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耳不闻人之非,目不视人之短,口不言人之过。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3、待人要丰,自奉要薄;责己要厚,责人要薄。——佚名
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5、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纪伯伦(古人关于宽容的名言)。
6、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8、淡泊名利,宁静自省。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
9、如果两个人争吵起来,错在那个比较聪明的人。——(德国)歌德
10、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11、紫罗兰把它的香气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怒。──马克吐温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3、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屠格涅夫
14、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5、●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威廉·詹姆斯)
16、解读: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坦荡荡: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戚戚:忧惧不安的样子。
1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18、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9、 沉默不是情感没有了,而是更深邃了,因为能真正打动人的心灵的东西是那样朴实无华的默默守望,而不是宣言似的宣泄。
20、(人以非礼相加,无心报复,人以巧机搀夺,无心好还。——吕洞宾)
21、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西德尼·史密斯
22、(解读) 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罔(wǎng):迷惑而无所得。殆(dài):疲倦而无所得。
23、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结果是甜蜜的。——法·卢梭
24、(解读)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躬自:自己。“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责:责备,要求。
25、解读: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缪(miù):错误。
26、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27、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28、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2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30、 人非尧舜,谁能尽善。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31、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32、解读:千里遥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万事开头难,没有个开头就不会有结果。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33、 笛卡尔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薛日宣
3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35、宽容就如同自由,只是一味乞求是得不到的,只有永远保持警惕,才能拥有。——汪国真
36、(解读) 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37、(解读) 千里遥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万事开头难,没有个开头就不会有结果。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38、没有单纯、善良和真实,就没有伟大。——托尔斯泰
39、解读: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划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练,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砺(lì):磨刀石。
40、归与!归与!吾d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