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处)清·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不足为训什么意思)。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句,出自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思是说,自己年轻时便读了很多书,文采很好,下笔如神。杜甫这样说自己不是自吹自擂,他从小努力学习,刻苦读书,七岁就写过歌颂凤凰的诗,九岁就能写很好的大字,十四五岁时就能写出像样的文章,二十岁时,杜甫的学问已经很渊博了。
3、正确释义: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常被人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或“强人所难”。
4、一场大战cháng(不读chǎng,用于事情的经过)
5、(示例)这些经典著作,内容深刻,都是不刊之论,应该好好阅读。
6、“不足为训”一词出自明代胡应麟的《诗薮续编》卷其中有一句话:“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7、上述两句话中的“不足为训”都用错了,原因就在于不了解这个词的准确意思。“不足为训”一词出自明代胡应麟的《诗薮续编》卷其中有一句话:“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8、秦始皇之前的统治者,相对还比较谦虚。那时的诸侯王常常自称“孤”、“寡人”、“不谷”.“孤”者,谓自己不能得众也;“寡人”者,“寡德之人也”;“不谷”,谷为食物,可以养人,乃善物,“不谷”即“不善”.由此可见,在秦始皇之前,统治者至少在表面上远远没有那么高傲自大。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统治者才开始感觉到不需要再如往常那么谦卑了,于是,“朕”也就应运走上了“唯我独尊”的不归路。
9、意思: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不足为训什么意思)。
10、(示例)为人要正派,莫做瓜田李下,惹人怀疑之事。
11、久假不归。假,借用;归,归还。长期的借用不归还。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长期请假不回来工作。
12、误例:新学期伊始,教师要引导高一新生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课后作业,长此以往,定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3、唐代诗人韩愈曾经写过一首题为《东都遇春》的长诗。诗中说:“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其中,“曾几时”后来就固定为一个词语“曾几何时”,这个成语在后来的诗文中多有运用,比如以下两句:
14、(释义)危:正直。指的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5、(释义)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16、(释义)差:程度副词,勉强。大体上使人满意。
17、五是指“困窘、艰难”,如“近况阑珊”,意思指现在的情况不好,处境困难。从这些解释来看:“阑珊”没有一种义项可以表示灯火通明、兴致很高。
18、意思: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19、(示例)为了让公司的业绩有质的变化,经理决定将旧制度彻底改弦更张。
20、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21、(出处)《汉书·五行志下》:“郑当其冲,不能修德。”
22、可是不知从何时起,“跳槽”这个充满狎邪意味的词被大家拿来当成变换工作的代语。也许是因为人们已经忘了这个词本来的用法,只是根据这种形象而又通俗的比喻,把它当作了更换工作的大众通行语。尽管如此,我们知道这个词的来历也不是一件坏事。
23、二是形容灯光“暗淡、零落”,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4、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后来任用李林甫为宰相,政治开始腐败。公元745年,封杨玉环为贵妃,纵情声色,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李林甫死后,唐玄宗便任命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做宰相,把朝廷政事全部交杨国忠处理。一时间,杨家兄妹权势熏天,把整个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25、(释义)刊,古代指消除刻错的字;不刊意为不可更改。比喻不能修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26、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27、首先从读错“莘莘”来说,这个字的确有两个发音,然而,“莘莘学子”中的“莘”字应当读“shen(阴平)”,而不是记者口中发出的“xin”.
28、(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29、正确释义: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不能用于“一般的好事”。
30、(出处)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31、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32、第五种,告诫曰训。如《扑满赋》:“明远鉴之退止,训劳谦之轨躅。”
33、“孝琪的行为虽然~,然而他的议论思想也有独到处,这还是定庵的遗传性。”(清·曾朴《孽海花》第四回)
34、误例: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35、其贬义之称,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著《金莲记》一书。清代以后,“衣冠禽兽”一语遂用做贬义,泛指外表衣帽整齐,行为却如禽兽的人,比喻其道德败坏。
36、小孩呱呱坠地 读(姑)gū(不读“瓜”,gua)
37、“衣冠禽兽”原是褒义。其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
38、(示例)逃难至此,他已是身无长物,十分落魄。
39、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严格地说,古代“中国”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中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号。
40、正确释义: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41、(释义)特指夫妻相敬相爱,与“举案齐眉”含义类似。
42、意思: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43、因为竹简木牍都要反复使用,可以把旧文削去,重写新文,这个过程就称“刊削”。
44、“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扩张,“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45、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起初适用范围严格有限。后来普通百姓也学着用起了“丰碑”,即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起了石头。
46、(误用)不能表示一般情况下的“心里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