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2、(3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3、※孟子曰:“自暴①者,不可与有言②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③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4、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5、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6、(感悟)想要面面俱到,结果只能面面俱失。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最后只会碌碌无为。(孟子名言句子)。
7、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8、(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9、(6)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名言句子)。
10、孟子说:“人的毛病在于喜欢作别人的老师。”
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2、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3、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①。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14、 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15、①带:束腰的带子。朱熹注:“古人视不下于带,则带之上乃目前常见至近之处也。举目前之近事,而至理存焉。”所以,不下带指平常近事的意思。
16、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杀人,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1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8、(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地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19、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20、(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21、译文:富贵时不能腐化堕落,贫贱时不要改变意志,面对威武之势而不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22、(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3、(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2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25、①契:人名,相传是殷的祖先,姓子,尧帝时任司徒。
26、※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27、※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①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yì)②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孟子·尽心上》)
28、 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29、各种东西的质量和价格不一样,这是很自然的,有的相差一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您想依次让它们完全一样,只是搞乱天下罢了。粗糙的鞋与精工的鞋价格完全一样,人们难道肯干吗?
3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