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代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人们的任何一种活动都可以说是一种游戏。游戏必须依据和遵循一定的规则。没有规则的游戏是无法进行的。所以,人们从事任何一种活动或学习任何一种知识,也就是掌握和运用某种游戏的规则。但是,规则又是必须不断更换或更新的,否则就不会产生更好的“游戏”,就不会有新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艺术创新等等。哲学的“反思”,就是批判地考察各种“游戏”规则的活动。因此,它必须是以“游戏”的存在和某种程度的发展为前提,它只能是在“黄昏”中“起飞”。
2、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3、自然界是绝对精神的异己的存在,是与精神对立的东西。
4、(2)黑格尔肯定谢林把费希特的“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法形式用于自然和精神是一个功绩,但是,他尖锐地批判谢林把辩证法的形式当作“无生命的图式”外加于事物的形式主义倾向。
5、黑格尔肯定费希特提出了逻辑范畴产生的必然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并从思维的能动活动中引申出了一个逻辑范畴的系统是一大功绩。但是,他认为费希特从我们的“自我”出发引申出范畴系统,是有局限性和站不住脚的。
6、这个体系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是绝对精神(即上帝)在创造世界以前的一个全面的筹划,因而表现了宇宙的本质和规律,万物都是无形中按照这个范畴体系而运动发展的,所以它是黑格尔全部哲学的一个总纲。在“逻辑学”的终结处,它凭借自己内在的冲动而“外化”出自然界,即把自己展示在外部自然的丰富多彩的客观形式中。这种客观形式一方面是内在的逻辑理念在外部自然界中的客观确证,另一方面又是这些逻辑理念的一种客观的实现,表明它们确实是“客观的思想”。所以自然界无非是以自然界的形式出现的逻辑理念,它正如逻辑理念本身一样,也经历了一个从低到高的上升发展过程,最后是从自然界中发展出人和人的精神来,这就开始进入了人类社会历史和精神生活的领域,即“精神哲学”的领域。精神哲学同样经历了从主观精神到客观精神直到绝对精神的历程,最后回到了整个过程的出发点(绝对精神)但这时由于经过了整个系列的外化和回归的历程,这种向出发点的返回就不是简单地回到原点,而是在更高层次上所达到的绝对精神的自我意识。到这时,绝对精神就实现了最终的完满性,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圈”。这就是黑格尔所建构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总体结构。按照其《哲学全书》的划分,这个体系由三大部分组成,这就是《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但实际上“逻辑学”才是黑格尔哲学的实质,“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都只不过是“应用逻辑学”而已。
7、黑格尔还认为,“精神”作为绝对知识在以概念的形式表现自己之前,已经通过了具体的形象来被我们认识,这种形式就是宗教。因此他考察了宗教的发展,说明宗教也是绝对知识。
8、(1)主奴关系意识是人的欲望冲突不可调和的产物。
9、他从劳动、分工、财富分配方式等方面论证等级存在的必然性。
10、所以在黑格尔看来,唯有“概念论”才是真正的“本体论”(或“存在论”),在此之前的“存在论”和“本质论”只不过是对旧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批判”或真正的“本体论”的“形成史”即“概念的发生史”而已。同样“概念论”也是认识论,是宇宙精神的概念本体经过存在论和本质论在自己身上达到了自我意识的认识。最后,“概念论”最纯粹地体现了黑格尔哲学的方法即辩证法的实质,即“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或“圆圈式”进展法则。在此之前“存在论”中的诸范畴是一个一个地跟进,“本质论”中的诸范畴是一对一对地排开,它们虽然最终都被排列为三个一组的“正反合”结构,但这种排列都还是外在的,并未直接体现于范畴内部,因而这些范畴总是互相遮蔽了它们潜在的辩证本性;到了概念论,范畴本身就体现为具体概念的自身发展,或“否定之否定”的三段式辩证进展,所以一切概念都去掉了杂质而“透明”了,真正形成了一种辩证“逻辑”。概念论就此成为了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体。
11、其黑格尔用一个生动的教堂之喻,说明了哲学在一个时代的根本作用。他说“一个民族的这种丰富的精神是一个有机的结构——一个大教堂,这教堂有它的拱门、走道、多排圆柱我多间厅房以及许多部门,这一切都出于一个整体、一个目的。在这多方面中,哲学是这样一个形式:什么样的形式呢?它是最盛开的花朵。它是精神的整个形态的概念,它是整个客观环境的自觉和精神本质,它是时代的精神、作为自己正在思维的精神。这多方面的全体都反映在哲学里面,以哲学作为它们单一的焦点,并作为这全体认知其自身的概念。”(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6页)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个民族的精神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它由许多的要素构成,这就好比一座宏伟的教堂,它有许多部分组成一样。但教堂不是砖头的堆积,其各个部分都服从一个整体和一个目的,这就是为其信众提供一个宽敞明亮、庄严肃穆、空灵神圣的礼拜场所,其他的附属建筑必须服从这个总的目的。同样,一个民族的精神也不是各种特殊观念的机械叠加,而是由一个作为其内在灵魂的精神原则作为联结各种精神要素的基础和中心线索,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本质,就是这种体现了有机整体和精神本质的总体概念,因而它才能成为一个时代的“最盛开的花朵”和“整个形态的概念”。
12、道德理性相当于以个人情感为道德基础的伦理观,它与观察的理性构成矛盾。
13、(1)他对真理的规定,包含着真理是全面的思想。
14、黑格尔在耶拿时期是他把自己的理想变为体系的一个转折点。
15、第二个主要特点就是彻底的理性主义和逻辑主义。
16、黑格尔认为精神的“客观精神”发展阶段是指精神把自己体现在外在的客观世界中,但不是自然界,而是精神性的世界。从他对这个精神性的世界的描述来看,它全部都是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的不同领域。“市民社会”是其中的一个部分。
17、由此可见黑格尔哲学的产生是和康德所开创的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一脉相承的,他提取和纯化了前人思想中的唯心辩证法因素,将之建构成了一个层层递进的、具有严格规律性的逻辑体系;但这种规律性又不是外来强加于事物之上的,而是事物本身所蕴含并在历史发展的生命过程中展示出来的。这样,黑格尔就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比较完满地解决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实际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制约性也只有在这种辩证的理解中才有可能统一起来,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1)绝对精神本身是绝对的实体,但同时本身又是能动的主体,拥有自己运动的内在根据,能够从一个绝对的点出发把自己展示在一个扩展的系统中。这种系统的扩展最初是以纯粹逻辑的方式进行的,其结果就是由全部逻辑理念即范畴按照某种确定的方法所构成的“逻辑学”体系。
18、黑格尔哲学,是从康德开始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和结束阶段。黑格尔完成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一方面是他继承了康德、费希特、谢林从思维引出存在的唯心主义原则,并把它发展到了尽头;另一方面是他继承了他们哲学中的唯心辩证法的因素,把它系统化了。但是,黑格尔又是在批判康德等人的哲学中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体系的。
19、虽然黑格尔和谢林一样认为,“绝对精神”是在自然界和人类出现以前早已永恒存在着的某种宇宙精神,但在谢林那里,它是一种盲目的精神力量,具有非理性的性质;而在黑格尔那里则是一种逻辑思维的精神,是一种“理性的”、“逻辑的”宇宙精神。一切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现象都看作“绝对精神”的外部表现。
20、黑格尔的学说在后代很长时间内一直引起争论,他对思想界有广泛的影响,几乎任何学派都对他的学说给予肯定或提出批判。
21、黑格尔在柏林时期公开出版的著作只有《法哲学原理》,它的主标题本来是法哲学课程的名称:“自然法与国家学”。这门课程已经在海德堡大学讲过两次,黑格尔到达柏林后几乎每年都讲授它。他在柏林第一次讲授法哲学是1818/1819的冬季学期,而《法哲学原理》第一次出版是在1820年10月,虽然出版扉页上写着1821年。这本来也是为了“自然法与国家学”课程而发给学生的课本。由于黑格尔是国王任命的教授,到柏林后的第一部著作当然备受瞩目,但是,1819年春普鲁士发生了所谓大学生“政治谋杀”的问题,前校长著名神学家施莱尔马赫和黑格尔都被作为大学生的精神领袖参加了大学生的集会,因而受到牵连和怀疑。政府颁布了“卡尔斯巴德法令”对新闻出版进行严格的审查,使得《法哲学》的出版一度推迟。
22、 黑格尔的这个比喻告诉人们,哲学不仅仅是一种慎思明辨的理性,而且是一种体会真切的情感,在每个人那里,由于人生经历的不同,其含义也不尽相同。生命不仅仅是一系列的概念的运动与发展,而且是蕴含着极其深刻的生活体验。因此,真正地进入哲学思考,还必须要有中国传统哲学所提倡的体会、领悟、品味、咀嚼乃至顿悟或渐悟。哲学不是现成的知识,不是僵死的概念,不是刻板的教条,学习哲学不能“生搬硬套”,不能“突击”,更不能“速成”。因为哲学是一个熏陶的过程,体验的过程,陶冶的过程,它是人把自己培养成人,而不是“某种人”(冯友兰语)的“终身大事”。
23、(2)黑格尔并不否认历史中的偶然性的存在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但是,在他看来,历史绝不是偶然事件的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
24、此时,黑格尔尚未形成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仍然认为宗教高于哲学,认为哲学作为反思的思维不能把握生命和精神的无限性。
25、二年的哲学学习,论文答辩通过,就能获得“哲学硕士”学位。黑格尔取得硕士学位的论文题目为《抛开灵魂不死信仰,能否完成道德义务》,明眼人一看,就可明白他这是在回应康德道德哲学的问题。康德认为要能实现至善的理想,即解决德福一致的问题,必须相信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这是实现至善的先天必然性条件,而黑格尔则假定,如果我要抛开灵魂不朽的信仰,道德义务还能实现吗?从这篇论文可以发现一个青年学生身上具有的那种与伟大哲学家对话的潜力。对于宗教和神学,黑格尔在后来的三年时间内,依然是以启蒙精神和康德的道德神学为基本出发点,寻求一种现代的宗教和神学,正如研究其青年时代思想的狄尔泰后来评价的那样:“黑格尔的神学研究都全然超越了宗教研究的范围,通向了一种新的宗教理想,一种新的、普遍人性的生命共同体”。(1)
26、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对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27、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的环节是在现代世界中形成的社会,实际上他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因此在他对“市民社会”的分析中,包含了许多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辩证分析。
28、黑格尔在这里的思想包含了一个有价值的猜测:人不是自然界的现成产物,人是自己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从必然到自由的历史过程的产物。
29、 关于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辩证法大师黑格尔曾经作过许多生动形象、耐人寻味的比喻。我们在这里了解他关于庙里的神、厮杀的战场、花蕾花朵和果实、密涅瓦的猫头鹰、消化与生理学、同一句格言和动物听音乐这七个比喻。
30、站在潮头的青年学生,往往心目中都容易形成革命理想,黑格尔也亲身感受到了这种理想在图宾根神学院激起了一阵反抗的微风。这一“微风”在黑格尔这位依据自身(soi par soi)为原则、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身上,随之变成了一种反叛的激情。他们从法国人为自由而斗争的波澜壮阔的画面中体验到了那种“不自由,毋宁死”的豪迈,他们对大革命者的崇拜,随之上升到了一种爱国主义的高度。这种爱国主义乃是一种从被专制主义破坏的传统道德中的觉醒:蔑视世俗的利益和权力,将身心献给普遍性,为了自由、平等和博爱的革命理想,大公无私、忘我牺牲、勇往直前、积极上进。正统神学的假话已经无法“灌输”进入他们的大脑,康德、斯宾诺莎、卢梭、孟德斯鸠成为滋养黑格尔精神的养料。
31、黑格尔针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所谓矛盾是不可想象、不可思议的谬论,尖锐地指出,思维就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思维,思维的真实任务就是把握矛盾、理解矛盾,从而把握住作为具体东西的对象全体的自己运动的命脉,推动思维、认识前进。
32、 黑格尔最后的这个比喻也许过于刻薄,但却尖锐而深刻地揭示了形成哲学智慧的艰难。黑格尔说:“常有人将哲学这一门学问看得太轻易,他们虽从未致力于哲学,然而他们可以高谈哲学,好像非常内行的样子。他们对于哲学的常识还无充分准备,然而他们可以毫不迟疑地,特别当他们为宗教的情绪所激动时,走出来讨论哲学,批评哲学。他们承认要知道别的科学,必须先加以专门的研究,而且必须先对该科有专门的知识,方有资格去下判断。这就如同人人承认要想制成一双鞋子,必须有鞋匠的技术,虽说每人都有他自己的脚做模型,而且也都有学习制鞋的天赋能力,然而他未经学习,就不敢妄事制作。唯有对于哲学,大家都觉得似乎没有研究、学习和费力从事的必要,但却在大言不惭地高谈哲学。”这就如同动物听音乐一样,可以听见“音乐中一切的音调”,但却听不到这些音调中的“一致性与谐和性”。
33、罗蒂的描述实质上反映出当代哲学在厌倦“分析—大陆分裂”传统之余,试图开辟一种新的思考路向。塞拉斯是通过清晰揭示现代哲学的核心问题“所予神话”而开启了复兴黑格尔思想的一条前置线索(他将“所予”与黑格尔式的“直接性”等价,并认为黑格尔是直接性的大敌而引为同路人);布兰顿则是在解决规范来源的问题时进入到黑格尔哲学,并在黑格尔的相互承认概念中找到他的规范语用学的基础,据此激活了英语世界对黑格尔的新研究与新解释。同为匹兹堡学派成员的麦克道威尔则是通过将黑格尔观念论对知识的解释阐释为对康德的彻底化,而试图将黑格尔拉到分析哲学的舞台上。
34、但根据总是某物的根据,所以根据作为本质总是要把自已表现为“现象”。于是本质论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它要探讨的就是本质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根据”一旦表现为现象就进入了“实存”(Existenz,来自于拉丁文exsisto,即“产生”),因为凡现象中的事物都被看作是有根据的或从另一现象“产生出来”的,即此现象是彼现象的根据,彼现象又复是另一现象的根据。一个现象的本质就不再是隐藏在它背后的东西(如康德的“自在之物”),而是另一个现象,对本质的追寻就变成了在现象世界中对现象的不断的追寻。这种追寻所指向的目标是“物”,但到手的都是物所由以构成的“属性”,即一些飘忽不定的“质料”,它们之所以构成一个特定的物是由于被赋予了某种“形式”。质料和形式的这种关系看起来似乎是外在的,然而在实存的动态关系中来考察,形式不过是现象事物的自相联系,因而它就是能动的“内容”,所以“内容无非是形式之转化为内容,形式无非是内容之转化为形式”不可能有无内容的形式和无形式的内容。由此所派生出来的各种“关系”如“全体和部分”“力和力的表现”“内和外”也都是一些相互转化的范畴,它们使现象界具有了“规律”,而规律无非是现象界的“本质的关系”。在这种本质关系中,现象就成为了“现实”。这就进人了本质论的第三个阶段。
35、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少年时代是一个表现平庸循规蹈矩的学生,但后来却焕发出过人的哲学才思。大学时代正值法国大革命,他为之欢欣鼓舞,曾与谢林、荷尔德林三人一起植“自由树”以示庆祝,并且直到晚年仍坚持肯定法国革命的基本原则。他与谢林同学,却远不如谢林幸运,大学毕业后整整当了八年家庭教师,直到1801年才以编外讲师的资格走上耶拿大学的讲坛,六年的讲课既没有给他带来财富,也没有给他带来名声。普法战争后耶拿大学停课,他一贫如洗,经人介绍去班堡当日报编辑,后又任纽伦堡文科中学校长。八年后才以他发表《精神现象学》和《逻辑学》所获得的名气而受聘为海德保大学教授。又过了两年,即1818年,普鲁士国王亲自任命他为柏林大学教授,直到1831年因霍乱病逝世,其间一度当选柏林大学校长。他的哲学思想在最后这段时期中得到了最广泛的传播,不仅占据了德国大学讲坛的统治地位,成为普鲁士国家的官方哲学”,而且远播国外。他的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以及由后人整理出版的《历史哲学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宗教哲学讲演录》等等。
36、黑格尔,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斯图加特,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政治哲学家。他对德国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
37、(1)在黑格尔的时代,人们通常把哲学史看作是各个哲学家的个人见解的罗列,看作是历史上各种分歧意见的偶然堆积,甚至把哲学史认作是荒唐、谬误观点的陈列馆。黑格尔却认为:“全部哲学史是一有必然性的、次序的进程。”也就是说哲学是一个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当然在他看来,哲学史是“绝对精神”通过人的理性、概念而认识自己的过程。这里包含的合理猜测是:哲学史就是“整个认识的历史”。
38、这一看法不同于他以前的观点,到耶拿以后,黑格尔很快又放弃了这一观点,转入论证绝对知识。
39、 正是基于哲学史上的多样的哲学和纷歧的思想之间的“彼此互相反对、互相矛盾、互相推翻”的“这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黑格尔把哲学史比喻为一个“厮杀的战场”。他认为由于“这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全部哲学史就成了一个战场,堆满着死人的骨骼。它是一个死人的王国,这王国不仅充满着肉体死亡了的个人,而且充满着已经推翻了的和精神上死亡了的系统,在这里面,一个杀死了另一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这样的情形当然就发生了:一种新的哲学出现了。这哲学断言所有别的哲学都是毫无价值的。诚然,每一个哲学出现时,都自诩为:有了它,以前的一切哲学不仅是被驳倒了,而且它们的缺点也被补救了,正确的哲学最后被发现了。但根据以前的许多经验,倒足以表明《新约》里的另一些话同样地可以用来说这样的哲学。
40、存在论还只停留于事物的表面外观,在思维层次上属于“知性”的直接性阶段。本质论则深入到了事物的本质。但本质不过是“过去了的存在”,即存在“原先”所是的东西,存在的来由、根据。“本质”一词(Wesen)在德文中正好是从“存在”(Sein)的过去时(即Gewesen)变来的。从存在进到本质其实就是对存在本身的深入,追溯其来源和真相,所以本质是存在的“真理”。但由于本质不可能直接把握,而只能像照镜子一样从它的对方身上(首先是从存在身上“反映”出来,所以本质论属于“反思”(Reflexion,又译“反映”)的间接性领域;又由于反映出来的镜像总是颠倒的,所以本质论总要通过对这镜像的再颠倒或否定才能获得正确的观点,它在思维层次上就属于“否定的理性”(或“消极的理性”)阶段。但正因为本质范畴与它的镜像具有这种互相颠倒的关系,所以这些范畴都是一对一对的(如“同一和差异”、“原因和结果”、“形式和内容”、“全体和部分”、“绝对和相对”、“必然与偶然”等等),理解其一必须理解其他,彼此互为理解的前提,这比起存在论中的单个出现的范畴来具有更为紧密的关系。后面这种范畴(如“质和量”、“存在和无”等等)的相互不可分的关系是要通过解释才显出来而不是直接显示在范畴中的。
41、所以它又被看作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不只是主观内心的妙悟。黑格尔的哲学不是单纯地去感悟,它有一个固定的对象,你可以不断去考察、琢磨它。
42、 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智慧,它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它需要深沉的思考和深切的体验,因此它如同“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总是在薄暮降临时才悄然起飞;
43、后来的研究也表明,黑格尔在许多方面,诸如“君王权”“国家”等“敏感”章节是经过了文字修改而得到审查官满意后出版《法哲学》的,所以,对照黑格尔在“法哲学”课程中的口头讲述,特别是海德堡时期和刚到柏林的1818/1819的冬季学期的“讲演录”乃至1824/1825年的“讲演录”都可以发现,黑格尔的真实思想并没有完全反映在1820年的《法哲学》之中。因此,德国法哲学家伊尔廷(Karl-Heinz Ilting)对1820年版《法哲学》的权威性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为了客观地反映黑格尔法哲学的真实思想,他编辑出版了《黑格尔法哲学讲演录1818-1831》,收集了黑格尔从1818年开始一直到他1831年去世前的每一次法哲学讲课的学生记录稿。在该书中,伊尔廷把黑格尔的哲学文献对照地加以呈现,并对这些讲稿的背景、黑格尔政治和思想的变化作出详实的“评论”,这是献给学术界研究黑格尔法哲学最为珍贵的史料。
44、(3)第二类的观察理性是对自我意识与外界事物关系的观察,表现为逻辑学和心理学。
45、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语: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常缩写为G.W.F.Hegel;公元1770年8月27日—公元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
46、认为人跟动物不同,主要是靠自己的劳动去加工自然的物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的。他肯定了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47、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就是辩证的,即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相互联系的,具有系统性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扬弃”,从而建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对于黑格尔来说就是吸收了他的辩证法这一合理内核,抛弃他的唯心主义思想。(首)
48、他认为只有转到客观唯心主义,把思维看作不是我们的思维,而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本质的“客观思想”,把它看作是不受任何东西“推动”而完全能动地发展的,才能避免主观唯心主义,彻底克服康德的“物自体”,战胜唯物主义,把唯心主义贯彻到底。
49、 阅读哲学史,人们不难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每个哲学家都自认为找到了“庙里的神”,即认为自己发现了哲学的真谛;而其他的哲学家则批判和反驳对哲学的这种理解,并各自宣布自己所理解的哲学才是唯一真正的哲学;所以哲学家们总是互相批判,哲学的历史就是哲学家们互相讨伐的历史,也就是哲学自我批判的历史。
50、 对此,黑格尔十分生动地批评了对待哲学的又一种态度,即“心灵懒惰的人”的态度。“他们以为当思维超出了日常表象的范围,便会走上魔窟;那就好像任他们自身漂浮在思想的海洋上,为思想自身的波浪所抛来抛去,末了又复回到这无常世界的岸边,与最初离开此岸时一样地毫无所谓,毫无所得。”
51、(2)由于真理是全面的,因而它就是具体的,是“对立面的具体的同一”。因此真理本身就包含矛盾,理念本身即辩证法。
52、西方哲学都有这个传统,喜欢用火、光明、太阳来打比喻。火的哲学体现一种自我燃烧,自由的自我否定,同时烧向外部世界,灵魂的自由像燃烧的火焰。这就是能动性的特点,主要就是突出能动性的作用。
53、(3)黑格尔肯定康德关于运用“知性”范畴去认识“物自体”时所引起的矛盾是必然的这种思想,应当看作是近代哲学界一个最重要的和最深刻的进步,但是,黑格尔认为,康德的这一见解虽然“如此深远”,而他对问题的解决却又是“如此肤浅”。
54、黑格尔认为对绝对精神的认识是一个过程,在达到绝对精神的绝对知识之前,它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主要的环节有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等阶段,而每一个主要阶段又包含有下一个层次的环节。
55、应该承认,哲学思想是指导新闻传播活动的最基本的思维基础,而新闻传播思想是在此基础上开始并且掺和着许多现实因素而形成的对新闻传播活动最根本、最直接的指导思想。
56、 按照黑格尔的比喻,庙里的神”是使“庙”成其为庙的“灵光”,哲学则是使人类的“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成其为文化殿堂和精神家园的“灵光”。这就是说,哲学,它就像普照大地的阳光一样,照亮了人类的生活;如果失去了哲学,人类的生活就会变得黯然失色。正因如此,黑格尔说:“凡生活中真实的伟大的神圣的事物,其所以真实、伟大、神圣,均由于理念。”又说:“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
57、首先,哲学必须与时代现实保持密切的联系。那种与时代无关的抽象理论似乎适应所有的时代,其实对所有的时代都是不适用的。
58、黑格尔在柏林大学还讲了6个学期的哲学史课程。他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把哲学思想与哲学史统一起来。他反对把哲学史看作是客观的、材料的堆积,认为哲学史是“哲学本身”在不同时代中的发展。无哲学则无哲学史,无哲学史哲学也就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哲学史可以说就是哲学本身,哲学不可能离开哲学史而成为哲学。黑格尔力求使哲学史成为科学,主张哲学史中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他把历史的原则贯串于对哲学史的考察,把哲学史理解为完整的辩证过程。这一过程是统一的真理得到认识的过程,其中的多样性、差异性和特殊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哲学史上的多样性对于真理的认识即理念的实存化不仅绝对必要,而且具有本质意义。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使得哲学史本身成为哲学的一个“学科”,推动了19世纪后期所有哲学史写作的发展,达到了前人未曾达到的新高度。
59、黑格尔的《逻辑学》提炼出了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而这三个规律内部也是一个正反合的逻辑关系,量变质变的规律是事物内部的规律,而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是事物发展规律,而这三大规律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其余两个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展开的形式。
60、黑格尔认为对自然界作哲学的考察,其任务就是指出自然界是精神的生成过程,是精神扬弃其异化的过程,自然界本身的发展阶段则是精神力图超出其异在的意图的结果。它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即“机械性”、“物理性”、“有机性”。与之相对应,自然哲学也就由“机械论”、“物理论”、“有机论”三个部分构成。
61、其次,哲学与时代的结合就是揭示和把握蕴含其中时代精神。所谓哲学与现实的联系和结合,不是要用实证的事例去应验哲学的原理,也不是要把哲学作为先验的原则去规划和改造那粗糙的现实,而是要深入到历史的深处,去发现和把捉那统摄一切的时代精神,从而为人们指明历史的内在本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让自在自发的精神提升到自由自觉的高度。
62、1800年—1806年在耶拿大学当教师,与谢林共同创办了《哲学评论》杂志。
63、黑格尔认为感性确定性是个人意识的最初形式,它的对象是个别事物的存在。它的特点是表面上看它好像是最丰富的知识,但实际上是最抽象、最贫乏的知识。
64、(2)斯多亚派的自由观是自由意识的第一个形态,它仅仅是观念上的自由。
65、(1)黑格尔肯定谢林提出“真实的东西”,即“真理”或“绝对”是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的同是一个功绩,但是,他尖锐地批判了谢林把思维和存在的同一理解为“无差别的同一”的形而上学观点。
66、它的发展环节是:绝对外在性——有限机械论——绝对机械论
67、“绝对精神”在逻辑阶段的辩证运动表现为从一个纯粹概念到另一个纯粹概念的转化,也是它的自我认识的过程。逻辑学中的所有范畴都被组织在正反合的形式中,构成了大大小小的辩证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层层上升,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由空洞贫乏到具体丰富,由片面到全面地辩证发展,形成了正反合的大大小小的圆圈。
68、黑格尔在“存在论”里着重考察了由质到量和由量到质的互相转化,他在这里批判了形而上学的质量观合发展观,阐发了质与量、质变与量变的辩证法,这是“存在论”中最重大的“合理内核”。
69、(4)黑格尔是英雄史观者,但是,与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不同的是,他认为英雄人物的行动之所以能带来巨大的历时事变,其根据主要不在于他们个人的性格、兴趣,而在于他们的意志与“世界精神”相联系。
70、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用格言来说明生活的意义。黑格尔认为,同一句格言,在一个饱经风霜、备受煎熬的老人嘴里说出来,和在一个天真可爱、未谙世事的孩子嘴里说出来,含义是根本不同的,而且得到的效果也是相差极大。黑格尔还具体地提到,老人讲的那些宗教真理,虽然小孩子也会讲,可是对于老人来说,这些宗教真理包含着他全部生活的意义。即使这小孩也懂宗教的内容,可是对他来说,在这个宗教真理之外,他还未曾理解和体验生活和整个世界。
71、 对待哲学的另一种态度,则是黑格尔所批评的“反对真理的谦逊”。黑格尔举例说,如果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真理是什么东西?”这意思就是说,一切还不是那么一回事,没有什么东西是有意义的。而这种把一切都视为虚幻的态度,所剩下的却只能是他自己的“主观的虚幻”。
72、黑格尔认为“哲学”是“绝对精神”的最高发展环节,哲学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哲学史。
73、黑格尔认为理念的“认识”发展阶段包含“理论理念”和“实践理念”两个环节,在他对这两个环节的阐述中,包含着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的“合理思想”。
74、 哲学作为“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不同时代的哲学,以及同一时代的对生活意义具有不同理解的哲学,总是处于相互批判之中,哲学史便显得像一个“厮杀的战场”一样;
75、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76、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近代哲学的高峰。
77、黑格尔是从学习哲学与神学开始步入学术世界的,不过,理性与信仰、哲学与神学也一直是西方文化的核心。黑格尔整个哲学思想的孕育、发生和发展,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当然契机是现代性。与其生活和工作的地点相关,黑格尔一生的哲学思想经历了如下8个时期:图宾根时期(1788-1793)、伯尔尼时期(1793-1796)、法兰克福时期(1797-1800)、耶拿时期(1801-1807)、班堡时期(1807-1808)、纽伦堡时期(1808-1816)、海德堡时期(1816-1818)和柏林时期(1818-1831),每个时期各具特色。
78、黑格尔认为这样的精神就是意识到自己是自由的,因此自由就是不依赖他物存在,是自己与自己相关。他说:“精神的自由并不仅是一种外在于他物的自由,而是一种在他物中争得的对于他物的不依赖性,——自由之成为现实并非是由于在他物面前逃走,而是由于对他物的征服。”黑格尔实际上是肯定人类历史是从必然向自由的发展。
79、(2)黑格尔尖锐地批判了把发展说成是量的增加或减少的形而上学发展观。他指出,量的变化是一种“渐进性的过程”,质的变化则是“渐进过程的中断”,即“飞跃”,而质变或飞跃是在量变积累的基础上发生的。不承认飞跃,只承认渐进性的变化,实质上就是否认产生和消灭。也就是从根本上否认变化。他认为真正存在的变化,只能是新东西的产生和旧东西的消灭,这就是“飞跃”。他据此批判了在哲学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所谓“自然中是没有飞跃的”形而上学教条。
80、但在这段时间内黑格尔也不是无所作为,只是他没有费希特、特别是谢林那种初涉世界就“辉煌腾达”的好运。我们先看看1794年发生的几件大事:(1)费希特就任耶拿大学教授(1794年5月);(2)谢林在费希特《知识学原理》出版半年后就出版的《作为哲学原则的自我》;(3)康德出版《单纯理性限度的宗教》(1794年10月);(4)黑格尔开始批评雅各宾派专政,指责罗伯斯庇尔镇压革命的恐怖行动,赞赏“热月政变”。在伯尔尼时期,黑格尔投入到十分勤奋的写作之中:他先写作了《耶稣传》(1795年5月)和《论基督教的实证性》(1795年10月-1796年4月)这两部重要的“早期神学著作”。前一部依然是沿着康德关于理性宗教的要求,把耶稣描写为一位民族的德行教师,带领犹太人超越狭隘的民族精神而投入神的博爱世界的历程;后一部批判基督教把爱的宗教机制化、实证化,即权威化,使基督教变成了违反实践理性而从外部强加于人的僵死宗教,这在宗教批判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黑格尔这时既是犹太教也是基督教的批评者,1798年,他还匿名出版了《关于瓦特帮(贝德福)和伯尔尼城先前国法关系的密信》,对伯尔尼寡头制度下的政治和司法作了尖锐批判。
81、黑格尔成熟的哲学体系形成于耶拿时期。他首先通过第一本专著《费希特和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1801年)确立了以“绝对”为立场,超越康德和费希特所形成的二元论世界观和主观主义。费希特的知识学和谢林的自然哲学,是为超越康德而提出的新的哲学范式。从后来康德公开声明费希特的知识学不是对他哲学的发展来看,他是根本不认同费希特知识学的。很遗憾,我们始终并不知道康德对谢林的自然哲学家究竟持有何种看法。黑格尔以这两位当红哲学做比较,是他对现代世界之问题和出路的一次思想诊断和处理方式。他没有简单地选择站在谢林一边,但谢林的“绝对”比费希特作为“主观的主客同一体”的“自我”更合黑格尔的心,因为他深刻领悟到谢林的回返本原之路更为彻底,不只是回到主观性的本原:自我,而是返回到万事万物的本原:绝对,才能真正解决现代的困境。但他也并非完全赞同谢林,不过,如何走出一条不同于谢林的哲学道路,是他一直在思索的。
82、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有甚者,由于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兼具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两者之要义,因此,对于那些因看到自由主义在承认个人需求、体现人的基本价值方面的无能为力,而对觉得自由主义正面临挑战的人来说,他的哲学无疑是为自由主义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
83、把哲学提升到“科学”是近代西方哲学尤其是康德哲学提出的重大课题,黑格尔的哲学理念也沿着这一目标而努力。黑格尔从1805年开始写《精神现象学》,于1806年拿破仑大军占领耶拿时就已经完成,1807年3月出版。它标志着由康德开始的德国哲学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也标志着黑格尔已经成为一位成熟的、独树一帜的哲学家。黑格尔在这部巨著中划时代地提供了一部人类意识的发展史,即作为人类精神的“存在史”,因为意识任何时候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Bewu?tsein)。黑格尔把“现象学”直接表述为“意识之经验的科学”。既然“意识”是“被意识到的存在”,那么关于“意识的经验”也就是意识对各种不同“存在”(作为意识之对象)的“经验”,这种“经验”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经历”,是把被意识到的“对象”“呈现”或“显现”(scheinen)为“现象”(Erscheinung)的“知识”,这种呈现出来的知识即“科学”。我意识到“天空是蓝色的”,我的“意识”把“蓝色”“呈现”为一个阳光明媚的天空所呈现出来的色彩,于是我们就具有了关于“蓝色”的“知识”,把这样的知识作为“经验的科学”逻辑地表达出来,就是“现象学”。所以,关于“精神”的“现象学”也就是关于人类“意识的经验之科学”。其核心是通过“意识”把“被意识到的对象”“呈现”出来,以构成“精神”之“现象”。所以“精神现象学”既是人类意识的形成和发生史,也是人类精神的形成和发生史,同时也是精神现象的存在史。人类意识发展分为5个阶段:意识;自我意识;理性(这3个阶段属于主观精神);精神(即客观精神);绝对精神。《精神现象学》包含着黑格尔后来创造的庞大体系的基本纲要、萌芽和雏形,同时,后来黑格尔在《逻辑学》《哲学全书》尤其是其中的《精神哲学》中对其“哲学体系”的重新阐明和《精神现象学》的不同定位,都使得学术界对《精神现象学》产生迷宫一样的感受,形成了非常多样和复杂的阐释。
84、黑格尔认为,真实的东西、真理,或者说,表现真理的概念只能是“正”与“反”两个对立面或对立规定的“具体统一”,而不是片面的“正”或“反”。但是,这样“对立统一”的“具体概念”是一个发展过程的产物,是概念从“潜在”变成“现实”这样一个过程的结果。
85、 当代美国哲学家理查德·罗蒂说:“自希腊时代以来,西方思想家们一直在寻求一套统一的观念,这套观念可被用于证明或批评个人行为和生活以及社会习俗和制度,还可为人们提供一个进行个人道德思想和社会政治思考的框架。而‘哲学’就是希腊人赋予这样一套反映现实结构的观念的名称。”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与希腊文化终生为伴的黑格尔,把哲学比喻为“庙里的神”,实质上是最为集中、最为鲜明地表达了人们对哲学的传统理解:即哲学是照亮人类生活、并从而“使人类崇高起来”的“太阳之普照”。
86、 这是一个很美的比喻。花蕾孕育了花朵,花朵又孕育了果实;但花朵的怒放正是否定了花蕾,果实的结出也正是否定了花朵,由此看来,这个否定的过程,不正是以新的形式与内容肯定了先前的存在吗?如果这样来看哲学史,它就不再是一个“堆满着死人的骨骼”的战场,不再是一个徒然否定、一无所获的过程,而恰恰是一个“扬弃”的过程,结出果实的过程。这样理解的哲学史,才是哲学的发展史。
87、文学上他熟读了莱辛的著作,古典学教授则使他在中学时代就已经有了苗头的对古希腊的爱好变成了迷恋性学习。宗教上他受康德理性批判的影响,主张理性为宗教立法!在所有哲学家当中,对于热爱政治的年轻黑格尔而言,这时他尤其重视卢梭,因为在卢梭身上,他能把现代性作为一个问题予以把握和反思;但康德是他哲学形成的起点和基础。他和荷尔德林和谢林一样,某种程度上都成为了康德主义者,他们用一种新的形式表达康德哲学中最著名的“不要说谎”的道德戒律,他们立誓发现世界之假象隐瞒下的真理,组成“真理同盟”。全面被管制的环境下的大学经历,让他们直接从反面否定了之前相信的一切,严格的戒律没有禁锢住他们青春的思想,反而只是让青春的思想褪去了稚嫩的印记,带着理念的深沉在规定者未来的广阔视野和自由精神中开放。这是每一个以禁锢思想为目的的教育者必须深刻反思的现象。
88、西方自古以来强调能动性的哲学家不少,喜欢用火来打比方的也不少,他的能动性与其他哲学家都不同,他强调的是把它纳入纯粹理性和逻辑化,把能动性逻辑化。
89、(3)奴隶意识也是一种自主意识,奴隶因此也是主人。
90、在谢林那里,由于他主张“无差别的同一”,他提出的“同一——差别、对立、矛盾——同一”的辩证形式,就是毫无内在联系的公式,差别、对立、矛盾既不知是怎样从同一来,也不知是怎样回到同一去的。而黑格尔认为,精神,即以概念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的运动,是有其固有的形式和“节奏”的。这就是他对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的辩证发展思想加以重新理解和改造而提出来的“肯定”(正)、“否定”(反)、“否定之否定”(合)的“三段式”
91、(2)第一类的观察理性是对自然的观察,表现为自然科学知识
92、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有一个奇特的现象:财富与贫困并行增长,这个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无力解决的。他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有一定的认识。
93、理查德·罗蒂在为塞拉斯的《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作的引言中,将匹兹堡的思想家们描述为完成着某种哲学规划的探寻者,这种哲学规划的总体路线图是:(塞拉斯)将分析哲学引出它的休谟阶段,引入它的康德阶段→(布兰顿)将分析哲学引出它的康德阶段,引入它的黑格尔阶段。
94、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黑格尔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是柏林大学(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学)的校长。
95、其实,“大陆—分析”之融合这种思考路向的一个典型风向标是当代英美哲学对黑格尔的形而上学解读与非形而上学解读之间竞争正酣的图景。例如,皮平(RobertPippin)批判布兰顿的话语记分实践(discursivescore-keeping)是对黑格尔的双重背叛(第一重背叛是布兰顿的个体主义还原背离黑格尔思想,第二重背叛是布兰顿的方法论抽象与唯心主义化直接过滤掉了黑格尔对康德的历史改造),但皮平自己关于话语实践的谈论也同样背离着黑格尔,主要体现为对理性行动者的社会性这个概念的多义性之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