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2、诸子生涯各有成,从来孝顺两边生。——《颂古四十四首》宋·释法泰
3、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4、翻译: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5、 (译文):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关于孝的名言及翻译)。
6、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手挥白杨刀,清昼杀雠家。
7、——(法)雨果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8、——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9、将归旧山留别孟郊(唐)鲍溶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关于孝的名言及翻译)。
10、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11、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2、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3、翻译: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14、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5、(译文)孔子(在回答弟子仲弓问仁时)说:“自己所不愿干的事(或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给别
16、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17、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18、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西汉·戴圣
19、儿子纵然有七个,不能宽慰慈母心。《晒旧衣》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20、母亲明理有美德,我不成器难回报。寒泉寒泉水清凉,源头就在那浚土。
21、——(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
22、翻译:(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23、——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24、Copyright©2014-2022 心语文化
25、(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26、在你的生命中最荒谬的一天,就算你有一台电动的骗人机器,你也骗不过你的母亲。——荷马·辛普森(风靡美国的卡通系列片《辛普森一家》中的爸爸)
27、孔孟风,运河情,孝文化,要传承。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28、人民的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忧愁而忧愁(人民便会和你一条心)。”
29、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唐·李白《豫章行》译文:老母别子,一片悲天跄地的哭喊,人心愁烦。
30、罗袖洒赤血,英声凌紫霞。直上西山去,关吏相邀遮。
31、《墨萱图其二》——元代王冕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32、俗话讲,不识字人念白字。他们常常会把一些常识性的字句误读误解,弄得旁人啼笑皆非,甚至捧腹大笑。
33、母亲们是天生的哲学家。——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美国女作家)
34、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父母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吃穿用度,而是发自内心的慈爱。以敬爱报慈爱,是非常合理的。
35、——唐·李商隐《送母回乡》译文:无法报答母亲的爱,人生还有什么追求呢?诸子生涯各有成,从来孝顺两边生。——唐释师范《颂古四十四首》译文:历史上各个名留青史的人,他们从来都是孝顺的。
3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7、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唐·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译文:十五岁的未冠少年,侍奉在慈母身旁。
38、(译文)孔子说:“一个有志向愿干一番事业、素质高的人,不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却只有勇于
39、 很多人理解古文都会按照现代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又或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而断章取义,这样是不对滴。另一个例子是,孟子的名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出自孟子《尽心上》),其中的“为”字有两种读音,但是正确的读法是第二声,这里的“为”是动词,这句话意思是。为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那么天理难容,朽木不可雕也,而并非讨伐人类的趋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