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
2、(解读)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老子》第四十九章“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xī)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善良的人,我以善良对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以善良对待他。这样天下人的品德都善良了。诚信的人,我以诚信对待他;不诚信的人,我也以诚信对待他,这样天下人的品德都诚信了。圣人立于天下,要收敛谨慎啊。百姓都专注于自己的视听。圣人的心灵要纯朴变得像孩童一样。
3、解读: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
4、(解读)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解读:民族团结更加紧密。
5、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6、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7、(解读)出自《礼记·礼运篇》。释义: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的构想。
8、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徐特立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9、礼法对于国家的治理,就如同天平用于称轻重,木工的黑线用以判曲直,圆规与直角尺用于量度方与圆。
10、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11、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12、翻译: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3、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15、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想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1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战国时期·孟子《爱人者人恒爱之》
17、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8、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19、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传·僖公·僖公二十五年》
20、礼从宜,使从俗。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21、———孟子:《孟子.离娄下》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22、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23、(解读)出自《论语·卫灵公》。释义: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
24、(解读)出自《孟子·梁惠王下》。释义: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齐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人民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国君以人民的忧愁为忧愁,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
25、张衡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
26、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27、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28、虽然许多繁文缛节可以省略,但注重礼仪还是必要的。
29、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30、(日本)莫笑别人背驼,自己把腰挺直。(苏联)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
31、(解读)出自《礼记·礼运篇》。释义: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的构想。
32、(9)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
33、诚信走遍天下,法治和谐人间。经常用诚信的尺子丈量自己,坚持以诚信的言行对待别人。
34、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5、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
36、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平衡。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37、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卢照龄
38、“百日”时行认舅礼,命名礼。“周岁”时行抓周礼,以预测小儿一生命运、事业吉凶。
39、“一诺千金”体现了贤人君子的高风亮节,人无虚言才赢得信用,足见诺言的重要。
40、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的教养、原则都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
41、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42、10)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43、9)诚信者,国之宝也,民之凭也,天下之结也。
44、修身养性经典诗句格言宁静可以致远,淡泊可以明志——诸葛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孟子平静如水,正直如绳。-------严遵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孔子生得贞心铁石坚,肯将识见与时迁?--------郑思肖世道别颓波,我心如砥柱。--------刘禹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宝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万仞,无欲则刚。浮躁一分,到处便抬尤悔;因循二字,从来误尽英雄。1任人须知人,人须容人,人和事就;无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事在人为。安能尽如人意,要当无愧我心。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功者难成而有关修身养性的古诗(5句)有关修身养性的古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45、13)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左丘明《左传》
46、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
4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8、(解读)出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1898年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主张效仿列强通过立宪法,开国会,实行权力制衡,建立起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拉开了近代中国的制宪序幕。
49、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
50、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镜子,不可能修复。——德国
51、家训在中国形成已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良好的作用。
52、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53、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54、出处:它是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下》的一句话,全句是“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5、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梁书·周舍徐勉传》
56、《孟子·离娄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57、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中庸·第二十三章》
58、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
59、(《论语》)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0、18)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汉朝经学家
61、(解读)出自《礼记·礼运》,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就是人们所共有的,(人们)把品德高尚的人、德才兼备的人选举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儒家思想中最美好的大同社会。
62、※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薛瑄《读书录》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63、道丧历千载,复存颍阳真。上虞佳山水,晚岁耽隐沦。
64、(解读)出自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释义: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65、(解读)出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1898年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主张效仿列强通过立宪法,开国会,实行权力制衡,建立起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拉开了近代中国的制宪序幕。
66、1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诚信的古文名言(2)1)人之所助者,信也。——《易经》
67、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宋·林逋《省心录》家风家训的古诗两首宋·范仲淹《范文正公家训百字铭》
68、礼貌是博爱的花朵。不讲礼貌的人谈不上有博爱思想。
69、——李白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70、季布见曹某人是真诚拜见自己,就以礼相待,将他视若上宾,留吃留宿。后人根据“得到黄金千两,不如得到季布一诺”压缩成“一诺千金”,这成语自此流传开了。
71、燕礼对中国饮食文化形成有深远的影响。节日设宴在中国民间食俗上形成节日饮食礼仪。
72、(解读)出自郑观应《盛世危言》郑观应编成于公元1894年(光绪二十年)。全书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当时是给甲午战败以后沮丧、迷茫的晚清末世开出了一帖拯危于安的良药。
73、虚假的坦白实在是一个可怕的事情。——巴尔扎克
74、(杜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5、“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76、(解读)出自《论语·子路》。释义:指说出的事一定足以信任,恩仇必报,快意江湖。
77、7)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78、人之所助者,信也。——《易传·系辞传上·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