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2、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3、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损,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美以普通性之故,不复有人我之关系,遂亦不能有利害之关系。——蔡元培教育名言北大校长蔡元培教育名言名句蔡元培经典语录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毋宁展个性。
4、美,就是人性。善良情感和诚挚态度的具体体现……在我的想象中,在美的面前微笑,叹赏和惊异,犹如一条应当通往儿童心灵的小径——苏霍姆林斯基
5、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顺我贝天,万世昌盛,逆我贝天,断子绝孙。
6、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7、教育是帮忙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我的潜质,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职责;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个性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美育蔡元培名言)。
8、对于学生的希望:一自己尊重自己。二化孤独为共同。三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四有计划的运动。
9、中国人是富于美感的民族。蔡元培()式对公众开放。整修一新的蔡元培故居纪念馆三楼设立为蔡元培实物馆,将首次展出余件珍贵文物。
10、蔡元培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11、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12、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蔡元培
13、所谓习惯者,非必写字读书,然后谓之教育也。扫地亦有教育,揩台亦有教育,入厨下烧饭亦有教育。总之,一举一动,一哭一笑,无不有教育。
14、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15、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16、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17、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
18、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
19、席勒认为,在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冲动,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都使人受到一种强迫(压力)。感性冲动使人受到自然要求的压力,理性冲动使人受到理性要求的压力。在这两种冲动的面前,人都是不自由的。于是席勒又提出第三者冲动,即游戏冲动。他认为,这第三种冲动即游戏冲动可以消除这两个方面的压力,“使人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回复自由。”席勒认为,游戏冲动的对象就是美(广义的美),而美就是“活的形象”。所以席勒又把游戏冲动称之为“审美的创造形象的冲动”。
20、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21、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
22、人类之思想,所以能高出其他动物,而且进步不已者,因其有复杂之语言,而又有统一之文字以记载之。蔡元培
23、想想那时候,我也是一层老大。号称实验班的六爷。
24、蔡元培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25、吾人急应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而将忧患忘却。于学校中可实现者,如音乐,图画,旅行,游戏,演剧等,均可去做,以之代替不好的消遣。——蔡元培《对于学生的希望》
26、各级教育,应于训练上一律励行劳动化,使青年心理上确立尊重职业之基础,且使获得较正确之人生观。
27、爱者,夫妇之第一义也。各舍其私利,而互致其情,互致其美,此则夫妇之所以为夫妇,而亦人生最贵之感情也。有此感情,则虽在困苦颠沛之中,而以同情者互相慰藉,乃别生一种之快乐。(中国)蔡元培《蔡元培全集》二卷
28、人类者,动物的一种。保持生命,继续种性之本能,动物所同具也。人类之所以视他动物为进化者,以有理性。(中国)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29、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30、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中国)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集》
31、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32、殊不知有健全之身体,始有健全之精神;若身体柔弱,则思想精神何由发达?或曰,非困苦其身体,则精神不能自由。然所谓困苦者,乃锻炼之谓,非使之柔弱以自苦也。
33、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34、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35、蔡元培将美育实施的途径归为三类: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这三方面均是学前儿童美育不可缺少的。
36、对于学生的希望:自己尊重自己。化孤独为共同。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有计划的运动。
37、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哥几个走着王越语录只为一人,终其一生,天崖海角,唯愿君安。
38、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39、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1836—1908年),国际学界及基督教界公认的近代美国来华著名传教士、教育家、翻译家,是19世纪教会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所创立的文会馆的课程设置模式在教会学校中具有一定典型性。
40、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因此必互相劝勉也。
41、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42、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毋宁展个性。
43、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44、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至于同学共处一堂,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遵义相助,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已虽现行矩步,亦莫能辩,此因此必互相劝勉也。
45、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蔡元培
46、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47、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毋宁展个性。(中国)蔡元培
48、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49、人之生本禽兽也,进化而已耳。人所以食禽兽者,岂不日,彼愚而我知也,彼弱而我强也。一蔡元培《蔡元培全集》
50、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毋宁展个性。
51、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52、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动。
53、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54、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55、对于学生的希望:自己尊重自己。化孤独为共同。对自己学问能力的切实了解。有计划的运动。
56、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57、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
58、蔡元培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59、美者,循超逸之快感,为普遍之断定,无鹄的而有则,无概念而必然者也。
60、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61、所谓习惯者,非必写字读书,然后谓之教育也。扫地亦有教育,揩台亦有教育,入厨下烧饭亦有教育。总之,一举一动,一哭一笑,无不有教育。
62、父母之爱其子也,根于天性;其感情之深厚,无足以尚之者。子之初娠也,其母为之不敢顿足,不敢高语、选其饮食,节其举动、无时无地,不以有妨于胎儿之康健为虑。及其生也,非受无限之劬劳以保护之,不能全其生。而父母曾不以是为烦,饥则忧其食之不饱,饱则又虑其太过;寒则恐其凉,暑则惧其燠,不惟此也,虽婴儿之一啼一笑,亦无不留意焉,而同其哀乐;及其稍长,能匍匐也,则望其能立;能立也,则又望其能行。及其六七岁而进学校也,则望其日有进境。时而罹疾,则呼医求药,日夕不遑,而不顾其身之因而衰弱。其子远游,或日暮而不归,则倚门而望之,惟祝其身之无恙。及其子之毕业于普通教育,而能营独立之事业也,则尤关切于其成败,其业之隆,父母与喜,其业之衰,父母与忧焉,盖终其身无不为子而劬劳者。呜呼!父母之恩,世岂有足以比例之者哉!蔡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