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透过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可以说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一生的经历与思想表达出来,并藉此提出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问题。从滞涩的文中更可体会其内心深切的苦楚,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终归还是选择了投水的方式,为他自己划下最后的句点。扩展资料创作背景
2、1948年,再次以《如是我闻》震惊文坛,并着手创作《人间失格(NoLongerHuman)》。完成了《第二手札》的一部分。
3、但与此同时,别人送我的东西,无论多么不投我所好,我也不会拒绝。(人间失格)。
4、如果说吸毒和混乱的男女关系是他恶的体现,那么自杀就是他尝试的自我救赎,这一点折射到正常人身上,同样也有所体现出来。
5、两间饭厅甚至有十厘米的落差。若是不小心走进了大间的饭厅,还会招来痛骂。
6、不知为何,看这本书的时候,总让我联想起曾经看过一篇外国小说,是乔伊斯的《阿拉比》。
7、太宰治的作品创造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前期的作品多表现为颓废叛逆,中期的作品则体现出了再生的精神,后期的作品充分表达出了毁灭意识与永不妥协的思想。虽然这三大阶段的作品表达出来的主体不尽相同,但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爱、信任以及真实、自由,可以说是贯穿太宰治所有作品的主线。
8、人间失格的意思是丧失了做人的资格。《人间失格》是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
9、第三次自杀在26岁,因为没能获得“芥川奖”,也没进《都新闻社》当记者,他跑到镰仓山上吊自杀。后来绳子断了活了下来。
10、坦白说,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是在看叶藏的故事,而更像在回顾和剖析过去的我。这一过程是痛苦而艰难的,却也是刺激而痛快的。以至于在读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在问自己: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过去?假若你也曾有过一段晦涩孤寂的时光的话。
11、酗酒、吸毒、买春,他企图让自己忘记痛苦的方式都偏离正道,唯一最亲密的朋友却只是酒肉朋友,连家人都表示与其断绝关系。所以他越来越不安与恐惧,“我这一生、尽是可耻之事”,“生而为人,对不起”。
12、《人间失格》是一部悲剧,一部有关于社会命运与个人命运的悲剧。它将我们带到那个时代,带我们体会到了人心中最不愿被人触及的阴暗面——这也正是许多人不喜欢它的原因吧?
13、可以说《人间失格》中的叶藏,几乎就是太宰治本人。
14、 文学达人,欣赏文学作品,为你提供优质的听读感受。
15、与此同时,他又倾尽所有家当,用烟、酒、娼妇转移和排遣自己对人类的恐惧,纵使只能一时的转移和排遣。
16、故事中叶藏不计代价扮演丑角,渴望认同,最终只换来形影相吊。
17、秦雯:言情剧写作的三个为什么|国剧少壮派(3)
18、我不提倡消极逃避的心理,太宰治写这本书,也不是对叶藏的洗白,而是赤裸的将真实呈现出来,但对于叶藏的“失格”,我是心疼的,内心该是个多么柔软善良的人,才会将所有绝望和不合理都归咎于自己呢?他的软弱和性格缺陷让他无力拯救自己,比起伤害别人,他选择伤害自己,这远远比一味指责更加辛苦,如书中所说,他是个“神一样的好孩子”。
19、我不确定死亡是否意味着拯救和解脱,倒是好像无数人都选择用死亡救赎自我。海子是,三毛是,阿叶也是,许许多多的人都是,可是我大概不会。死亡救不了我,唯有爱,唯有阳光能让我一次次死亡又重生。《人间失格》读后感6今天终于把这部名篇粗略地读完了,对于某些心理活动的刻画打心底有了许多感触,虽然引发了自己一些负面情绪,但不得不佩服笔者对人性悲剧本身的刻画功力。,《人间失格》描述了一个孤独无助的灵魂,置身于人世间,看似无异于他人一样生存着,但始终无法理解人类的生活,恐惧人类,却又无力反抗,只能逆来顺受讨好人类,身在人类当中,灵魂却彷徨在人世之外,被人世间的风刮得千疮百孔,这个人就是主角大庭叶藏,叶藏是一个对人类充满恐惧,只能戴上面具扮演丑角来和人类相处,直到死都无法理解人类的这样一个人。
20、那句话是:姐姐,我先走一步,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下去,让想活下去的人活下去就行了,人既然有选择的权利,那应该也有死的权利,我这样一根草,在这个世界的空气和阳光中是很难存活的。
21、“从那晚起,我开始少年白头,我越发对世间所有的一切失去信心,越发对人产生无止境的怀疑,从此诀别了对人世生活所抱有的全部期待、喜悦、共鸣。”
22、影视独舌 由媒体人李星文创办的影视行业垂直媒体。我们的四项媒体主张:坚持原创,咬定采访,革新文体,民间立场。
2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宰治(日本小说家)
24、正如止庵所说,“读积极的作品往往使我消极,因为见人家那么积极,觉得自己就不用凑这份热闹了;读消极的作品往往使我积极,因为这世上居然还有比我更消极的,不免因得意而振作起来。”
25、他在家之时,做的几乎为违心之举。过年时,家父要为孩子们采购礼物,便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心愿单。他并无所求,准确的说是没有自己的思想,于是父亲对着他问想不想要舞狮,他莫不作答。可是当别人都睡去时,又偷偷往心愿单上写下“舞狮”二字。他的灵魂无欲无求,写下那二字只是为讨父亲欢心。他具备了那个年纪不该拥有的“欺诈”的人格。
26、直到有一天,在游乐园里,她靠模仿小丑做出鬼脸赢得了爸爸的一个笑容。
27、“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他太想死了,甚至连“Goodbye”都来不及说完。
28、生命到底有什么价值?有什么意义?生存的目的究竟是为何?
29、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样的叙述方式使全文不至于太过主观。
30、并且期待着“待到春天来临,两个人可以一起骑自行车去访览那新绿浅黄掩映的瀑布”。
31、他没有告诉我们去做什么或是不做什么。只是对一个有着作者影子的忧郁症患者的描述。
32、 职场白领,睡前伴读,利用点滴时间,增补文学给养。
33、他们在镰仓的七里滨海岸吞安眠药双双自杀,太宰治活了下来,田部津子死去。
34、太宰治大概也没想到,很多年后,困扰他的痛苦会成为一股“正能量”。
35、 更新的观念,重塑观点,博取新知,通过阅读增长学识。
36、《人间失格》在文学界地位非常高,学者评价这部作品充满了反讽意味,书迷则评价这本书实在是太丧了,颓废的叶藏的一生,被社会嫌弃的叶藏的一生。
37、他再一次自我放逐,尝试自杀,放弃对生活做出任何反抗。
38、如果你也是个过于敏感经常面临内心挣扎的年轻人,
39、我觉得这不幸的根源也许就来自父亲的爱,父亲的威严。
40、昆德拉曾说“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叶藏生于从政家庭,生活富裕,家中有仆人侍奉左右,过着他人眼中无忧无虑的少爷生活,但实际上,叶藏内心非常孤独抑郁,从小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和仆人亲朋对孩子无意隐瞒的丑陋,让敏感早慧的叶藏心生厌恶,却毫无办法。孩童的天然弱势和叶藏本身的纤细懦弱导致他开始害怕与人接触,最终演变成对自己的厌恶。
41、据说,因为家庭背景的缘故,太宰治的同学们都害怕和他交往,这使得太宰治从小就是一个孤独的孩子。
42、很小的时候他就看破了人类虚伪的交际方式,也学会故意用滑稽的方式获取世俗的喜爱。
43、匆匆写就,疏漏甚多,见谅。《人间失格》读后感2人间失格,即丧失为人的资格。由序、第一手札、第二手札、第三手札、后记共五个部分构成,其中序和后记以作者口吻叙说,三个手札则以主人公叶藏的口吻叙述。主人公叶藏从小没有作为人而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欲望——吃饭的欲望,对他来说吃饭是一种痛苦。
44、0追求幸福,却不知幸福为何;追求爱,却又逃避爱;害怕伤害,小心翼翼。
45、叶藏的善良被人当做可欺的软弱随意使用,长期习惯通过他人评价来获得满足,使他无力拒绝甚至主动讨好别人,这是他性格的悲剧,可一次次见识了人性的丑陋之后,哪怕清醒带给他痛苦乃至绝望居多,他仍坚持这份“拧巴”的处事原则,也让我们看到了乱世之下可贵的天真和赤子之心。
46、提到盛行的“丧文化”,就不得不提将“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发扬光大的太宰治和他最知名的小说《人间失格》。
47、对外他像在说“不论谁,不论怎样,别看到我,别让我参与进去。你欺骗我,我当做不知道。你占我便宜,我无所谓。我知道,我没有能力入你们的伙,所以,现实的东西你们拿去,随便你们拿去,我不痛不痒”。
48、太宰治用自己充满耻辱的一生来告诉世人,如何活下去。通篇全部都是他想活下去的努力,而自我堕落与意志消沉在生命中结合起来,与生的希望抗争到高潮,最后落得这样的下场,难免让人唏嘘。
49、昭和6年,太宰治与初代同居,后又开始从事共产主义运动,为此几次搬家,在此期间,他发现自己一直信任的妻子在认识他之前早己与人有染,内心受到极大的打击,于是,他去青森警察署自首,为自己的共产主义革命生涯划上了句号。昭和10年,太宰治在镰仓山企图自缢未果。
50、《人间失格》的主人公叶藏是一个孤独者,一个边缘人。
51、看了这本书以后,摘抄了一句话并发了朋友圈,朋友们都以为我想不开。
52、叶藏也有过过上常人生活的机会。他曾经与一位纯真的女孩子结婚,甚至为了她决心戒酒,期待着“待到春天来临,两个人可以一起骑自行车去访览那新绿浅黄掩映的瀑布”。
53、最后用一段人间失格里我喜欢的段落结尾现在天气开始变得很冷很冷,万物的隔阂大概也会变的越来越大吧。《人间失格》读后感10《人间失格》这次是第二遍阅读,家里有纸质版所以之前看过一遍,以前看书大部分时候都是每天睡觉前翻几页,时间久且不走心基本也都助眠了,这次看的比起上次认真多了,所以看完的感觉是明显不同的。上次的仓促让我只是很简单粗暴的觉得这个“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渣男”戏真的好多,当什么画家,凭借戏精本精、一副好皮囊、不错的女人缘以及有话题度的家世一定能在演艺圈杀出一条血路。
54、很多时候,真正的社会道德在我们决策中所占的比重,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很多时候我们所遵循的“道德”,不过是被我们所看重的那些人,加予我们的评论和约束罢了——毕竟,遥在千里之外的陌生人无法动摇我们的自尊,我们的亲友却可以。
55、你也不可能成为他,因为你不是太宰治不是叶藏,你是你自己。
56、《人间失格》是由他在1948年所写的作品,他根据自己的切身经历创造出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野岛伸司,1963出生,身份是脚本,也就类似于编剧,他于1994年参与人间失格这部电视剧的拍摄,这部电视剧主要反映了校园暴力,是野岛伸司变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
57、表面上我总是笑脸迎人,暗中则是拼着死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般才艰难万分做出这样的奉侍。”
58、第一次是20岁的时候,当时他还是高中生,因为崇拜大作家芥川龙之介,所以用与芥川同样的方式——吃安眠药自杀。然而因为剂量很小,他没有成功。
59、这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尽管我对人类极度恐惧,但似乎始终割不断对人类的缘情,于是借着装傻这一缕细丝来维系与人类的关联。
60、《人间失格》是一部滴血的灵魂的自白。主角叶藏生性怯懦敏感,对人类生活充满恐惧与不安,再加上世道的混乱、人情的炎凉,以及家人之间的虚伪和欺骗、校园生活的无聊与无越、社会现实的冷酷残忍,这一切都使他痛感成为了人世间的“异类”,失去了为人的资格。
61、总之,《人间失格》没有“正面形象”的主角,“堕落压抑”,“自作自受”,但这并不妨碍它把大庭叶藏的一生描摹的活灵活现,剖析人性中的某些现实,乃至诱发读者进行比对和思考。
62、就是这样一个极度不爱日文的我,刚读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前三页就被深深吸引了,准确的来说是被震撼到!被叶藏的性格震撼到!被他的结局震撼到!
63、我喜欢这本书的名字,人间失格,自暴自弃的代言词(失去了为人的资格),“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又是无尽的悲哀。
64、《人间失格》中,叶藏的一生是个大写的悲剧,而悲剧的源头是整个社会。叶藏知道人间的虚伪,人间的欺骗,也深深体会过个中滋味。
65、28岁是第四次自杀,他和小山初代相识并同居。后来太宰治得知她曾与他人发生过性关系后精神崩溃,遂约好去温泉服安眠药殉情未遂。
66、“我想到一个好方法,那就是假痴假呆,诈哑佯聋。这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尽管我对人类极度恐惧,但似乎始终割不断对人类的缘情,于是借着装傻这一缕细丝来维系与人类的关联。表面上我总是笑脸迎人,暗中则是拼着死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般才艰难万分做出这样的奉侍。”
67、自儿时起,他就不同于其他那些天真无邪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