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颢、程颐兄弟1072年都在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讲学,嵩阳书院被称为“两程夫子置散投闲与群弟子讲学之地”,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天理”即来自于“二程”。
2、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大学问家,他的名字叫做杨时。杨时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有礼貌,也很谦虚好学的人。那一年,杨时已经四十岁了,有一次他和他的好朋友游酢提前约好了一起找程颐,程颐是当时很有名的一位大学问家。杨时和他的好朋友游酢走到程颐家的时候,得知程颐当时正好在家里面睡觉。由于杨时是一位很懂礼貌的人,于是他就觉得自己不应该在老师睡觉的时候去打扰老师,即便是自己很渴望马上学到知识。就这样杨时和他的朋友两个人就安安静静地站在老师的门口,等待老师醒来。
3、“程”就是指孝感著名理学家、“凤凰二程”中的弟弟程颐。
4、程颐程颢是河南洛阳人,两兄弟二人都曾就学于周敦颐(爱莲说流芳百世),并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被世人称为“二程”,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5、要学会尊重别人,只有尊重别人才会让别人尊重自己并且重视自己。
6、杨时(1053——1135)北宋学者,字中立,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熙宁进士,曾任右谏议大夫、工部侍郎,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晚年隐居龟山,时称龟山先生。先后学于程颢、程颐。同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又与罗从彦、李桐并称为“南剑三先生”。著作有《二程粹言》、《龟山集》。
7、程门立雪的意思: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有学问的长者的尊敬。
8、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9、外面风雪很大,但他们不为所动,毫无退缩之意。过了很久,程颐醒了,他见杨时和游酢,仍然站立在门外,并见到外面的雪,已下了一尺多厚,此时杨时和游酢,已变成了两个雪人,而他们并没有疲劳和不耐烦的神色。程颐忙叫他们进来,高兴地收他们为弟子。
10、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11、有一天,杨时和游酢前来拜见程颐,在窗外看到老师在屋里打坐。他俩不忍惊扰老师,又不放弃求教的机会,就静静地站在门外等他醒来。可天上却下起了鹅毛大雪,并且越下越大,杨时和游酢仍一直站在雪中。等程颐醒来后,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厚了。这二人依然恭恭敬敬侍立着,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等程颐醒来的时候,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说道:“啊,他们俩全都在这儿没有走?”这时,杨时和游酢才踏着一尺深的积雪走进去。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不耐烦的神情。后来杨时成为天下闻名的大学者,这件事也被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传为学界佳话,由此演变成成语“程门立雪”。
12、《如果这是宋史》一书的作者曾说“别人努力一生,是想成为圣人,而程氏兄弟的职业,是教别人怎样成为圣人”。“以程颐为例,他当年曾自豪地说,自从当了周先生的弟子,每日钻研大道,科场名利之心再也没有了。不过科场还是要下的,不然怎样去教化大臣和皇帝呢?”
13、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14、亦作“立程门雪”。元代诗人谢应芳《杨龟山祠》诗∶“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门雪。载道归东南,统绪赖不绝。”
15、(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6、关于人性问题,程颐以为人的本性,即是人所禀受的理,于是提出“性即理也”的命题。在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
17、曾祖父曾任尚书虞部员外郎,祖父则为吏部尚书。两程的父亲程珦(xiàng)又以世家的荫庇,照例做了一个“郊社斋郎”,得到了晋升机会,由此起家,连续做了几十年的中央和地方官,官至太中大夫,到了暮年,才因老病退休。
18、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9、杨时两人不敢打扰到程颐,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静静地等待先生醒来。由于天寒地冻,二人冷得直发抖,杨时的一只脚还冻僵了,但是他们依然静静地在门外等候。过了很久,程颐终于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游酢,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20、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请尽量不要打断或者提醒孩子,故事听完之后,也请给孩子片刻的安静时间。
21、两兄弟出身于“名门望族”。他们的高祖程羽,是宋太祖赵匡胤手下一员将领,也是赵光义的幕僚之以后又做过宋真宗的老师,官至兵部侍郎,死后赠封少卿。
22、王培燕是来自宝岗小学六年级四班的一名同学。喜欢阅读、篮球,钟爱播音主持,爱好艺术。信奉“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格言。她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用声音去温暖更多的人。
23、有一天,杨时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当时正遇上了程老先生闭目养神。这时候,外面开始下起大雪。他们俩人为了不打扰先生休息,便恭恭敬敬地侍立在门外等候,不言不动,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和游酢仍然站在门外等候,大吃一惊。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这种精神让程颐很受感动,于是,便收他俩为入室弟子,悉心传授。杨时和游酢果然不负所望,后来,各自成为一代理学大师。
24、杨时有一次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当时正值冬季,下着皑皑白雪,他们来到程颐家时,刚好看的到老师在打坐休息。
25、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26、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27、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程颢认为自然之道通著于自然界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之中,一切思想也渗透在这自然界的四时交替、风云变幻中,能够保持这样一份简单的快乐,就知足常乐了。
28、 宋代的杨时考到进士后不愿做官,专心研究学问。他起先在颍昌(地名)拜理学家程颢为师,学到了不少知识。程颢死后,四十多岁的杨时又和同学游酢一起到洛阳请教另一位有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弟弟)。他们到程颐家时,程颐正在打瞌睡。两人不敢惊动他,就侍立在门口。程颐醒来后发现门外的雪已下了一尺多深。程门立雪由此而来。 程门立雪比喻尊师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