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备在樊城知道曹操大军南下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并大破刘军。同年,刘备败走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与鲁肃结为朋友。
2、2012年,第十九届全国诸葛亮文化研讨会在阳朔召开,来自全国9个省市的多名专家学者研讨了“诸葛亮与桂林”关系的会议。
3、同年冬,诸葛亮趁魏兵东下,关中虚弱,趁机北伐,出兵散关(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围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魏将郝昭所拒,诸葛亮劝降不成,而又粮草不继,不得已退还汉中。魏将王双来追,被斩。(诸葛亮简介及生平事迹)。
4、此画构图简略,仅一树、一石、一人。诸葛武侯独坐于青石之上,愁眉深锁,静静凝视眼前书卷。人物头部以传统线描法绘成,须发千毫毕现。面部运用了西画光影技法描绘人物鼻梁、脸颊,并以高光突出立体感。背景中人物身后幽幽翠柏以笔直的干墨线条兼飞白之法写就,简笔勾勒出树荫丛丛深密繁茂,恰合老杜《夔州歌十绝》其九之句:
5、八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宝鸡境内),享年五十四岁。杨仪等率军还,姜维等遵照诸葛亮遗嘱,秘不发丧,缓缓退军。司马懿率军追击,见蜀汉军帅旗飘扬,孔明羽扇纶巾坐在车里。司马懿怀疑是孔明用计诱敌,赶紧策马收兵,于是便有“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一事。
6、邀请20位好友关注,我们将送上年度畅销书一本,以此类推。(诸葛亮简介及生平事迹)。
7、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最令大家熟知的诸葛亮吧!
8、 《前出师表》,是中国三国时代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的一篇表。当时为建兴五年(227年),蜀汉已从刘备殂亡的震荡中恢复过来,外结孙吴,内定南中,励清吏政,兵精粮足;诸葛亮认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实现刘备匡复汉室。表文表达了作者审慎勤恳、以伐魏兴汉为己任的忠贞之志和诲诫后主不忘先帝遗愿的孜孜之意,情感真挚,文笔酣畅,是古代散文中的杰出作品。
9、 刘备率军到了夏口(今湖北汉口)之后,诸葛亮说:“如今态势紧急,我请求亲赴江东求救于孙权。”当时孙权率领军队驻扎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观望事态的发展。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诸葛亮为孙权分析局势:“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也把部众聚集在汉水之南,打算与曹操争夺天下。如今曹操平定其他势力,基本上占据了北方,如今南下攻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所以刘豫州逃到了这里。
10、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建安十三年秋,曹操率大军进取荆州,刘备兵败。在此紧急关头,诸葛亮赶赴柴桑,同鲁肃、周瑜等劝孙权与刘备联盟,大败曹操于赤壁。
11、 《后出师表》,是蜀建兴六年(228年)十一月诸葛亮二次伐魏前给蜀后主上的表章,为了与建兴五年春第一次北伐前所上表疏区别,后人题曰《后出师表》,此表始见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汉晋春秋》,习氏谓“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于是,自清代始,出现了关于此表真伪问题的争辩,至今莫诀。
12、此卷图绘诸葛亮侧身像,先生面向一侧,抬头仰视,双手奉卷轴。他头戴纶巾,身着白袍,一派儒雅气质。眼神坚毅,嘴唇微张,似正在向君主进言。人物面部施以赭石色并加以晕染,色调有明暗对比,面部有立体感。整体用线圆润劲道,宽大的衣袍显示出潇洒不羁的气质。自题“诸葛武侯造像。辛酉夏日程十发敬制于上海”。款下钤“程潼十发玺”朱文印。
13、姚衡(1944—— ),重庆北碚人。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曾任绵阳市美协副主席、绵阳市政协诗书画室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协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师。其作品个性独特、用笔练达,其代表作有:《松下问童子》、《登金陵凤凰台》等。
14、此乃蒋兆和1981年初夏到访武侯祠时应邀所作。本幅自题:“三顾频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诗句,辛酉年初夏谨为诸葛亮诞生二千八百周年纪念而作。兆和。” 款下钤“七十有余”篆书白文印。蒋氏作品中至始至终贯穿着深具现实的人文情怀的“悲剧性”与“悲悯心”,蒋氏历史人物画,从不是单纯对人物的写生或再现,其画作中的历史人物寄托着画家对于大时代下每一颗饱经苦难的心灵深深的抚慰与感同身受。
15、后面,元歌还去执行了一个秘密任务,就是潜入曹营,以无间道的形势去给曹操出谋献策,当时也是傀儡在前面面对曹操,元歌自己在幕后操作,由于这个傀儡做得很美,又巧舌如簧,所以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傀儡身上,反而没有发现幕后的元歌。
16、但是,为了严明军纪,他毅然按照军法处斩了马谡,还上疏朝廷,自请贬官三级,追究个人“不能训章明法”、用人不当的责任。
17、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当时托名为汉相的曹操统一北方后,率20万大军南下荆楚,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诸葛亮劝说刘备,及时攻打刘琮,可趁机占领荆州,刘备不忍。刘备在樊城知道曹操大军南下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并大破刘军。
18、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19、诸葛亮所处的时代,正是汉室将亡,群雄并起之时。有力者为王,将江山和百姓都当作筹码,彼此争伐不休。然而,在这样的一个铁血时代里,道德、正统的力量依然存在。不管今人如何嗤之以鼻,终究有那么一批人,为之奋斗到最后一息。诸葛亮便是这样一批人中的代表。
20、其实,今人在谈婚论嫁时,也必然要综合考虑对方相貌、能力、性格以及家庭背景等,若是因此就把朋友的婚姻命名为“色相婚姻”“政治婚姻”“金钱婚姻” 怕是要挨揍的。古人结婚,就是娶个门当户对的妻子,完成繁衍家族的使命,顺便求色得色,求贤得贤。”诸葛亮到底图什么”的争议,其实是今人试图把诸葛亮贴上高尚或者卑鄙的标签。
21、范曾(1938—— ),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省南通市人。1955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后转入中央美术学院修习国画。毕业后进入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随沈从文先生编绘中国历代服饰资料,并在中央工艺美院和南开大学从事教学和创作。先后从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文怀沙、黄永玉等大家学习诗文书画,皆有所擅长。物画取法南宋梁楷、牧溪,推崇陈洪绶、任伯年,笔意恣肆,并融合书法运笔之奇纵雄畅,形成了其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他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出版有《鲁迅小说插图集》、《范曾书画集》、《范曾画集》、《范曾吟草》、《范曾怀抱》、《范曾自述》等。
22、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9) 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
23、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
24、启功( 1914——2005)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早年师陈垣学史,后在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授。自幼学书,并工诗词、精鉴赏,精研历代碑帖,工各体,尤擅楷、行、草,书体兼融"二王"笔意,颜柳风骨,风格独具。其作品为世所重,享有盛誉。著有《书法概论》、《古代字体论稿》、《启功书法选》等。
25、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村夫,却又在历史上留下堪称光辉的一页。自出山之后,诸葛亮与刘备君臣相佐,短短数年,夺取荆州、益州,三分天下。在刘备死后,诸葛亮更担任蜀相十余年,实际上成为蜀汉的“一把手”。
26、 诸葛亮乃分兵屯田,在魏国境内与魏国百姓共同种粮自给自足,打算长期驻扎下去,但诸葛亮却因过于操劳而病重。
27、当时黄祖被东吴杀害,刘琦便上荐为江夏太守外求自保。建安十三年(208年)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当时托名为汉相的曹操统一北方后,率20万大军南下荆楚,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诸葛亮劝说刘备,及时攻打刘琮,可趁机占领荆州,刘备不忍。
28、躬耕陇亩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建安二年(197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病逝;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
29、大致讲完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关于诸葛亮一些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吧。
30、诸葛亮执政十余年,并未给蜀汉扩充多少土地:他死后约三十年,蜀汉就被曹魏所灭。诸葛亮守护的政权,谈不上“进步”“强盛”,即昙花一现。从这一个层次说,诸葛亮也不过是某个偏安势力的不成功执政者罢了。以中国历史之悠久,在功业上能与诸葛亮并肩或者凌驾其之上的,岂不车载斗量?
31、 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32、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
33、 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经过三年劝农讲武的准备,率大军出斜谷道,据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屯田于渭滨,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四月,蜀军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司马懿则率领魏军背水筑营,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令蜀军自行撤退。
34、这六次用兵,出祁山只有两次;第四次是魏军主动进攻,蜀军防守,由于连日大雨,山洪暴发,冲毁栈道,蜀魏并未交战。
35、而后作为使者去往江东舌战群儒并说服孙权与刘备联盟共同对抗曹操。与周瑜合作但斗智斗勇火烧赤壁,并料到周瑜想要加害自己而预先让赵云驾小船来接应,回刘备营中后调遣关羽张飞赵云对曹操进行追击,策划出关羽华容道的典故。
36、诸葛亮一家子从山东搬到荆州一带,当然要与这些豪门名士搞好关系。
37、此事在当地顿时成为人民群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人们纷纷笑娶了丑妻的诸葛亮,还编了歌谣来传唱。诸葛亮却怡然自得。
38、曾刚,笔名无为,号峨眉山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市翰林艺术进修学院教师。现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鸿瑞兴画院副院长。早年启蒙于山水画家吴祥辉老师。后长期受教于著名画家黄纯尧教授,先后随周韶华、曾来德、龙瑞等导师学习。曾刚热爱生活,眷恋大自然,长期坚持写生,足迹遍布巴山蜀水及相临省份。传统笔墨基础坚实,好作宏篇巨构,颇得气势,石质坚凝,树木密茂,急流卷浪,云气浮动,且法度谨严、富生活气息、力求把绚丽的色彩与水墨协调,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39、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40、诸葛全生的努力,使得他成为诸葛族人的优秀代表,诸葛家风的忠实践行者。
41、 如今,在翠屏村不仅可以观赏秀美的自然风光,还可以参观两个颇有特色的人文景点:“翠屏草庐”翠屏村史(族史)馆,“武侯祠”诸葛亮生平事迹陈列馆。“翠屏草庐”翠屏村史(族史)馆内通过实物、图片、资料、史料等形式,展示了诸葛姓氏溯源、翠屏村发展史、翠屏村历史名人、村规族训、诸葛文化的影响等,是传播诸葛文化和翠屏村村史的重要窗口。“武侯祠”诸葛亮生平事迹陈列馆馆内通过诸葛亮塑像、图文并茂的资料展示了诸葛亮生平事迹、武侯祠历史变迁、诸葛亮的廉政思想、诸葛亮励志教育等内容,是开展励志教育和廉政教育的理想场所。
42、 接着,诸葛亮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如果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为何不投降。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43、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涕泣地说:“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延至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
44、其实,即便在日常生活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鞠躬尽瘁”等有关诸葛亮的思想智慧,无时无刻不影响着诸葛后人。翠屏村处于世界自然遗产葡萄峰林的核心区,风景秀美,治安良好。近三十多年来,村中几乎没有发生过什么大案、要案,村中民风淳朴,邻里互助,青年中向学之风浓郁。然而,如何让诸葛的相关习俗走出翠屏村,不断扩大影响?这一直都是广西一万多诸葛后裔的心愿。
45、有人对诸葛亮说:“法正太过于跋扈,将军应该告诉主公,压制一下他的势头。”诸葛亮说:“主公在公安,北面有曹操的大军,向东忌惮孙权的威逼,于内又怕孙夫人生事。自从法辅佐主公之后,犹如有了翅膀翱翔在天空,不再受人所困。现在为什么要约束他,让他不能如意呢?”于是对此事不再追究。
46、 两朝开济园里两边是武将和文臣的塑像,正面是一片碑,上面刻了不少文字,大多是一些跟诸葛亮有关的诗词。
47、诸葛亮躬耕隆中,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六出祁山,名垂青史,为世人景仰。他努力奋进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诸葛后人。
48、诸葛亮随军回到刘备处;十一月,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曹操军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而此时曹操军中又爆发瘟疫,曹操不得已引军北还。
49、刘琦对诸葛亮说:“如今我们两个向上到不了天,向下接不到地,就我们两个人,话出自你口,进入我的耳朵,无他人知晓,现在可以说了吗?”诸葛亮无奈之下对刘琦说:“你难道看不见历史上申生在国内导致祸患,重耳逃亡在外而获得生存吗?”刘琦意识到诸葛亮让他外出以自保。
50、汉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篡汉自立。魏黄初二年(221年),群臣听到汉献帝被害的消息,劝已成为汉中王的刘备登基为帝,刘备不答应,诸葛亮用耿纯游说刘秀登基的故事劝刘备。
51、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隐居在襄阳隆中,由徐庶向刘备指引,后经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一开始并不被关羽张飞所看好,火烧博望坡后关张对诸葛亮的智谋心悦诚服。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军退走江夏,临走时诸葛亮设下伏兵水淹、火烧曹操军。
52、 纵观诸葛全生奋斗的历程,他勤勉努力,时刻不忘自己奋起向前;即便是富裕之后,时刻都“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努力学习扩大知识面,不断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
53、两种说法真伪如何,后人已不得而知。按诸葛亮在隆中乃至一生的表现看,他自然不是趋炎附势之徒:但他与黄月英的婚姻,客观上必然能带来人脉上的好处,这也无可否认。
54、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蜀汉在南中安定并获得大量的资源,并且组建了无当飞军这支劲旅。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
55、款署“成都诸葛武侯祠补壁”,“启功”。 下钤二方印,一为白文 “启功之印”,一为朱文 “元白”。“万古云霄一羽毛”出自杜甫《咏怀古迹》第五首,启功先生受杜甫诗歌影响,借用此句开头,创作了一首全新的绝句,乃化用杜诗题材书法作品中的典范。 历代文人化用杜诗或集句或隐括创变或借鉴词语,启功此诗首句摘自杜诗,后三句化用其意,重新创作并在武侯祠现场书就,体现出其诗、书皆能的深厚学养及笔墨功底。此幅结字修长挺拔,用笔精纯利朗,骨肉停匀,转折处气韵连贯,张弛自若,尽显灵秀飘逸之卓然风姿。整幅布局奇巧,紧凑而舒展,书风温润明雅,超逸出尘,清雅的书卷气跃然纸上,乃启功寄兴感怀之书中的佳作。
56、 《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后人留存有多篇《诫子书》。
57、却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想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
58、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