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个朋友做商务代表,没什么经验,天天约客户公司领导吃饭,谈什么以后再说。一个二十来岁的娃娃,天天跟四五十岁的领导约饭,回复者出于礼貌,拒绝者斩钉截铁。想想也觉得可笑,一旦关系不平等,就丧失了合作的基础。
2、表达意思:意思是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去过问或不予关心。(不以为然是什么意思)。
3、(解释):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4、我们总是语重心长地诉说别人的故事,试图用来说服当下的人。
5、例2: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不以为意”改为“不以为然”)。
6、成语题一般从三个方面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7、“不可理喻”是个贬义词。对“不可理喻”的理解,则要抓住其核心语素。这里的“理”,本指道理,这里作状语,义为“用道理”;“喻”,知晓、明白,在这里是使动用法,即使之理解、使之明白。“理喻”,即用道理来解说,使对方明白。说一个人“不可理喻”时,就是说无法跟他讲道理,这个人很蛮横或固执。比如:“崔天凯:中美‘脱钩’论不可理喻,不利于全球经济”(标题,中国网2019年10月2日)俗语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其中的“兵”,在秀才眼里就是不讲事理的无赖。
8、“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的意思大不相同。
9、这两个成语都是肯定性的评价。但是肯定的语气有软硬之分。
10、后来佩文女士让人在马场门口竖起一块牌子来,上面请隔壁开羚羊车的施开铭写下几个字:“苏萨不喜欢被人骑,望周知。”
11、烟火日常,才会触发情愫,动人心弦才会深刻隽永,否则只是文字拼图。一切都要与“我和你”产生关联,否则大家都是默默看客,没有人有义务驻足停留,就像无关痛痒之事也不会被人长久记住。
12、①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13、“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4、“迷茫”还是“迷惘”?“处事”还是“处世”?快来辨析易混词,不再提笔迷惑!
15、倒不如犯个小错更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比如在上课的时候站起来举起手臂摆一摆,或者在空地上前后左右走一圈。要指望考试不知道还要等多久。
16、接近黄昏的时候总有媒体的一些人赶到马场来,他们总是想在天黑之前及时捕捉到些什么,但似乎每次都不太成功,所以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跑,在快要结束的时候仓皇地放出几只不同颜色的气球来,这几只气球使得马场所在的9这个纬度变得有些动荡。
17、出处:出自清代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
18、胆子大的小猪们围拢了来,想要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有的大声喊:“嘟嘟,嘟嘟,你快醒醒啊,你到底怎么啦?”小猪笨笨撅起长嘴拱了拱嘟嘟,可嘟嘟像根本没感觉到一样,一点儿反应都没有。
19、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
20、红毛杰克不以为然,叫做曼达的人看上去萎靡不振,蜡黄的皮肤,干裂的嘴唇,和一双枯燥的双手。
21、④百里挑一:意思为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语境中说的是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很少,成语使用错误。
22、(出自):宋·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23、 听他说洋人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24、解析:联系上下文,文中重点描写的是鸟叫声,没有提到具体的鸟类,也没有对花香进行描述,因此排除A、B、D三项。“百鸟争鸣”在这里按其本意理解,即千百只鸟一起鸣唱,因此C项当选。
25、出处:宋·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26、一言以蔽之,“骇人听闻”强调的是客观性,说的是一件事(多为不好的)自带的巨大影响力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耸人听闻”强调的则是散布消息的人的主观目的性,说的是一种令人鄙视的哗众取宠的做派,一种不良的心态。
27、“终生学习”还是“终身学习”?“挖墙脚”还是“挖墙角”?百析百诊300例,字词标点全辨析
28、(不以为然)是认为别人的不对,不同意别人的看法。
29、 在日常应用中,很多人常常将“不以为然”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30、“无可非议”的语气较为硬直,意谓毫无必要多加责备,乱发议论,因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比如:“中国共产d是无可非议的抗战中流砥柱。”(央广网2018年9月18日)
31、原来人家嘟嘟啥事儿没有,只是睡得太迷糊了。
32、《新闻夜航》热线:0451-82898289
33、(译文):致敬的仪式,他的仪表九等:发言慰问,低着头表示敬意,用高揖,合掌平拱,屈膝,跪下,手膝蹲在地上,五轮都屈服,五体投地。
34、经查,该男子为顾某某,家住附近,民警现场对其进行宣讲教育,责令其穿上上衣,立即停止不文明行为。但该男子对民警的劝告不以为然,拒绝穿上上衣,并表示:“这大热天的,光个膀子怎么了?”
35、妈妈说有些人虽然不是诗人,但一直做着与诗相关的事,他(她)可能是位地处边远的乡村医生,是位不识字的农夫,也可能是位不习惯通过语言交流的园丁。我们需要诗,没有诗或许可以,但没有诗意万万不可。
36、出处: 宋·杨万里《宋故少保左丞相郇国余公墓铭》:“时宰主之独参政。周公必大;不以为然。”
37、②不名一文: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适合语境,使用正确。
38、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39、我总是很难快速反馈给她意见,怕我说的词不达意,也怕她改的言不由衷。因为我知道,这种稿子没有人愿意看,并不是因为不美,而是因为不动人。
40、例句:他的发言,大家不以为然,反而把他驳得体无完肤。
41、小猪们见毛叔来了,一哄而散。毛叔穿了高腰的大厚靴子,走起路来扑通扑通的,像狗熊一样,上去就给了嘟嘟一脚,嘟嘟的身体软软的,颤了颤,荡出好几个波来。毛叔一把抓住嘟嘟的一条后腿将它提起来,往前走了几步,把它扔在前面的木地板上,嘟嘟又颤了几颤,还是没醒。毛叔用他的大靴子轻轻踩住嘟嘟白白的肚皮把他翻了几个个儿,嘟嘟的两条前腿顺顺地垂着,眼睛还是闭着。毛叔使劲拍打嘟嘟的脑袋,嘴巴,他还是不动。毛叔又揪嘟嘟的耳朵,那耳朵薄薄的,日光透过去整个耳廓红红的,可是嘟嘟仍然一动不动,真是奇了大怪了。
42、小明把隔壁班级的学生打流血了,老师打电话给他的家长,可是他的家长不以为然,!像没有这会事儿似的。
43、“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对应第二个空,“理性”准确地表达了这个意思。故正确答案为A。B显然不对,意思正好相反;C与后面的“清醒”重复;“平静”与后面明显不搭配。答案为A。
44、(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轻蔑意味
45、最后毛叔没办法了,把嘟嘟拎起来,前后左右一顿乱晃,晃不动了把他又扔到地板上,嘟嘟第三次落地,还是颤了几颤,小眼儿紧紧闭着。大伙儿都想,这下嘟嘟可算是交待了,也不知道他究竟遭遇了什么。毛叔又用靴尖儿碰了碰嘟嘟,不料嘟嘟却在这个时候像突然活过来一样,撒开四蹄、甩着卷曲的小尾巴跑开了。
46、(近义词)满不在乎、嗤之以鼻、不敢苟同、置若罔闻
47、早过了起床的时间,小猪们已经收拾完毕,开始每日的晨间活动,只有小猪嘟嘟还没有到,回去寝室寻时,发现他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突发的状况让小猪们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他们奔走相告,交头接耳,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猪村。
48、好在还有补习班。围棋班、舞蹈班、英语班、画画班各种班,强烈要求妈妈都给我报上。妈妈说那样我会太辛苦,我说我不怕辛苦的呀。实际上补习班很有趣,不过是换个地方玩而已。考试也真的如愿举行了,有的以考级的形式,有的以比赛的形式。
49、 综上所述,“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50、 管亥望见救军来到,亲自引兵迎敌;因见玄德兵少,不以为意。——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
51、规模最大的是一次围棋比赛,等候比赛的选手占满了整个体育广场。选手们不分年龄和高低年级组别,有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也有像我一样的小朋友,都两人一场随机抽签进行淘汰赛。我的第一轮对手是位上二年级的男生,他似乎觉得可以稳稳地赢过我,所以很凶猛地进攻,想要早点结束比赛,但是我并不着急,秦老师说过下围棋守是重要的,能守住地盘的才是赢家,所以我只是严密地守。战到最后整个赛场别的选手都走光了,只剩下我们这一场。我们继续战,我有的是耐心,可是裁判老师不想再等下去了,数了点目之后让我们结束了较量。
52、其实方文山说了一句话很对,“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摩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这个后面,一定要加“我和你”。所以才有了“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我却在旁静静欣赏
53、出处:宋·杨万里《宋故少保左丞相郇国余公墓铭》:“时宰主之独参政。周公必大;不以为然。”
54、苏萨经常不停地转动它的食槽,以获得苜蓿草和水。谁来它都高兴,以温柔的眼神凝视。不过苏萨最近有点想辞职,辞职信都已经写好了:“亲爱的马场主人佩文女士,问您好!承蒙您几年来的关照,我在马场生活得还好。只是近日来无比思念我广袤的草原,所以,恳请您允许我离开。我会想念您的,佩文女士,祝您愉快!”
55、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轻蔑意味。
56、这个成语中的四个字,可以分为三部分:不、以为、然。其中,“不”是一个否定词,“以为”是“认为”的意思,“然”的意思是“正确”。
57、所以,你的话,不足为惧,不足为虑,不以为然,不以为意。
58、比如,大家都觉得汉语是一门很难学的语言,但是有一个人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汉语是很容易学习的,如果这个人的名字叫大卫,我们就可以这样说:大家都觉得汉语很难学,可是大卫却不以为然。
59、①不以为然 然:对,正确。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含有轻视意味 不认为是这样。表示不同 意。②然 本义 是燃烧,古同“燃”后因借用作代词、叹词、副词、连词、助词等,本义反被掩盖了,为便于区别,“燃”用于指燃烧,而“然”用于各种假借义。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 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60、对于地球环境污染的加剧,很多人不为以然,漠不关心。
61、没办法,只好派最机灵的小光去找主人。主人毛叔还没睡醒,他总是趁晚上夜深人静做自己的事,所以起得迟。毛叔听了小光的话也很着急,一骨碌爬起来,跟着他一起来到嘟嘟的寝室。
62、这两个成语有时会被搞混。尤其是“不可理喻”,误解的人不少。
63、“骇人听闻”,意思是消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如:“《美国陷阱》揭露了一个骇人听闻的霸凌主义案例。”(《求是》2019年第12期)
64、写作评语时,经常会碰到两个成语——“不负众望”和“不孚众望”。虽然只有一字之差,用法却是迥别:前者是褒扬性的肯定,后者是批评性的否定。
65、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66、不知道佩文女士收到信会怎么想,但是苏萨的主意显然已经打定了。在此之前,苏萨做了一些消极的抵抗,当有人把鞍、鞯、辔、蹬都套在它的身上时,当它被牧马人牵到草地上时,苏萨就知道会发生什么了。它无法像噶牙子、庞力车、的卢和踏云它们那样愉快地被人驾驭。
67、 “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68、出处:出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宁荣两府上下内外人等,莫不置若罔闻,独有宝玉~。”
69、宋 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70、怎么样?你能猜出这几个成语的意思吗?猜出来的同学可以在留言里说一说你的想法噢。
71、后来妈妈索性留着它,不去碰它,白絮竟积到团雾一样,可也还是不掉,只是不小心碰到会粘到妈妈的头发上。开过的蓝雪花也常常粘在妈妈头发上的(因为花蕊上有蜜),看上去还好看些,那蓝雪花的蓝是干透了也不会有丝毫改变的。一直觉得干掉的蓝雪花或许该用来做些什么,大概可以当作原材料做颜料也未可知,唐卡之所以名贵不也是因为所用颜料特别的缘故么,但是没想好到底该怎么用,得空的时候妈妈会把它们收在一个瓶子里,羽毛也被她用同样的方法收了,摆放在书架上。
72、③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73、尽管世界其他地方对礼貌问题不以为然,礼节仍相当重要。
74、根据语境,横线处所填成语应含贬义。A项“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发展,使扩大影响,符合文意。“甚嚣尘上”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文段并未提及“言论”,排除B项。“居心叵测”指心存险恶,不可推测,与语境不符,排除C项。“莫衷一是”指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因此A项当选。
75、(译文):右大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有当招募,不应当定差,当局不这样认为。
76、有一天妈妈突然想:要是把这些白絮整个儿收集起来会怎么样?于是妈妈拿干净的瓶子用吹风筒反着把它们吸起来,竟然有厚厚的一层。白絮轻,最靠近风筒,其它叶和蕊又远一点,浮在絮的外面。妈妈收完关掉风筒,把它们倒扣在画板上,我仔细地看了看,外观上有点像棉絮呢,只是形状不能保持,一捏就碎,再捏就没有了,也不留下什么。白絮的成分是什么呢?如果能量保持守恒的话,那白絮化作什么了?
77、出处: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
78、“不以为意”是说不把某事放在心上,不重视。比如:“王荣华的白发很多,在同龄人中特别明显,但他不以为意:‘一个人活在世上,谁也不知道生命会在哪天结束,只要每天都做点有意义的事,就不枉来一趟。’”
79、近义词:嗤之以鼻、不敢苟同、满不在乎、置若罔闻。
80、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意。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