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以,《百年孤独》这部小说,其实也贯穿了马尔克斯本人半个人生经历。而写完《百年孤独》后,马尔克斯的一生更加孤独,生未百年,死于孤独。然而,马尔克斯终其一生,也通过《百年孤独》,一直在告诫人们,人并不是生来孤独的:“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
2、马尔克斯幼时就体现出了非凡的文学创造力,将现实打乱,隐去出处,创造出全新的故事,这就是文学,对真实的生活进行再提炼与再创造,却不小心说出了生活的真相。
3、在巴黎举行的文化峰会上,正在参加宴会的格林感觉有人把手放在了他的肩膀上。
4、这本书是今年双十一的战利品,由于是热门商品,其实并没有便宜多少。就算不打折,这本书也对得起55元的标价。大师的本事就是,不经意间娓娓道来,就让你不忍释手。很久没有这么仔细读一本大部头了。读完愈发觉得,马尔克斯就是天生的讲述者,终其一生,要么在讲述,要么在为讲述做准备。或者说,由于他有讲述的天资,一切的人生经历都成为了讲述的素材。所以,可以说马尔克斯一生就干了与讲述相关的三件事:阅读,体验,写作。
5、“‘长颈鹿’”专栏反映出我对大众文化的关注,短篇小说则不然,写得像卡夫卡式的谜,作者不知自己身处何处。”
6、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感到孤独的时候,就像海明威说的,人不可能是一座孤岛,但实际上,人人都是生而孤独的,这就是宿命。
7、因此马尔克斯才会说:我发誓死后150年都不授权中国出版我的作品。(马尔克斯的一生)。
8、她身子朝前一倾,似乎已经在心中理清了这笔痛苦的孽债,并且发现在美好的回忆中,总还是得大于失吧。——马尔克斯《枯枝败叶》
9、而是在格林特有的冷静叙述下,重点刻画人物内心的痛苦与焦虑。
10、当军情六处查找泄露情报的内鬼时,他们怀疑的是卡瑟尔的同事戴维斯。
11、“那时候,我仍然是个没受过什么系统教育但手不释卷的读者,读得最多的是诗,包括烂诗。甚至情绪跌至谷底时,我都坚信烂诗早晚会带我邂逅好诗。”
12、曾有一度,我对这个书名很费解,因为当时我只读到了“百年”,却没读懂“孤独”。年纪渐长再读时,才读出了孤独的韵味。
13、其实,一切早已安排妥当,命中注定那些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发生,最后把我们引领到了今天这个礼拜三。马孔多的礼拜正是埋葬魔鬼的好日子。《枯枝败叶》
14、在于他们的文化、他们生活的现实不被世界所理解;
15、所以他先后经历了「权力巅峰的孤独」和「意义幻灭的孤独」。
16、《霍乱时期的爱情》被称为一部“爱情教科书”,小说以一对老人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示和描述了爱情的一切可能性:稳定而世俗的、激情而不理智的、短暂而狂热的。
17、晚年安居莫斯科的菲尔比说起余生的愿望,他希望是:
18、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霍乱时期的爱情》
19、马尔克斯在书中还提到了他成为作家的两个秘诀:一是将“长颈鹿”专栏视作自己成为作家道路上的基本功训练,学习如何写作,二是在不敲门、不发问的情况下,学会读懂现实的象形文字。
20、其次,它不遵循“善恶有报”的朴素价值观,故事中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且所有人都没有happyending。
21、 奥雷良诺第二没有正当的职业,终日纵情酒色,弃妻子于不顾,在情妇家中厮混。奇怪的是每当他与情妇同居时,他家的牲畜迅速地繁殖,给他带来了财富,一旦回到妻子身边,便家业破败。他与妻子生有二女一男,最后在病痛中与阿卡迪奥一同死去,从生到死,人们一直没有认清他们兄弟俩儿谁是谁。
22、格林,21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
23、在于他们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得不到其它国家的认可和声援;
24、后来卡瑟尔返回国后,为了报答感激之情成了双重间谍,为苏联提供情报。
25、197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称号。
26、在我们漫长或短暂的一生中,我们会有无数人生经历,但是大多太过平淡而燕过无痕,只有那些深刻的、重大的、有意义的才能深埋于心,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以某种频率被再度打开。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这本自传中,他记住的的是与他成为作家相关的那些经历以及他靠写作为生的那些日子,这些日子串联起在他生命中重要的家人、人生启蒙导师、朋友、恋人以及那些日后成为他小说创作人物原型、写作素材的“旅人”。如果人生有题目的话,他这一生可以取名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家人生。
27、使用两个前后冲突、不一致的意象能够创造出震撼人心的效果,也正是这些不一致的地方是,让文字有了更深层次的意蕴。
28、为此,他在《人性的因素》中安排了与一般间谍小说不同的写法,
29、可能是因为这句话,让马尔克斯想到了当年的自己,深有感触,打动了马尔克斯,终于同意了授权中国这件事。
30、马尔克斯的代表作除最知名的《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之外,还有《族长的秋天》、《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以及《苦妓追忆录》等等。
31、"世上的人分两种,会勾搭的和不会勾搭的。"他不信任后面这种人:他们一旦越轨,便觉得这件事太不可思议,于是四处炫耀爱情,就好像那是他们刚刚发明出来的似的。而经常做这种事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这个。他们感觉良好,也守口如瓶,因为知道谨言慎行是性命攸关的大事。《霍乱时期的爱情》
32、因为格林在这本书里写尽了人性的所有可能。
33、我甚至很享受在半夜三更的时候去阅读她的文字,那种文字与灵魂的相遇,能让我在孤独感当中找到真实的自己。
34、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尔克斯的创作理念在于向读者揭示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所处的封闭、腐败和独裁的社会氛围。孤独是文明真正的敌人,不管它是来自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但孤独究竟为何物,仅靠马尔克斯一人,无法解释清楚。马尔克斯的意义在于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问题,关注自身的命运以及别人。
35、不知为什么,我们很害怕变成他人眼中的那个自己,不是吗?
36、一个人到了晚年,能够自豪地说“活着为了…”,得有多大的底气,一定是幸福的不要不要的。马尔克斯当然有足够的底气说——这也正是他晚年一本自传的书名《活着为了讲述》。
37、在妈妈让老马陪她去卖房子之前,老马的生活一团糟,前途一抹黑,并非品味独到,而是因为囊中羞涩,领先于潮流二十年。这样一个逃过兵役,得过淋病,义无反顾的每天抽六十根劣质的香烟。天黑了,就随便在哪儿凑合一夜的老马,还有什么指望呢?
38、说实话,这次读书用心不多,思考没有,感悟也不深。我打算放一放,找找自己的初心。一路狂奔,到头来气喘吁吁,回忆起来全是路上的奔波。倒不如走走停停,欣赏沿路风景,做个自己的朝圣者,岂不美哉!读这本书让我很痛苦,它总是逼迫我看清自己,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这种问题问多了,会神经的。
39、在悔恨中,她烧伤自己的手,带上黑纱,终身未嫁,孤独终老。
40、马尔克斯写《百年孤独》的决定是从他陪母亲回故乡后的所见所闻开始,他为了写《百年孤独》构思和准备了整整十五年,而从动笔开始写到结尾画上句号,只用了十八个月。其实,《百年孤独》这篇小说写的正是马尔克斯家族的故事,让我们不难看出,马尔克斯那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以及驾驭文字的精湛技巧,奠定了他文学大师的头衔。
41、1940年,马尔克斯迁居首都波哥大,1947年入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开始文学创作。在大学期间,马尔克斯如饥似渴地阅读西班牙黄金时代的诗歌,这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2、在马孔多,侄儿爱上姑母,兄妹结为夫妻并不奇怪;
43、陈忠实并宣称对他影响最大的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