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在的作者几乎是网红,即使是没有名气的或者是写爱情小说的作者,百度一下都会有资料。但木心从头到尾是一个人,单独的,拥有很少很少的读者,几乎没有知名度,这个情况只是到这几年,略微有一点改变,但这都不很重要,重要的是,是他要的这个情况,而且他试图维持这个情况。他为这个情况要付代价的,因为他也渴望读者,渴望能够出版,但是他很在乎方式,也很在乎读者,谁在读他的书。
2、另外,若精力充沛,不怕辛苦,也可以到达乌镇后,直接去西栅景区,先去木心美术馆。木心美术馆下午5点半闭馆,之后,接着再夜游西栅景区,西栅景区晚上到10点清场。这样,第二天,再去东栅景区,之后逛逛北栅、南栅。这样,就省去了西栅的夜票。(木心简介资料介绍)。
3、木心出生的那一年,恰逢南昌起义。时局动荡,大时代车轮轰隆隆碾过中华大地。但因为那时家境尚好,少年木心并未受到太多影响。他只知读书,后来他调侃自己那时候是得了“文学胃炎症”。
4、他从小接受了严格的传统诗词教育,所做的诗句字字珠玑句句美的像梦。
5、 木心展厅虽然没有刻意的木心介绍,但是,只要读过木心的作品,喜欢木心,在这里都会有到老朋友家做客的熟稔和欢喜。每个展厅,都由木心的一段文字做引子,仿佛是木心在引导着参观者一步步进入文学、艺术与人生的殿堂。
6、木心非但不露面,回归后几乎不接受当面的采访。直到他的葬礼,各地赶来的上百位青年才见到他,而生前介绍自己,这个人只肯给几十个字。(木心简介资料介绍)。
7、鲁迅与好些晚辈作家的行谊,不消说了。张爱玲却不肯见人,至少,很难见,木心与她同调。二〇〇九年我亲见晚晴小筑门外站着一位愣小伙子,从广西来,苦候终日,天黑了,老人就是不见。其时秋凉,这孩子穿着T恤,木心唯嘱咐给他买件单衣。纽约期间,我也亲见不少访客被木心婉拒。二〇〇三年,耶鲁美术馆为他办了体面的个展,他居然不去开幕式,记者找他,他也推阻。
8、乌镇据合肥四百多公里,目前可以选择火车出行。到杭州转车,或者桐乡转车。
9、这是他历数幼年的故家——也就是乌镇东栅财神湾一八六号——总共多少人,其中大半是仆佣:
10、对此传世珍宝,我们竭尽全力,重新编辑出版了这本《芥子园画谱》线装彩页版,希图将其精髓尽现于您眼前。
11、《从前慢》是中国当代作家、画家木心先生创作的一首诗歌,被收录在《云雀叫了一整天》里。2011年底,木心先生去世。《从前慢》开始被人传颂,这首诗被当成了情诗,广为流传。
12、然而,300多年前的教材,在瞬息万变的今天,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13、 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14、但他相当看重自己的画家身份,对哈佛大学东方学术史教授罗森菲奥所说“这是我理想中的中国画”颇为得意,绘画在他全部的艺术成就中,其地位与文学不分伯仲。
15、《芥子园画谱》是一套世间少有珍藏的艺术品;同时也是零基础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管是拿来欣赏,还是作为绘画入门的书本,大家都应该看看这套书。
16、临终前他在病床上也是叨唠这句:“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这一句被印在他的诗歌集《云雀叫了一整天》的封面上,可见他对它的喜爱。
17、临终前他在病床上也是叨唠这句:“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这一句被印在他的诗歌集《云雀叫了一整天》的封面上,可见他对它的喜爱。
18、我不认为谁能写谁的传记。人,人的一生,何其复杂,而况木心。早年我曾热心读过一二册《鲁迅传》,丝毫不令我豁然明白鲁迅,那是另一人的想象,另一人的手笔,读过即忘,而每次读鲁迅的随便哪篇短文,我好似和他面对而坐。
19、 上帝把地球恩惠了人类,孩子们,你们要爱惜啊。邻人即天堂,我们原先进的是地狱的前门,地狱已经走完,站在地狱的后门口,望见的是满天的星星,每一颗都在恭候你,向你问好并且祝贺。
20、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21、他是风度翩翩的江南公子,也是饱经磨难的斗士。他学贯中西,半生飘零。历经沧桑,芳华超然。他说哲学会过去,文学可以常在。宗教可以变化,庙宇会留下。你问他世界上什么最伟大,他说艺术最伟大。
22、“会当身由己,婉转入江湖”选自当代作家木心的《木心文集》。
23、可以说,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三年半以来,笔者孜孜以求,每次遇见新出现的史料,总是不厌其烦地在第一时间补入。而这往往又是一个需要耐得住性子的考辨过程,只有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才有可能接近事实。
24、1982年定居纽约。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25、他的意思是不说废话,要说就说到点子上,否则是没有意义的。
26、“我习于冷,志于成冰”出自木心的现代诗《大卫》,全文如下:
27、《云雀叫了一整天》是2009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木心。该书由第一辑(诗歌)与第二辑(短句)组成,收入了《火车中的情诗》《女优的肖像》《伏尔加》等一百余首诗篇,逾百行木心式的精彩箴言。
28、在第一期视频中,陈丹青馆长亲自带你走进木心美术馆文学厅,回顾木心一辈子的文学之旅,细述“史外山人”木心与文学世界的渊源,重启写作的契机,文学创作的习惯与逸事,怎样一生无愧于艺术的教养。
29、笔者之所以会关注到王伯敏的资料,是因为在乌镇东栅木心故居纪念馆的生平馆里展出了一帧木心与王伯敏等十二人或立或蹲在上海鲁迅墓旁的合影(图一)。据此,笔者才得知木心与王伯敏在青年时代曾有过交往。2015年夏笔者在上海市档案馆查阅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的档案时,又意外发现木心(本名孙牧心)与王伯敏两人的成绩单均赫然在列,这才得知他们是求学上海美专时同一个专业(西洋画系)的同学。
30、《芥子园画谱》成书于清代,自此便风行了300余年,毫不夸张地说:它是艺术名家的摇篮,可以快速培养艺术修养。
31、语言仅仅是文学的呈现形式罢了,我们评价文学价值,不能仅看话说得漂不漂亮,还要考虑叙事,考虑主题,考虑二者结合的程度以及许许多多其他的因素,从这些维度来评估,木心显然是够不上大师的。《温莎墓园日记》或许是一本值得读,并且能带来许多阅读快感的故事,但从创作技法上看,过多的抒情成分、不断的跳脱让它称不上一本大师级的作品。
32、不用考虑把我放到什么历史位置上。没有位置,只留痕迹。我无所师从,也无后继者,从不标榜派别——一座崭新的废墟。不事体系,没有纲领,善于虚构实在的东西,不属于现代,不属于过去,有点像属于未来——木心遗稿
33、此外还有四帧旧照,图图四据王伯敏标记均摄于1946年秋,画面人物图三有孙牧心、王伯敏、史济利、葛克俭、陈曼声、林克松等,图四有孙牧心、王伯敏、葛克俭、陈曼声、林克松、张怀江、丁洁因、赵荆等。
34、山居生活一开始还挺新鲜,但慢慢地,孤独、寂寞就来了,且来势越来越猛。正如他自己所说,“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换言之,人的某些无耻的行径是由于害怕寂寞而做出来的。”
35、《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力犹如这枚小小的种子,携带着能量,飘散在各处,在每一个人心中种下一座须弥山。
36、木心博才多艺,有各种途径可以抒发胸臆,诗、散文、小说、文论、戏剧、音乐皆擅,绘画只是其中之也是他初入艺术创造之门首先掌握的一门专业。
37、这样的经历为后来的木心铺垫了极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
38、好在眼下这本书是“木心先生编年事辑”,不是传记。尤使我宽心者,是谢泳先生为此书写的序言,他以中国“年谱”这样一种传统体例,肯定了春锦的工作,他说:
39、不过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拨乱反正。众多曾被误会被曲解被遗忘的文学家如出土文物,重新焕发光彩,出现在读者面前。到了九十年代,连一些原本就属二流的文坛前辈都被冠以“大师”的头衔。矫枉过正甚多。这其中,没有“木心”的名字。可以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原本不存在木心这么一号人物。
40、多年之后,已在国外漂泊多年的他说,我对中国的方块形象字是爱恨交加。爱它的美,恨它不被外国人看得懂,尤其是诗。因此诗只好生于中国,死于中国,无法翻译。翻译对诗来说,是谋杀。
41、木心作为知名的作家和画家,有着传奇的一生。
42、(2)其学生陈丹青推崇:"木心先生自身的气质、禀赋,落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类拔萃。"一批当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深受其艺术影响。
43、第二件与王伯敏的一个笔名有关。据王伯敏晚年回忆,其笔名“田宿蘩”即是木心当年为了保护他,主动帮他取的:
44、但是也正因为我们难以传达音信,我觉得我的思念更盛,一生就只够爱上这么一个人了。一个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心有所属,就再容不得其他人进来,钥匙只握在一人之手。
45、他清贫,却不困顿。他在纽约讲课,没有讲义,古今中外信手拈来,说到会心处像顽皮的孩童一样哈哈大笑。
46、木心在大陆出名,首先得益于他的“学生”陈丹青。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陈丹青在美国遇到了落魄潦倒的木心。木心以沙龙形式给陈丹青等留学生讲授文学艺术,惊为天人。其实,这是陈丹青知识面狭窄导致的。陈丹青画画一流,但术业有专攻,画得好不等于理论水平高,比如齐白石。木心的讲义,说到底就是拾人牙慧,西方美学理论里参杂些个人的感悟,其水准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重点大学中文系男生宿舍“卧谈会”相仿。系统学过西方美学理论的都不会对木心的“思想”大惊小怪。
47、“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句是木心最有名的一首诗,诗中用从前的慢节奏与一个愈来愈快的对世界的感受相比,转化成了一种美、一种好、一种朴素的精致、一种生命的哲学。木心的诗近乎古典趣味。对蒙田和纪德的激赞我也是心有戚戚。他读书涉猎广泛,不动声色中用典极多,常建构在其他作品语境上再行延展。很有几分本雅明「引言写作」的味道。如果趣味正好投契,会非常过瘾,反之亦然。木心写作风格讲究字义结构,常常用很简单的文字达到令人称奇的余韵,书的装帧也和他的语气惊人一致,足见设计者匠心。再看这首《毋与哥德言》
48、前九个见于1984年11月出版的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该期特设围绕木心的“作家专卷”,其中在《木心著作一览》中列有木心本人提供的“1941年~1984年”所使用过的这九个笔名。
49、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但是事实未必真的如此,但仅用来评价木心的文学语言还是合适,木心的文学语言既古典又现代,极美。而且木心人文艺术修养也很好,字里行间各种知识信手拈来,这一点的确有大师风范。
50、打磨圆润的金属在底部被弯成别致的造型,仔细看或许还刻着几个字。这锁和这钥匙,除了锁东西的功能之外,其本身也是如此优美典雅。这把锁,既指带有古韵的实体锁,表面上是锁锁住了箱子。却又借指心锁,一把钥匙配一把锁。其实是道德锁住了贪念。
51、木心的这些美专同学中,以陈沙兵、葛克俭和夏子颐最为活跃。三人早年参加过抗日救亡运动,还从事鲁迅所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进入上海美专后又都加入了中国共产d,并于1946年四月一起成立了中共上海美专d小组。1946年至1948年期间上海美专的多数学生运动,就是在这个d小组的领导下展开的,其中就包括组织美专学生参加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和到万国公墓祭扫鲁迅墓。
52、战后荒山寂寥,不想竟有猛虎袭来!然而木心居然任由老虎“撕拉撕拉地抓门”,而他则“恬然不惧而窃笑”,还嘲笑老虎的智商不够,“不懂得退后十步”而借力撞门,直到四周回复寂静之后,才猛然回味:“这倒是可怕的。”
53、全书主要分为初集、二集、三集三部分,囊括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梅兰竹菊谱、花卉草虫翎毛谱之精华内容。除此之外,并附中国画的绘画技法、各名家画论及经典画作于其中,以飨读者。
54、在康熙年间,《芥子园画传》原版初集就已稀贵如金了,常人难睹其真容。清末时,芥予园旧版已毁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芥子园画传》初集首次在海外被重新发现。
55、木心在大陆出名,首先得益于他的“学生”陈丹青。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陈丹青在美国遇到了落魄潦倒的木心。木心以沙龙形式给陈丹青等留学生讲授文学艺术,惊为天人。其实,这是陈丹青知识面狭窄导致的。陈丹青画画一流,但术业有专攻,画得好不等于理论水平高,比如齐白石。木心的讲义,说到底就是拾人牙慧,西方美学理论里参杂些个人的感悟,其水准与上世纪八十年代重点大学中文系男生宿舍“卧谈会”相仿。系统学过西方美学理论的都不会对木心的“思想”大惊小怪。
56、木心聪慧且自知,他要的就是这样的寂寞。战后的莫干山没有电,他点上蜡烛,不顾手上的冻疮,不计较吃食,披一床棉被,夜以继日疯狂地写作,不为发表,不求成名。许多日后的观点都是这时候形成的。
57、(1)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马拉格计画》、《鱼丽之宴》、《同情中断录》。
58、为人立传,很难很难,甚或难于文学。作传者的功力,品性,大诚恳,简直等同创作。恕我直说,我不记得看过可读的中文传记,并非作传者不良,而是,恕我妄说,自引入西洋人“传记”体写作迄今,现代白话文水准尚未准备好书写体贴入微而知守分寸的传记。
59、小编到达乌镇西栅景区大约在上午11点左右。
60、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扩展资料:《从前慢》是木心先生创作的一首诗歌,被收录在《云雀叫了一整天》里。2011年底,木心先生去世。
61、西人云:作品有时比作者更聪明。艺术家最为隐秘而珍贵的一切,全然凝在作品里、字面上。倘若好到不可思议,这不可思议的种种,分明裸露着,却未必见于他的生平。
62、以上的话,我愿如实说给春锦听,也说给读者听。我爱敬木心的理由之是不愿看到他成为身后有传记的人。我不得不坦言,春锦发来的书稿,我不曾读,在我的恒定的记忆中,那个长年与我倾谈言笑的人,才是木心。
63、 木心美术馆,承载的何止是木心的美术?应该说,木心不止精通美术,在文学、音乐方面,也同样有着很高的造诣。用木心的话说,“文学既出,绘画随之,到了你们热衷于我的绘画时,请别忘了我的文学!”
64、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1927年生于浙江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65、他在世界各地多次举办画展,2008年在国内的画展名为"塔中之塔”,意指生活中的"雷峰塔”和内心的"象牙塔"。这大概也是他后来将笔名"牧心”改为"木心"之故吧。作家陈村说:木心的文章,是我见到活着的中文作家中,最优美深刻广博的。82年木心定居纽约,继续其文学和画作创作。在华人圈被视为深层次解读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奇人物。△木心在讲课
66、但语言不是文学的全部。人文艺术修养好也不代表文学创作就一定好。
67、木心的文字中,文学与音乐的互渗性首先体现在叙述内容与对象上,他用大量生动的文字描述,再现了那些和谐的韵律、紧张的冲突、鲜活的形象与汹涌的情绪,用流动的文字呈现出了流动的音乐。
68、后来又从陈丹青先生处得知,图一出自山东画报出版社编印的《老照片》,为此笔者又从《老照片》第三辑中找到了王伯敏的《瞻仰鲁迅墓》一文(又收录于《老照片(珍藏版)》)。此文即是围绕此帧照片而写,因是当事人的回忆,史料珍贵,现将相关内容选录如下:
69、 风啊,水啊,一顶桥。据说这是木心先生对自己的美术馆的愿望。四年前,木心躺在病榻上,见到美术馆的设计稿时,只说了一句话:“风啊,水啊,一顶桥。”应该说,风、水、桥是对美术馆最准确的定义;风,水,桥,也是木心一生的挂牵,因为,风、水、桥是乌镇,是故乡。
70、木心(1927年2月14日—2011年12月21日),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1927年生于浙江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71、强盗找到了他,把他打得半死,倪瓒一声不吭。强盗走了以后,仆人问他:“老爷您怎么不吭声,这又是何苦呢?”
72、卡夫卡的小说没有什么阅读障碍,他的风格是平静、清晰、简单。但在表面的伪装之下,普通的意象,平淡无奇的故事之下,是现代人惴惴不安的现实。
73、人的感知,从生活中,不了解人,从风景,藏心的无知,多少抹去,只是一杯错,只是一段时间的生活。
74、他的诗有一种独特的清冽味道,成熟睿智又不失低调的热情。与诗坛上流行的风并不合拍。86年《琼美卡随想录》发表了一行式徘句,与隐地并列自由句先趋,引响了我国台湾自由句的风行。“我是一个人身上存在了三个人,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作家,还有一个是画家,后来画家和作家合谋把这个音乐家杀了。”——木心△木心早年在课本中读到他的散文,有如画中游的文字,叫人记住作者的名字: 孙璞。
75、现代中国作家的简历,以我所知,恐怕是木心的自撰为最简扼,仅三十六字:名字、生年、籍贯、学历、客居地。他去世后的再版本,添上他归来到逝世的年份,也才够五十字吧。
76、这五帧旧照均摄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照片中的人物均为上海美专的学生,其中每一帧中均有木心和王伯敏的身影,这里有必要先交代一下两人的关系。从现有资料来看,木心与王伯敏在学生时代交往颇为密切,这可从当年他们俩之间的几件往事中略窥一斑。
77、木心出名,其次归功于互联网。网络时代,一个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流浪汉都会被炒作成“大师”,更何况木心的个人经历更具“传奇色彩”。中国网民呈“三低”特点,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其中大学以上学历的不到25%。陈丹青名人当推手,乌镇旅游一借力,再加上“从前慢”流行,木心,一个十八流的落魄文人就成了“大师”。
78、他说过:“文学既出,绘画随之,到了你们热衷于我的绘画时,请别忘了我的文学。”反之,热衷于他的文学时,亦须记住他的绘画。
79、图二:木心与王伯敏等十二人在上海鲁迅墓旁均为站姿的合影
80、是的,即使经历再多苦难,他心中没有怨愤的沟壑,脸上也就没有哀婉的纵横。如他所说:“诚觉世事尽可原谅,但不知该原谅谁”。或许他压根也不打算,也没空去想应该原谅谁。
81、本书尽力做到两点:一是尽编者所能,最大程度地搜集目前所能见到的木心先生的生平资料,可确定时间者不论巨细,悉加选录;二是对资料进行必要的考辨,尽可能地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82、除了木心和王伯敏,图图二中的人物还有张小泯、方莉莉、葛克俭、丁洁因、汪伦英、林晓丹、陈沙兵、冯方晖、夏子颐和郏奇丙。
83、 艺术的伟大,是一种无言的伟大,抵挡住百般亵渎诅咒,保护着随之而伟大的艺术家。博物馆、音乐厅、画廊、教堂,安静如死,保存着生命。纸、布、木头、石头、乐器,都是死的,是这些死的物质、物体、物件保存着人的哀恸的心,乃至智慧、情操、喜怒哀乐,诗和箴言,天大的隐私,地大的欲望——是死的东西保存了活的意志。
84、该书征引的资料主要来自木心业已出版的个人著述、研究木心及其作品的著述、与之相关人物的著述、地方文献、公私馆藏资料、木心与师友间的来往书简、媒体访谈等。凡有出处,均一一注释。除编年对象本事外,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人和事,以按语的形式略加介绍,以为本事之助。
85、下山后,木心家道渐渐败落。他不得不去教书,谋一份差事。后来他在上海工艺美术制品厂做了设计师。日子虽然清苦,但仍有喜爱的艺术可慰藉。
86、图六:孙牧心、王伯敏、张怀江和夏子颐的合影
87、“文学像一床厚棉被,即使是畴昔的隆冬寒夜,睡入别人睡热的被窝总不及自己睡热的被来得洽韵,这是不可思议的,也从来没有人思议的事。翌日起身离床,没有意识到是一种性质属于“遗弃”的行为。人对人,真讲究,人对物,尽是些出尔反尔的措置。
88、我的笔名,一度用过“田宿蘩”,这是同学孙牧心给我起的。当时,民主运动高涨,“白色”恐怖。他知道我买了不少进步书籍,出于好心,将我所买的进步图书,只要有“王伯敏”签名的,一一添加笔画。如“王”,两旁加两竖,即成“田”;又“伯”字,上加宝盖头,即成“宿”;又“敏”字,上加草字头,下加“系”,即成“蘩”。同学们无不以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