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说这么长的演讲,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
2、 就以计算手段来说,那个时候哪有今天啊,说一秒钟多少亿次的计算机。我们手上有的只有算盘和计算尺,算盘加计算尺,先打起来。为了计算的结果准确可信,我们只好分两组同时进行,这两组计算的结果,如果你得我得不一样,那么不是你错,就是我错,或者我们两个都错。怎么办?从头再来,一直要算到两个组的最后结论一样,我们才相信你这个计算是准确了。我们的同志硬是咬紧牙关,没有怨言。(开讲啦黄旭华)。
3、《开讲啦》20161006:董明珠,徐冠林,郑永年。
4、 新型号的潜水艇在研制最后阶段,交付海军使用之前,都必须进行极限深度的深潜试验。深潜试验,它是一个风险性很大,考验性很大的试验。一张扑克牌大小要承受一吨多海水压力,任何一条焊缝,任何一条管道,任何一个阀门,承受不起海水压力,都会造成艇废人亡的后果。美国有一条王牌核潜艇,叫做“长尾鲨号”,1963年在做一次深潜试验的时候,还不到两百米就沉没海底了,160个官兵没有一个生还。乘试人员担心像美国一样一去不复返,思想波动较大,有个别人给家里写了信了,说:我们要出去执行任务,万一回不来,有这样那样未了的事情,请家里代为料理。其实就是遗书。
5、《开讲啦》20161008:色诺芬·莫塞斯,吴季。
6、核潜艇上浮到安全高度,试验成功,黄旭华写下了这么几句话。
7、 我们寄希望于苏联老大哥援助的梦想完全破灭。这年10月底,毛主席在同周总理、聂荣臻还有罗瑞卿等研究发展尖端武器的时候,毛主席就发出了誓言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就是这句话也坚定了我和我的同志们献身核潜艇事业的人生走向。
8、预料之中,掲阳大地沸腾了,广大群众热切期待家乡的骄傲上台开讲。
9、87岁的孙家栋是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也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多个“第一”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领导发射的卫星占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他曾写下“牢记使命和责任,为强国之路保驾护航”的壮志豪言。
10、他的颁奖词是:“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11、 在初期,因为中国这方面人才短缺,知识储备不足,成立的研究小组只能以调查为主。尽管困难重重但是他们“骑驴找马”,永不停歇。
12、参考资料来源:央视网—CCTV节目官网-CCTV-1—开讲啦
13、 你们大概也晓得,船的重量跟重心是确保船建成后的不沉性跟稳定性,为了确保在生产建造当中,它重量重心严格地控制在我设计当中,我们的土办法,就是在船台的入口处放了一个磅秤,凡是拿进船台的,不管是什么都一一过秤,登记在案。施工过程当中那些边角余料,那些多余的管道电缆,凡是拿出船台的,也都一一登记。几年来,我们天天这样子,我们同志称之为“斤斤计较”。
14、他曾三十年没回家,为了确保国家机密不被泄露,连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
15、《开讲啦》20161006:董明珠,徐冠林,郑永年。
16、 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有一篇题目为《赫赫而无名的人生》长篇的报告文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我把这份报告文学寄给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永远只提黄总设计师,没有具体的名字。但是他提了一个,他提了黄总设计师的夫人李世英的名字。我母亲一看,文学里面所报告的黄总设计师,就是三十年没有回过老家,而被弟妹们误解为不要家,忘记了养育他的父母,不孝的三儿子,我是老三。虽然我母亲,她一直深信她的儿子大学学生不可能忘了养育他的父母,但是三十年一直没有回家,她难免也有怨言。我听我的妹妹讲,我母亲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这篇文章,是满脸泪水呀,我母亲终于自豪不已了。她在痛心之余也自豪,她把我的弟弟妹妹们,还有她的子孙们召集过来,只说了一句话,“三哥的事情,大家要理解,要谅解。”知儿莫若母,母亲这句话传到我的耳朵,我哭了。有人问我忠孝不能双全,你是怎么样理解的?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17、十分抱歉的通知,刚接到中宣部信息,因要适时播放长征80周年节目,黄院士开讲节目只能调整播放时间,播放时间待通知,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来自院士亲属的消息。
18、《开讲啦》20161008:色诺芬·莫塞斯,吴季。
19、自从接受了研发核潜艇的任务,黄旭华坚守组织的要求,不透露工作单位、工作性质,隐姓埋名,从1958年至1987年近30年间,他从未回过老家,连通讯地址都没敢告诉家里。家里人包括母亲都颇有怨言。
20、直到1987年,一篇报道核潜艇研制事迹的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刊登出来后,尽管没有透露黄旭华的名字,但母亲还是从文中一句话“他的夫人李世英默默地支持他的工作”,才知道了儿子的事情。有人问黄老:忠孝不能双全,你是怎么样理解的?黄老的回答是: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21、节目每期有八至十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青年代表,向演讲嘉宾提问互动,每期演讲嘉宾选择的主题,均为当下年轻人心中的问号,讲述青年最关心、最困惑的话题。
22、《开讲啦》20161005:陈祝全,高福。
23、《开讲啦》每期有八至十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青年代表,向演讲嘉宾提问互动,300位大学生作为观众现场分享这场有思考、有疑问、有价值观、有锋芒的思想碰撞。
24、在没有技术援助、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黄旭华带领团队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仅用了8年的时间就攻克了反应堆技术、艇体线型设计、水下发射、水下通讯等七个核潜艇关键技术,成功制造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25、3月18日是一个在普通不过的周对于每天忙碌工作的人来说,周六是值得放松自己的日子,然而在中央电视台《开讲了》栏目突然刷遍了整个网络。因为这一期开讲的嘉宾是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而那个老人也不是别人,正式享誉世界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26、 大家都清楚,世界上高新尖端技术,尤其对于核潜艇技术,都列入为国家最高级别的机密。我们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领导上再三向我们强调一定要确保国家的机密,不容许泄露你们的工作单位,要隐身埋名、默默无闻,当无名英雄;而且进了这个领域,就得准备干一辈子。如果你犯了错误怎么办?犯了错误也不能走,可以在里面打扫卫生。1958年,我从上海上调北京,走前领导上只告诉我:你出差北京,帮助工作。我行李也没有带。一到北京,我就被留住了。我的父母多次地写信问我:你在北京哪一个单位?你到北京去干什么工作?我一直闭口不答复。慢慢地,我也同他们的关系淡化了。1987年上海文汇月刊有一篇题目为《赫赫而无名的人生》,长篇的报告文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我把这份报告文学寄给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永远只提黄总设计师,没有具体的名字。但是他提了一个,他提了黄总设计师的夫人李世英的名字。我母亲一看,文学里面所报告的黄总设计师,就是三十年没有回过老家,而被弟妹们误解为不要家,忘记了养育他父母的不孝儿子的三儿子。我是老三。虽然我母亲,她一直深信她的儿子大学学生不可能忘了养育他的父母,但是三十年一直没有回家,她难免也有怨言。我听我的妹妹讲,我母亲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阅读这篇文章,是满脸泪水呀,我母亲终于自豪不已了。她在痛心之余也自豪,她把我的弟弟妹妹们,还有她的子孙们召集过来,只说了一句话。(黄旭华在家中排行老三)“三哥的事情,大家要理解,要谅解。”知儿莫若母,母亲这句话传到我的耳朵,我哭了。有人问我忠孝不能双全,你是怎么样理解的?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27、 我们国家自行研制核潜艇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为了突破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的包围、封锁。为了早日掌握好核潜艇的研制技术,我们国家曾经寄希望于苏联老大哥的技术援助。1959年国庆10周年,赫鲁晓夫,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来到中国,我们国家政府再一次地向他提出研制核潜艇的技术问题。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上有这样几句话:中国要研制核潜艇简直是异想天开。他傲慢地拒绝了中国的要求,说核潜艇技术复杂、要求高、花钱多,你们中国没有水平,也没有能力来研制核潜艇。毛主席一听非常气愤。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上是这么讲,说他,那指的是毛主席啊,愤怒地站了起来,挥动他巨大的手掌,说:“你们不援助算了,我们自己干!”
28、 我们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大力协同”四句话十六个字归纳为核潜艇精神,就是这四句话激励着我们核潜艇阵线广大人工知难而进、奋勇拼搏。
29、有人问起他对“忠孝难双全”的理解时,黄老噙着泪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30、 黄旭华少年立志学医,但是在七七事变之后,他为日本人侵略中国而感到愤怒,为中国人不能安心在国土享乐却要东躲西藏而愤怒,所以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
31、 在测试研制出来的核潜艇时,为了鼓舞士气,他亲自下水,同170名人员共同测验。他的夫人只和他说了这么一句话“你是总师,你应该一同下水。”
32、网友说,这段演讲,无论什么时候听,总忍不住听一遍哭一遍。
33、他是中国涉密级别最高的人员之他曾三十年没回家,为了确保国家机密不被泄露,连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说,“忠孝不能两全,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他就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34、《开讲啦》每期演讲嘉宾选择的主题,均为当下年轻人心中的问号,讲述青年最关心、最困惑的话题。这是中国最具青年公益的节目,千名青年学子,百回思想交锋,聆听思想的声音!
35、研制出来的核潜艇要下水测试,可谁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黄旭华作为设计师,毅然决定跟全艇170人一同下去。
36、他是中国涉密级别最高的人员之他曾三十年没回家,为了确保国家机密不被泄露,连父母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他说,“忠孝不能两全,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他就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37、他的一生满是传奇,他讲的故事当时就听哭了不少人,但也有很多人还没有听过。
38、2014年2月10日,黄旭华走上央视舞台,获颁“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这位在武汉隐姓埋名工作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才从幕后走到公众面前。
39、 进了研制领域之后,我们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低弱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更大的困难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一个也没有。我们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手上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技术资料。我们开始很简单地设想,核潜艇大概就是常规动力潜艇加上一个反应堆就是了,其实完全不然。怎么办?我们考虑来考虑去,决定从调查研究入手,在浩瀚无边的报刊杂志里面要去寻找世界保密控制很严的核潜艇资料,大海捞针。我们把零零碎碎的资料经过分析、整理,最终汇总成美国核潜艇的总体布局。但是这个东西到底有多少分量可以确信,我们心中无底。
40、87岁的孙家栋是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也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多个“第一”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领导发射的卫星占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他曾写下“牢记使命和责任,为强国之路保驾护航”的壮志豪言。
41、中国想要研制核潜艇,曾经寄希望于苏联老大哥的技术援助,但却遭到了拒绝。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1959年的10月底,毛主席发出誓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就是毛主席的这句话坚定了当时黄旭华和其他同事献身核潜艇事业的人生走向。
42、从纽约的柏油路到乡间的泥泞小道,六年光阴,沉重的是这个村官的责任,面对的是他人对这个外乡人的质疑,不变的是这个耶鲁学子心中的梦想。
43、
44、《开讲啦》20161007:扎西·哈瓦斯,王巍。
45、《开讲啦》20161005:陈祝全,高福。
46、 在工作之后,有一次去北京出差。什么行李都没有带的他,从此再也没有回过故乡,没有见过父母姊妹。当询问他的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来信,他能做的只是回避。直到核潜艇研制成功,他将一篇只提到姓氏以及妻子的报纸寄回老家,母亲流泪不止。但是却从心底的为她三儿子感到自豪。
47、参考资料来源:央视网—CCTV节目官网-CCTV-1—开讲啦
48、《开讲啦》20160903:米格尔·埃斯特班。
49、 就以计算手段来说,那个时候哪像今天啊,一秒钟多少亿次的计算机。我们手上有的只是算盘和计算尺,算盘加计算尺,先打起来。为了计算的结果准确可信,我们只好分两组同时进行,这两组计算的结果,如果你得我得不一样,那么不是你错,就是我错,或者我们两个都错。怎么办?从头再来,一直要算到两个组的最后结论一样,我们才相信你这个计算是准确了。我们的同志硬是咬紧牙关,没有怨言。
50、尽管熊熊大火正加速的燃烧着他的生命,但他依然无所畏惧,坚持用自己生命的火光来照亮他人的生命之路。锋哥,一路走好,你是我们的骄傲,我对您一直景仰。
51、这是黄老演讲最后的几句话,小开从演讲中能够深刻地体会到黄老对核潜艇事业真挚深厚的爱,他说:“我非常爱我的夫人,爱我的女儿,爱我的父母。但是我更爱国家、更爱事业、更爱核潜艇,在核潜艇这个事业上,我可以牺牲一切!”
52、节目背景:随着目前行业竞争加剧,面临很多挑战,最重要的就是在主流价值表达方面必须创新。《开讲啦》和崔永元的“高雅娱乐”节目《谢天谢地你来了》、结合歌唱比赛推广公益活动的《梦想合唱团》,都让人感受到央视在媒体改革方面的力度扭转泛娱乐化倾向、改善电视文化生态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53、《开讲啦》节目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给予中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讨论青年们的人生问题,同时也在讨论青春中国的社会问题。
54、《开讲啦》20160903:米格尔·埃斯特班。
55、《开讲啦》节目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给予中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讨论青年们的人生问题,同时也在讨论青春中国的社会问题。
56、黄旭华1926年出生在广东省海丰,经历艰难的求学路后,考入国立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前身)学习造船专业。1949年大学毕业后,黄旭华调任上海招商局和港务局工作;1954年,被选送参加苏联援助中国的几型舰船的转让制造和仿制工作;1958年调到北京海军,不久后任核潜艇研究室副总工程师。
57、《开讲啦》20161007:扎西·哈瓦斯,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