为了东三省的保安总司令,拿到了东北的统治权。
49、这场战役中,东北军死伤近一万人,苏军仅伤亡不到1000。12月20日,在美国调停下,张学良被迫与苏联签订《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承认中东铁路中苏合办。黑瞎子岛也从此为苏联所占。
50、后来,宋美龄得知了蒋氏父子谈话的内容,知道了他们谈及关于张学良的话题后,情绪不受控制,潸然落泪。
51、不过,这份友谊却在蒋介石的影响下,不能长久相伴。
52、宋子文看信后,立即给张学良回了信,并立马逐条抓落实,以便满足张学良所有的请求。宋子文还给张学良意外的惊喜,给张学良捎去了很多的高级货。
53、即便已是临终,在蒋介石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旧把张学良视为猛虎,因此不愿给其自由。
54、2005年,杨瀚致信时任国民d主席的连战,要求其为杨虎成“平反昭雪”,数月后才收到回信,但信中并未提及“平反”事宜,只是说会再次公开展示杨虎城的签名和照片。
55、所以,即便是在自己临终之前,蒋介石也要在蒋经国处再“加一道锁”,以防止张学良被释放。
56、因为宋家家大业大,蒋介石为了获取宋家支持,更为得到宋家背后的势力“美国”的支持。毅然决然跟妻子离了婚,娶了宋家二小姐宋美龄,并发布公告说“中美合作”。这场梦幻婚礼让蒋介石的地位更加稳固。
57、张学良曾说:“我的事情是到了36岁之后,就再也没有了。”
58、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是蒋介石被迫的无奈之举,于是他便把所有的罪责全部发泄到了张学良的身上。
59、其实,从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蒋介石的性格特点,但蒋介石之所以会囚禁张学良多年,不仅仅是因为此事的缘故,更多的是他担心曾经的东北王一朝反扑,东山再起,再度成为自己的威胁。
60、那么为什么事隔多年,宋美龄和蒋介石身边的许多人劝他释放张学良,他都没有同意,并且还嘱咐蒋经国不要放了张学良?
61、蒋经国自然理解张学良的用心良苦,也明白现在的张学良不可能再掀起什么风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