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心(1927—2011),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中国当代作家、画家。1927年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东栅。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著有散文集《琼美卡随想录》《散文一集》等;诗集《西班牙三棵树》《巴珑》等;小说集《温莎墓园日记》等;画集《木心画集》等;口述作品《文学回忆录》等。2015年11月,木心美术馆开馆。
2、凡是你感到自身独具、别处皆无的东西,才值得你眷恋。既要急切又要耐心地塑造你自己,把自己塑造成无法替代的人。
3、时间以同样的方式流经每个人,而每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度过时间。
4、多克托罗:好的作品会唤起读者的感觉:不是正在下雨的事实,而是被雨淋的感觉。(海明威作者简介50字)。
5、还有一张照片是在餐桌上,海明威举着玉米棒,还是那只黑白花的猫,正在嗅着玉米,它将信将疑的样子非常可笑。我养了六年多猫,我知道喵星人喜欢吃煮熟的玉米棒子。猫嗅到了自己喜欢的甜而清的气味,她已经在吃了,优雅而从容,像一个真正的公主。海明威这次看猫的眼神专注而沉静,更像一样照料自己孩子的母亲的眼神。
6、村上春树:一间安静的房间,一间干净的书桌,最好再有点泰勒曼的音乐。早起写作,日落以后停笔。
7、当我在1946年春天来到美国的时候,我接到海明威的一封信,他邀我去古巴他的家里作客。我满怀柔情地想起了西班牙。古巴之行未能实现。海明威在去世前不久曾托人问候我:他希望我们很快能够见面。我也希望……
8、《老人与海》故事的背景是在20世纪中叶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9、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
10、厄尼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著名小说家。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红十字会救护车司机,在意大利前线受伤。后作为《多伦多明星日报》驻外记者赴法国,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于1925年出版。40年代出版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描写战后一批流落欧洲的青年的迷惘、彷徨和幻灭感,小说被称为迷惘的一代代表作。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1927)和《胜者无所得》(193)塑造了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硬汉性格”,确立了他短篇小说大师的地位。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1929),以他在意大利战场的经历为背景,描写一对恋人的幸福被战争摧毁的悲剧;《丧钟为谁而呜》(1940)以反法西斯主义为主题,描写一名美国志愿兵在西班牙内战中的英勇牺牲精神。这两部反战小说被誉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2)描写一个古巴渔民面对失败时的顽强拼搏精神,此书获得普利策奖。其他作品还有《死在午后》(1932)《非洲的青山》(1935)、《有的和没有的》(1937)《过河入林》(1950)等等。 (海明威作者简介50字)。
11、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是当代捷克斯洛伐克最重要的诗人。塞弗尔特于1996年获得捷克斯洛伐克"人民艺术家"的称号。1984年,因展现出"人类不屈不挠的解放形象"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12、世界正在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成。
13、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的《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
14、而当我回顾自己的往昔时,我发现,在我有幸遇见过的作家中间,有两个人帮助我不仅摆脱了感伤心理、冗长的议论和目光短浅,还帮助我随便地呼吸工作和经受住考验,这两个人就是巴别尔和海明威。像我这样年纪的人不必隐讳这一点……
15、我同海明威去过瓜达拉哈拉。他熟悉军务,很快便明白了战役的部署。我还记得他久久望着人们从掩体内搬出意大利军队的手榴弹的情形,这些手榴弹全是红色的,很像一颗颗硕大的草莓,他笑着说:“我知道……他们把什么都扔了……”
16、欧内斯特·海明威出生于奥克帕克,他在瓦隆湖接受了洗礼仪式。1913年到1917年间,接受高中教育的海明威,学业、体育上成绩优越,在英语方面天赋突出。
17、海明威(1899-1961),美国杰出的作家之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以文坛硬汉著称,作品中蕴含勇敢、直率、坚定的独立精神,代表美利坚民族精神,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18、培根:写下即时的想法。那些不求自得的想法往往最珍贵。
19、1920年,海明威迁往安大略省多伦多,居于公寓。居住期间,在《多伦多星报》找到工作的海明威他成为自由作家、记者和海外特派员,并结识了星报记者莫利·卡拉汉(MorleyCallaghan),建立友谊。
20、其实,海明威的作品还有很多艺术特色,比如海明威对小说时间的掌握。一部40万字的《丧钟为谁而鸣》,整个故事就三天。《老人与海》,讲的故事也是三天。看来,海明威不愧为大师,有非凡的文学掌控能力。
21、1951年,海明威写了那部被奥斯特林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中赞美的小说,《老人与海》。那时他正被评论家围攻:1950年的《过河入林》是他的最低谷,以至于后来有人猜度,《老人与海》里那些围攻圣地亚哥的嗜血鲨鱼,就象征《过河入林》所吸引的评论家们的锋利牙齿。
22、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23、再比如,海明威小说的心理描写杰出,尤其是心理独白,把故事的空间扩大。再就是他的对话艺术,尤其是在他的长篇小说中,具有戏剧般的对话,是难能可贵的。对话,是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叙事,用对话来代替描写,来代替叙事,难度很大。
24、海明威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并且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的笔锋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海明威的生平和文学生涯从一开始就争议不断。
25、一无所有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获得一切!
26、海明威:作家应该独自创作。在作品完成之前,他们最好不要见面,即使在作品完成之后,也不要经常见面。否则他们就和纽约那些作家没什么两样了。那些人像一只瓶子里的许多蚯蚓,拼命从彼此的接触及所共处的瓶子里汲取知识和营养。
27、海明的艺术世界,也是他的心灵世界。在《老人与海》中,那个叫圣地亚哥的老人,打上了一条比船还长的马林鱼,结果是得而复失,被鲨鱼吃得只剩下骨架和头了。
28、《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杨绛/著,商务印书馆,2016年7月
29、自由森林档案|严彬·小说《傲慢与偏见》有什么好?|杨绛孤独,孤独,孤独——贝多芬遗嘱
30、“猫是最善良最忠诚的伙伴,养了—只猫,就会再养―只!”数量最多的时候,海明威养了34只猫,《丧钟为谁而鸣》《乞力马扎罗的雪》和《永别了,武器》都是在猫咪的环绕中写完的。海明威把自己家称作“喵呜制造基地”。当然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他对猫不绝育。当第三任妻子玛莎·盖尔霍恩,某天趁海明威外出,亲自动手把家里爱咬人的公猫都阉了,可想而知他有多么恼怒。这两个势均力敌的强悍灵魂,最终无法彼此容纳,7年婚姻于1945年解体。
31、“给忙碌青少年讲科学”系列丛书共9本,由畅销海外六十年、欧美中学生必读的经典科普期刊《新科学家》(TheNewScientists)出品,全球50位一线科研学者倾力打造。它涵盖8大未来更具前景的重要领域:天体物理、人工智能、太空探索、粒子物理、生命进化、人类起源、脑科学、地球地质、数学之美,帮助青少年奠定一门学科的基础架构,通览各学科知识内核。
32、此刻您若听到一声轻轻的叹息,请莫要理会。那是我在回首遥远的美好岁月时发出的叹息。我们当时很幸福,却浑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