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潘兰珍对她倾尽所有的关怀和不辞辛劳的照顾,让陈独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向脾气暴躁的他,竟然从未对潘兰珍发过一次脾气。这样的日子虽苦,但是他们夫妻俩却苦中作乐,恩爱如初。(晚年陈独秀)。
2、 作为一位旧时代的女人,潘兰珍虽不懂政治,但是对于陈独秀的大名和事迹,却早有耳闻。
3、即使在艰苦困顿的晚年,他不接受敌人的馈赠,表现出一个革命者的刚强骨气和高尚人格。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生毫不妥协。
4、在石墙院里,我久久伫立在陈独秀生前居住的两间偏厢房里,室内光线昏暗,泥地面潮湿阴冷,只有一床、一桌、一椅,简陋之极。隔壁的耳房里陈设有他们夫妇躬耕垄亩的农具,一如当年……(晚年陈独秀)。
5、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一败涂地。但是,一切责任都推向陈独秀,一切错误都给了陈独秀。
6、与此同时,周围人对他的关照,竟也成了不小的压力。陈独秀并非贪慕权势之人,不然他也不会将自己置于这般境地。可是昔日的友人看到他当前的情况,心中的同情几乎写在了脸上。每到这种时候,陈独秀都显得尴尬不已。朋友们虽然是好心,但却让他承受了太多无形的压力。
7、一直以为,陈独秀先生的晚年是寂寞的。在鹤山坪的石墙院逗留半日之后,改变了我的初衷。
8、 他曾说过一番话:“蒋介石杀了我那么多同志,还杀了我的两个儿子(指陈独秀长子陈延年和次子陈乔年。其四子陈鹤年亦参加革命,三子陈松年解放后在安庆工作,据称生活困难),我与他不共戴天。现在全国抗战,我不反对他就是了。”
9、 谁能想到,曾经在中国政界、教育界、文学界举足轻重的陈独秀,晚年竟沦落到隐居山林,潜心学问呢?
10、 得知此消息,潘兰珍那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她虽然不懂政治,但是她知道陈独秀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陈独秀,即使陈独秀深陷牢狱,她也要回到丈夫身边。
11、 而如今,他已是一位无d派人士,又经历了五年牢狱之灾,原配夫人所生的三子两女中,只剩一子一女尚还在世,现在陪伴在他身边的只有这位不离不弃的潘兰珍。
12、一遍遍,我徜徉在这冷清安静的院落里,沉思,怀想。
13、可换个角度想想,在抗战全面爆发之时,依然可以找到一处容身之所,和自己所爱的人度过人生的最后岁月,实乃一桩幸事。在那个时局动荡的时刻,这样的结局已是难得。
14、 1937年8月,时值抗日战争爆发,陈独秀被减刑释放。1932年10月,陈独秀在上海被捕,后被租界当局交给国民政府,经胡适、傅斯年、章士钊等知名人士奔走相助,陈独秀终免一死,最终被判刑13年,并被囚禁于著名的南京老虎桥监狱。
15、 陈独秀带着潘兰珍寓居武汉,却不曾想成为了当地一个不小的新闻。虽然陈独秀早已离开中共,还被蒋介石关押了五年,但是他的影响力依旧存在。
16、三个孩子的先后去世,对陈独秀打击很大。他好几天没有吃饭,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后来抗战爆发,胡适想拉陈独秀进“国防参议会”,陈独秀断然拒绝,说蒋介石杀了他的许多同志,还杀了他的两个儿子,他与蒋介石有不共戴天之仇;现在大敌当前,国共再次合作;既然国家需要蒋介石抗日,他可以停止反蒋活动。但要他与蒋介石合作,绝对办不到。胡适听了,只好扫兴而归。松年一生过得也很辛苦和不幸,但保住了性命,直到1976年后,他才算过上安稳日子,到1990年时不幸病逝。陈哲民是陈独秀的幼子,因为母亲与陈独秀分开,所以他与父亲也分开了,后来他到了香港生活,直到2000年时,终于走完了77岁的一生。陈独秀次女子美早年半工半读,后学妇产科,具体经历不详,据说后来辗转到过香港和纽约等地生活。陈光美是陈独秀最离奇的儿子,其缘由可到网上搜索《陈独秀诞辰140周年,儿子陈光美文章首公开》去品读。
17、 读《晚年陈独秀》(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对陈独秀先生在四川江津最后3年的生活,顿感兴趣。最近几年,有关陈独秀的晚年书信,已有公开。这些信函,亦成为研究陈独秀晚年生活的主要史料。
18、“坐起忽惊诗在眼,醉归每见月沉楼”,明明是个可以躲进小楼安享人生的大学问家,却扯起政治革命的猎猎大旗冲在最前列——怀文人的理想而弄历史的大潮,抱人间的情怀而盗天神的火种,却低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复杂和吊诡无情,而几乎永世不得翻身。这也许就是中国政治中书生革命家的悲剧悖论?
19、偏偏陈独秀不是个软骨头的政客,偏偏他撞得头破血流还要独立思考,终于陷入被多方夹击的困境,不,是绝境!
20、 蒋孟麟在《新潮》一文中说:“有一次我忽然接到他(陈独秀)的一封信……”说明蒋孟麟和陈独秀此时没有多少往来(陈独秀1932年被捕后,蒋孟麟去南京狱中看过他),也说明不是北大校方直接经办照顾陈独秀的事。至于钱是北大的根据,除了种种信中提法外,还因为“北大同学会”不是经济实体,无经济能力保障每月付给陈独秀三百元;而且,如果是“北大同学会”资助陈独秀,在没有收到钱后,陈独秀也无理由给北大负责人蒋孟麟去信;此外,陈独秀曾在1941年因为报答北大的资助,将自己的油印书稿《连语类编》送给北大,而不是送给北大同学会。 正因为资助陈独秀的钱是北大的,同时又是北大同学会经手的,所以当事人何之瑜有时候提“北大”,有时候提“北大同学会经手”,……
21、 就在潘兰珍求助无门,不知所措之际,一个陌生人找到了她,并告知了陈独秀的下落和情况。原来,陈独秀被押往南京后,心中十分挂念潘兰珍,担心她会受自己的牵连,便千方百计地通过朋友传信转告潘兰珍不要去看他,也不要打听他的下落。
22、陈独秀晚年,固定的收入,有两个来源。一是好友薜农山让他兼了《时事新报》主笔的虚衔,月入160元。二是北大每月汇来的300元。关于是北大还是北大同学会,学界曾有不同说法。不过,一般的定论,则是北大出钱,而由北大同学会操办(舒芜先生观点)。毕竟,陈独秀曾是北大教授,他的人事关系,按现在的说法,似乎一直挂在北大,直到其入狱。陈独秀曾有书信致当年的同事、也是时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先生,催问汇款之事。蒋梦麟先生也曾在陈独秀逝世后,在《新潮》撰文说:“陈独秀抗战期间住在重庆江津,生活一直由北京大学维持,政府也要我们维持他……”当时的北大,不仅对陈有所资助,还指派陈独秀当年的学生何之瑜就近照顾。何之瑜,亦名何资深,北大毕业生,曾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后转为托派。他后来主持了陈独秀的葬礼,并整理出版了陈独秀的全部作品,即《独秀丛著总目》和《陈独秀最后论文和书信》。陈独秀去世之时,他亦在身边,为其送终。这样的学生,无论其政治倾向如何,我都是敬佩的。毕竟,这是一位有品的人。
23、 本文选自《往事堪回首:百年文化旧案新解》,马嘶/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11月。
24、他反对斯大林,但更多是剖析产生斯大林的独裁制度,他提出“社会主义也要借鉴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要民主化”,“最浅薄的见解,莫如把民主主义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品”,“如果工人阶级国家不比资产阶级国家更加民主,工人阶级奋死斗争又为了什么呢?”
25、陈独秀在江津完成的《小学识字教本》,原定由教育出版社出版,陈立夫前后两次批示,预支两万元稿费给他。可后来,二陈却为书名发生争执,相持不下。陈立夫以为如今新学已起,“小学”二字不妥,要陈独秀更改书名后才付印,而陈独秀则坚持己见,不同意改名,认为“自汉代起即称语言文字之学为小学,章太炎也以为小学之名不符,主张改称语言文字学,脱了裤子放屁,何其烦琐也!”陈立夫也来气了,你陈独秀不同意更改书名,我就不给你出!
26、晚年的陈独秀很贫困,于是就来到了上海隐姓埋名地开启自己的新生活,也是因为他来上海,所以才遇到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叫做潘兰珍。潘兰珍是一个江苏人,她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里面,吃不饱也穿不暖,十分的困苦。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没错,潘兰珍从小就十分懂事,在潘兰珍4岁的那年,就随着父母来到了上海。上海是一个繁华的大都市,能够有很多的发展道路。
27、戴笠和胡宗南来了。他们提着茅台,带着礼品,一再申明是受“校长”之托来看望。其实,是来讨要陈先生对中共的不满,策划一曲反延安的宣传。面对来者的“小九九”,陈独秀淡淡一笑,明确表示,自己逃难入川,虽国事萦怀,但不问政治,也不曾有任何政治活动。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二位务必转告中正先生,要好自为之。
28、但同样能够有力证明陈独秀“穷困潦倒”的证据也比比皆是。
29、 但是,这预付的2万元稿酬,不知作何了结。单从陈独秀致台静农先生书信之中可以看出,这笔钱他可能是设法还清了,比如:“此书迟迟不能付印,其症结究何在耶?若教育部有意不令吾书出版,只有设法退还稿费,另谋印行耳!”
30、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31、其晚年时期也是坎坷无比,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其提出了反蒋抗日的主张,最终被逮捕判刑入狱。1942年最终贫病交加中长逝,晚年凄凉。
32、但d的这两位早期领袖,生前却都未能逃脱“被自己的人按住了脖子,好让敌人的屠刀来砍”的悲剧命运,身后更是长期一个被污为“叛徒”,一个被指为“汉奸”!
33、 她始终想不明白这个李老先生怎么会是陈独秀呢?泪眼婆娑中,两年前的场景渐渐浮现在眼前。
34、好友朱蕴山来了,拎着几只大肥鸭。他是看到陈独秀的诗作:“贯休入蜀唯瓶钵,久病山居生事微。岁暮家家足豚鸭,老馋独羡武荣碑”,寻踪觅迹来探望先生。
35、去延安?不能!出狱流落到武汉后,董必武代表d中央出面,让他写份书面检讨,就可重新安排回中央。陈独秀傲然:“回d工作是我所愿,惟书面检讨,确难从命。时至今日,谁有过,谁无过,在未定之数,有什么好写呢?”后很快被d声称是“日本人每月给300元津贴”的汉奸(延安《解放》杂志1938年1-2月号)。
36、需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后来周恩来曾找过陈独秀希望他能返回延安,并计划给陈独秀1000元,但陈独秀拒绝了。
37、除此之外,经济压力也是促使陈独秀作出这一选择的重要原因。最开始的时候,陈独秀本想在重庆生活。可是相比于江津,重庆市区的开销显然更大。陈独秀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他又不愿意让爱人潘兰珍辛苦工作补贴自己。此时的江津,成了他无奈的选择。
38、另有一位叫任卓宣的人,别名叶青,其原为共产d员,1928年被捕后叛变,后担任过国民d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此人也曾给陈独秀寄去200元大洋,陈独秀一看汇款人姓名,立即叫邮差按地址退回。也就是说,陈独秀尽管堕入社会底层,却依然保持原则和气节,这种馈赠,他是受不了的。他曾说过一番话:“蒋介石杀了我那么多同志,还杀了我的两个儿子(指陈独秀长子陈延年和次子陈乔年。其四子陈鹤年亦参加革命,三子陈松年解放后在安庆工作,据称生活困难),我与他不共戴天。现在全国抗战,我不反对他就是了。”
39、分别多年的老朋友包惠僧专程来到鹤山坪。陈独秀心情大好,忙叫夫人到乡场沽酒割肉。两人临风把盏,相叙甚欢。
40、 其实,陈独秀与杨鹏升原先并不十分熟悉。陈独秀名满天下之时,杨鹏升刚入北大读书。杨先生,按现在的说法,最多是陈独秀的“粉丝”而已。陈独秀隐居四川江津鹤山坪时,杨鹏升正在成都,任川康绥靖公署少将参谋,其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副师长,并参加“二八”淞沪抗战。
41、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d再次达成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此同时中共方面向蒋介石提出了释放政治犯的要求。再加上胡适等社会名流的长期呼吁,最终在1937年的8月26日,蒋介石提前释放了陈独秀。
42、如果陈独秀仅仅是孤身一人,他似乎还可以忍受这样的日子。可是他的身边还有潘兰珍,年纪还轻的她,人生本该有更多的可能。但自从与自己在一起之后,带给她的似乎只有无尽的苦难和折磨。这种愧疚感,一直伴随着陈独秀。因此在漫长的岁月中,他很少有快乐的时候。
43、 1938年6月,陈独秀老家安庆陷落,三子陈松年就带着妻儿和祖母谢氏一起前往四川江津与父亲汇合。母亲和孩子的到来,让原本生活就困苦的陈独秀更是雪上加霜,一家六口只能挤在一所小房子,勉强度日。
44、更重要的是,国立编译馆为出版他的《小学识字教本》,已先后预付他两万元稿酬,这不啻是一笔巨款。
45、如果悲剧谢幕后,观众仅仅是掏取红巾翠袖,为主人公的坎坷命运揾一把英雄泪,曲终人散走出剧场,清泪随风而逝后,那最具价值的东西的撕裂还有什么意义呢?
46、但生活实在是太艰难了!他“家徒四壁,只有几张破桌椅和耕种生产的一堆土豆”(《包惠僧回忆录》)。在给四川友人杨朋升的信中,陈独秀多次写到:“一年半前……一斗米价只三元,现在要七十元,长此下去,实受不了!……弟尤为困难”,“老病之异乡人,举目无亲,惟坐以待命耳!”
47、 两人虽同住蜀地,没有见过面,书信却往来频繁。据后来四川渠县档案馆发现的档案资料,陈独秀曾在晚年致信杨鹏升先生书信40封,这些信件多由“江津鹤山亭”寄出,收件地址为成都西门外北巷子九里堤劲草园,信纸或用宣纸、或用一般写字纸,每页左下角均有“独秀用笺”的印章,其字体以小篆为主,间或草书,书法颇见功力。
48、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重庆(原属四川)江津。1942年5月逝世。
49、 这位杨先生,后曾任重庆卫戍总司令参议,1949年曾随邓锡侯、王缵绪等国民d将领起义,解放后供职重庆西南美专,任国画、雕刻教授。然而,1954年,杨鹏升先生以“残余历史反革命”罪名被捕,被判有期徒刑20年,1968年病逝狱中。一位极富同情心的人,却没有好的下场。甚为痛之。
50、在这个院落里,陈独秀宁可典当度日,也拒绝达官显贵们送来的钱物:“我不要你们的救济。”而面对北大同学会寄来的三百元钱,他“且感且愧”。
51、邓仲纯来了。他是陈独秀的安庆老乡,早年曾一起留学东瀛。他来石墙院,是专门给陈先生瞧病,当然,也陪先生刮刮白。
52、这位曾经的“领袖人物”,却和当地的百姓打得非常火热。当地中学请他演讲,他欣然前往,勉励学生胸怀大志,为民族振兴发奋图强。在婚宴宴席上,他和山民一起推杯换盏,嘻嘻哈哈闹洞房,并即席赋诗:“老少不分都一般,大家嬉笑赋关关。花如解语应嗤娥,人到白头转厚颜。”附近村民在双石场开爿茶馆,因生意清冷而讨教陈先生。先生让他举行一个开业典礼,邀请四方亲朋免费品茶一天,不仅亲临捧场,还赠送书法条幅,小店生意自此红火起来。每年腊月,他都高兴地挥毫泼墨为山里人写春联,朴实敦厚的山民无以报答,东家送一块烟熏腊肉、一碗醪糟,西家送一坨元宵面、一背篓红苕…….
53、如果说,一个国家在走向文明和富强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前人惨痛的人生作“药引”,至少这受难的普罗米修斯能铸成一座永恒的雕像,指引我们在他毕生提倡的民主和科学大道上更快地驶向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