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经百战:指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比喻具有丰富的人生经验。(纸上谈兵的意思)。
2、但是,如果把赵国灭亡的责任全部推在赵括身上,赵括肯定也会叫屈,因为他某种意义上也是替别人背锅。这个甩锅者就是赵王丹。他在决战之前迭出昏招,终于酿成最终的惨剧。
3、《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
4、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指空谈理论不能解决问题。
5、赵括自幼熟读兵法,谈起打仗来头头是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俨然一颗在军事领域冉冉升起的天才新星。而赵王身边的人又受了秦国的贿赂,这时候推波助澜,把赵括捧到了天上。赵王信以为真,果然临阵换将。
6、加拿大人不希望纸上谈兵或对美国的失误指手划脚。
7、读书如果草草而过,不求甚解,那到用时,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8、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年轻的时候,就读过不少兵书,常常在人们面前谈论作战用兵的事情,即使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很多人认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亲却认为他夸夸其谈,不能承担重任。
9、(近义) 坐而论道 华而不实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10、《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贸然进攻,结果被秦军打败。
11、同时,亦需注意到,即便在现行法秩序中缺乏一套具有实效性的宪法审查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宪法教义学的纸上谈兵亦非全然仅仅在做预备性工作。对中国法治实践过程中所生发出来的热点事案,法学家从宪法教义学的立场出发参与讨论和点评,其必然有助于培养民众的宪法意识和宪法情感,进而影响人心和舆论,最终在理性的层面上说服立法者通过事实行为来对其自身立法的合宪性作出判断,以达到废止恶法的目的。这可以说是宪法教义学的一种“曲径通幽”的妙用!此种妙用在许霆案所引发的笔者对刑法原264条“盗窃金融机构加罚条款”作出违反宪法之学术判断后、立法者主动修改该争议条款的事件中即可窥见一斑。如果我们所从事的学术事业,其最终目的并非个人的兴衰荣辱,而是为整个民族创造一套适合我们的良善的法制度,那么究竟是由正式的宪法审查机构公开地宣告违宪,还是由立法者自己“暗暗地”主动修改撤销,其实是没有多么大的差别的。重要的是前进,而不是等待!
12、“纸上谈兵”原指赵括熟读兵书,却不能活用,后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13、后来引申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14、[典故出处]《史记·七十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15、 《左传》记载宋襄公在泓水之战,遵守“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不鼓不成列”的战争规则,被后人嘲笑。其实这种对规则的执着,对“理想战争”的追求,令人敬佩。
16、(6)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死地,生死存亡之地。
17、赵括(?-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国中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
18、廉颇也是战国名将,虽然兵法兵书不如赵括,但是实战能力很强。在与秦国的作战过程中,让秦国吃尽了苦头。不过后来秦国派人在赵国散布廉颇造反的消息,于是廉颇被罢,赵王偏信赵括的理论能力,于是就派了赵括指挥军队。
19、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他从小就学习兵法,谈及军事。他曾与父亲赵奢谈论军事,赵奢挑不出他的毛病,但也不曾夸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缘故,赵奢说:“战争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赵括却把它说得很简单。赵国不用赵括为将还好,如果用他为将,必使赵军遭受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