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2、上联是说诸葛亮本在读书耕田,为感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从隆中一对,三分定局开始,直到北伐中原,六出祁山病死,始终为国事奔劳不息。遗恨的是统一天下这件古今大难事未能成功,只留下前后《出师表》,犹可想见他的勋业。
3、《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4、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5、“登堂骨高遗像,千载愧吾颜”(《感旧》)。描写诸葛亮的诗词《隆中对》魏晋:陈寿原文节选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6、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17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关于诸葛亮的诗句古诗)。
7、“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汉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平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
8、下联是说曾封武乡侯的诸葛亮,治蜀有功,遗爱在民,千多年来人民都到这里来瞻仰祭祀他。联文对昭烈武侯同祀备加颂扬。
9、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阁夜》唐·杜甫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10、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11、政躬康泰隐蔽多,治疗伤痕乱屋厝,乱涂乱说无斥责,象牙塔内独过活。笑谈人殇已无关,看那月眉又是弯,时光渐逝留不住,事过境迁终将忘。
12、语言建构与运用:课前基本读通《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了解诸葛亮基本生平;诵读诗歌,探寻诗意,初步读懂诗歌内容。
13、南阳高卧隐人龙,出处躬耕莘野同。讨贼祁山声大义,于今史册播丹忠。
14、巾扇任逍遥,试看抱膝长吟,高卧尚留名士隐;
15、——罗贯中《在国演义》中以除庶之口赋咏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再以徐庶之口赋咏诸葛亮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16、其实很多人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一直以为赤壁之战的大功臣是诸葛亮,而“羽扇纶巾”也是指诸葛亮。
17、刘兼《中夏昼卧》壮图奇策无人问,不及南阳一卧龙。刘禹锡《洛中送杨处厚入关便游蜀》王城晓入窥丹凤,蜀路晴来见碧鸡。
18、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19、争王图霸之业未立,各自割据称雄。刘备像汉光武一样一挽汉朝之颓运,得到了孔明这条“卧龙”的辅佐。
20、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弯身行礼,这里指小心谨慎的样子。已,停止。为了国家而处事谨慎,如履薄冰,克尽心力,努力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虽是诸葛亮出征前向后主刘禅所表现的忠心,但也是他一生尽忠职守的真实写照。由此,“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一语便成了千古以降无数忠臣义士赤心报国的座右铭。
21、译文: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22、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10为国平蛮统大兵,心存正道合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