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地域上看(以人物出生地或家族主要聚居地为基准),100期栏目内容共涉及20个省市,其中以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山西、陕西、安徽等地的家规为多。
2、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读书,勤勤恳恳治家。
3、向阳村,位于双林镇西南,2017年获“市级文明村”称号。(家规家训范本20条)。
4、1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婺源县各类型功能型d小组在推动家风建设的同时,婺源各地的d员干部也积极认领“微岗位”,在发挥d员主体服务过程中,促进好家风传承。
6、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从事什么工作,哪怕是最平凡的职位、最普通的活计,你的衣服都是你的第二张脸。
7、习近平总书记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风传承是大事,但如何把家风传承落地,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考验着各级d组织的d建水平。婺源县找到了一条用家训传承家风的道路。
8、 手足贵相助,夫妻贵相从,长幼贵有序,邻里贵宽容。
9、1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10、连一向气定神闲的老太君也怒发冲冠、言辞狠戾,但她生气不是因为宝玉犯错,而是为了贾政“暴力”的教育方式。
11、去年和今年,南浔区相继出台《关于南浔区开展“最美家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南浔区进一步深化开展“最美家风+”建设活动2018年工作意见》,对发扬崇德、向善、重教的南浔文化传统,不断挖掘、传播、践行家风文化形成制度,把家风文化覆盖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引导家庭、企业、政府、行业乃至社会向上向善,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12、 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13、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14、1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5、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增广贤文》)
1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7、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18、培田吴氏历代崇文重教,文风朴茂,名列汀州前茅。培田历史上出现过不少贤士,如赈灾救饥、怜贫抚孤的吴琳敏,乐善好施、智勇平盗的吴郭隆,首开河源十三坊书香、励志办学的吴祖宽,慷慨捐资、清白传家的吴昌同,御前侍卫、恩准建石碑坊的武将军吴拔祯,励志勤学、追随革命的吴乃青等。
19、蔡襄纪念园文化展示区由廉政教育馆、蔡襄生平事迹影雕墙、万古受知栏、廉风传承栏、书法碑刻廊5部分组成。其中,蔡襄生平事迹影雕墙共有30幅影雕画面,通过少年时代、忠贞为国、惠政为民、公正廉明、勤政有为、青史留名6个部分展示了蔡襄的生平事迹。
20、“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旺竹墩。”近年来,海内外沈氏族人奉“竹”为沈氏图腾,纷纷到竹墩村寻根问祖。竹墩村正在建设沈氏文化园,传承弘扬蕴涵丰富的沈氏优秀文化传统。
21、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22、一个是功名,一个是金银,一个是娇妻,一个是儿孙。
23、颇为值得关注的是,100期家规中还有不少“父子档”“兄弟档”。苏洵、苏轼、苏辙一门父子三词客,唐宋八大家占据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湖北公安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世称“公安三袁”,开创文学史上著名的性灵学派;清代“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皆为名臣,为官廉慎,治家谨严;江苏高邮的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家学深厚,在训诂学、音韵学方面做出杰出贡献,海内学者称之为“一门绝学,两代宗师”;而晚清的梁启超家族,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更是传为佳话。
24、1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25、 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26、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勤学苦练,努力登攀。
27、对贤当举,小人当疏,孝悌当崇,五毒当诛,志存高远.
28、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29、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30、贾宝玉是这么说的:“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
31、官长之前,止可将敬,不可逐膻。(家诫要言)
32、 历经数百年风雨的郑义门,可以说是中国儒家家族文化的典范,实际上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大家庭的一个缩影。大至国家、小到家庭,都需要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撑。孝义之风在郑氏家族间代代传承,累世而丰腴,历久而弥新,已经融入了这个家族的血脉,成为这个家族的文化和行为方式,最终形成了以德正心、以礼修身、以法齐家、以义济世的孝义家风。
33、郑家作为闻名900余年的“廉俭孝义第一家”,其家规家训、管理制度在现代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学习他们的孝义,学习他们的廉俭,学习他们的正直明是非。还有他们的《郑氏规范》,劝惩簿等措施对族人的规范也很值得借鉴。它们使族人达到“有耻且格”的境界,从而很好地规范自身行为。
34、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35、郑氏家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光辉的往事,严缜的家风家训,丰富的内涵意蕴,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及郑氏家族历史带给同学们的震撼,让我由衷地感受到作为一名郑氏家族后代的骄傲自豪之情。虽然如今的郑氏家族形式上已不再同居,但其所推崇的孝义清廉的精神内核已被后人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郑氏规范》168条的熏陶下,我成为了一名金中领军学子,我也将以此为根,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为金中争光,为郑氏家族争光,为祖国争光!
36、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38、颜之推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出身于随晋元帝南渡的世族之家,为孔子得意门生颜回的第35世孙,官至北齐黄门侍郎。生逢乱世,历经南梁、西魏、北齐、北周、隋五朝,在《观我生赋》中,颜之推用“一生而三化,备荼苦而蓼辛”感慨自身经历。饱经乱世忧患后,颜之推晚年以“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的现实关怀,著成《颜氏家训》,用他对人情世风、文化学术的深刻反思和独到见解,为后世子孙提出了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等方面的方法、主张和训诫。
39、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增广贤文》)
40、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示儿女》诗)
41、南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代更是我国丝绸工业的发源地、民族工业萌芽最早的地区之涌现了“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等近百家丝商巨贾,他们从商向善的家风文化,对江南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2、以德服人者昌,以理服人者顺,以信服人者智,以威服人者亡。
43、少壮不努力,老大被人讥;少壮不立业,老大徒伤悲。
44、家庭以爱为根,生活以和为贵,社交以礼相待。
45、学会低头做事更会抬头识人,明白人际交往本质。了解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和规则。
46、(作者)颜之推(531—591),祖籍琅琊临沂,先世随东晋渡江。他经历南北两朝,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
47、在家庙前的广场上,刘世颎告诉子孙们一个故事:老祖宗刘镛喜得孙子后,全家皆大欢喜,但是刘镛认为“摆宴席庆祝不如把钱花在造桥铺路之上”。
48、摘自柳玭《诫子弟书》。门第高就会骄傲,宗族显盛就遭人妒忌。
49、在南浔区委宣传部公共宣传教育区,一块醒目的家风家训牌引人注目,展示着20多名干部家庭的家风家训与家属廉政寄语。
50、摘自双井《黄氏家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就像是流水和树木一样,都有本源,不可以遗忘。
51、说到读书,《红楼梦》里最讨厌此事的就是宝玉了。
52、《板桥家书》清扬州八怪之一郑燮作。乾隆十四年(1749年),郑燮获乾隆帝封为书画史后一年,郑板桥整理往日家书刻印成《板桥家书》。
53、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54、“家风”,一般指一种由父母或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家风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
55、夫妻相敬,举案齐眉,婆媳相让,一家和气.
56、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57、 祖训宗规,朝夕教训子孙,务要读书明理,显亲扬名,勿得入于流俗,甘为人下。
58、宝玉还是个孩子,自然烂漫,但天性的释放要建立在“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基础上,方释放得得体,方烂漫得可爱。
59、目前全球颜氏后人约有200万,每两年就会举办一次颜氏宗亲联谊大会。颜氏后人还在南京成立了颜氏文化研究中心,邀集了100多名族人作为研究人员,经常聚在一起,缅怀先祖,研讨古训。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颜氏后人、颜氏宗亲会也会定期组织到南京参观颜鲁公祠。“正因为深受家风的浸染,颜氏后人特别注重教育,待人接物也彬彬有礼,出了很多贤达名士。”颜艳燕说,家族文化精神一直流淌在颜氏后人的血液里。
60、大人溺爱孩子是很常见的,可真正的“爱”绝不是放纵,而是教会他行事的规矩,让他明白家训背后源远流长的道理。
61、不结交品行恶劣的人,不沾染不良嗜好,品行端正。
62、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63、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治家格言)
64、却不知,所有金碧辉煌、光彩夺目的东西不过是稍纵即逝的梦幻泡影。
65、别和他们一处顽闹……虽说是奋志要强,那工课宁可少些,一则贪多嚼不烂,二则身子也要保重……”
66、1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67、1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