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区里有人染上了病毒,怎么办?看完就安心了
2、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即衰,戒之在得。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4、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
5、今天小编总结了一份孩子在小学阶段需要背诵的《论语》名句,家长们可以给孩子收藏起来。(论语名言警句及解释)。
6、(讲解):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立足与社会,四十岁时能通情达理遇事不再疑惑,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的道理,六十岁能听的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已经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7、(讲解): 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和外在的表现一致,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8、(讲解):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讲解):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1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12、(赏析)这是孔子的话。他指出仁者必须直言正色,要诚实。仁,绝非外在的华丽,矫揉造作只能是伪善,那种巧言令色、以假面孔示人的人,是很少有仁者之心的,要注意提防。
13、(释义)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处不求安宁,勤勉敏捷的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经常向有道的人学习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算是好学了。
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16、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7、解释: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
18、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19、(意译)有好多朋友从远方到中国来研究学问切磋技艺,不也是让我们感到很快乐的事情吗?
20、(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21、(讲解):到了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22、(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
23、白话文释义: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他怎么办。就像大车的横木两头没有活键,车的横木两头少了关扣一样,怎么能行驶呢?”
24、(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25、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26、(讲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贪图饮食的满足、居室的舒适(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求做事勤快、说话谨慎,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请教,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
27、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讲解):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巧言令色,鲜矣仁。(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德不孤,必有邻。 (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8、(释义)办理父母的丧事要谨慎地尽礼尽哀,对祖先要诚敬地追念致祭,(能做到这样)民间的风习,就会归于淳厚了。
29、(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假如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0、(译文)他(孔子)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档裂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