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喜欢一个人出行,这一天,他来到了竹里馆,这里竹林密布,青青可人,他席地而坐,拂琴而歌,从白天弹到晚上。
2、“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其中的千古名句,更是道尽中国人在节令时思乡的共通情绪,所以,受到无数人的喜爱。
3、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观察到生活中那些细致而美好的地方,王维就是这样的有心人。
4、晚年不太关心世事,喜欢清静。仕途不顺回归山林,面对清风明月弹琴自乐。你若是要问生命里的绝望和通达,不如去听听渔人的歌声。
5、春天的夜晚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的飘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竟惊动了正在栖息的小鸟,山洞中时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声。
6、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7、全诗多用对偶句式,对于七古长篇来说,尤为难得。
8、《汉江临眺》是王维开元二十八年740年)途经襄阳时所作。这首诗最令人赞赏的,是王维对汉字的运用已达化境。
9、全诗多用对偶句式,对于七古长篇来说,尤为难得。
10、最脍炙人口的思乡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1、王维诗的长处,在其写景能摄万物之神魂,能绘天地之大美。这首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一联,有万古苍凉之气。张文荪《唐贤清雅集》中评:苍凉在目,神韵要体味。
12、此诗亦胜在写景,尤其“白云回望回,青霭入看无”一联,写尽山间云雾变幻之状,“看山得三昧,尽在此十字中。”(张谦宜《絸斋诗谈》卷五)
13、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14、全诗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让人读来如临其境,心旷神怡。
15、你以为王维的心中只有山水,其实,他的心里,还有家国。
16、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17、于许多人来说,孤独是悲伤的,但是,对于王维来说,孤独却是惬意而美好的。时间由自己掌控,想做什么,随心而为,没有约束。
18、《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9、最绝的是,明明是王维思乡,可王维却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
20、于许多人来说,孤独是悲伤的,但是,对于王维来说,孤独却是惬意而美好的。时间由自己掌控,想做什么,随心而为,没有约束。
21、苏轼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22、生长于南方的红豆树,入春以来不知长出多少枝条。希望你多多采摘,红豆最能寄寓相思离别之情。
23、他喜欢一个人出行,这一天,他来到了竹里馆,这里竹林密布,青青可人,他席地而坐,抚琴而歌,从白天弹到晚上。
24、王维,是盛唐的一朵莲花,净美卓绝,如诗如画。
25、不论是友情还是爱情,相思伴着红豆已经深入人心。
26、自己的孤独无人知晓也不介意,因为诗人的精神可与天地相通,这山间的明月,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是朋友。
27、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
28、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王维举酒相送,劝酒道:朋友啊,再喝一杯吧。出了阳关就再也碰不到故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