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其中第一自然段有( )句话。
2、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3、①大自然的风景实在是太 了,简直让人陶醉。
4、★生态系统:生物链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保括人类。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5、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释义:冬天能连下三场好雪,来年的麦子必定大丰收。指麦子能不能丰收,冬雪是很关键的。(关于农业的谚语六年级)。
6、这一句是这一段的中心句,概括了本段的主要内容。“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看花灯、放花炮,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
7、《过年》这篇短文写“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天天打扫剩菜”,守岁“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写出了与课文不同的另一种感受。《除夕》这篇短文介绍了南方福建的过年的习俗: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大忙特忙,迎新送旧,忙围炉的年饭。重点描述一家人在这一天的忙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8、1冬锄春苗好,春锄杂草少,不锄收成少。头道浅,二道深,三道把土壅到根。
9、小明非常任性,奶奶常常告诫(jiè)他:“ 规矩, 。”
10、缺秧要补秧,补秧多打粮,多补一棵苗,多收一把粮。
11、春打六九头,穷人苦出头。释义:到了立春的时候,天气也要变暖和了,人就得准备干活了,指受苦的开始。
12、★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
13、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14、(庙会)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