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荀卿庠读书会理解:有道德有学问有正能量的人常常说:学习不可以停止,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研究学问永不停息。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分男女,学习不分年龄,学习不分时间地点。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生存技能,学习创新思维。重点是学习如何学习!
2、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3、强(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强壮(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有余(3)乃自强步,日三四里(《触龙说赵太后》)勉强(荀子劝学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6、第3段:论述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7、第二段:学习的作用 “君子性非也,善假于物也”
8、②第三段,以“善假于物”论证学习的重要性。
9、第1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10、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 , ”。
11、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
12、在荀子的《劝学》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两句表明,只要肯下功夫,坚持不懈,连坚硬的金石都可以雕刻。(荀子劝学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3、《劝学》中“ , 。”通过对“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14、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15、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
16、最新解析+优秀标题+误区+提纲|2021全国高考作文题大集合(你要的都有了)
17、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8、“善假于物”就是要注意客观条件的影响,荀子接着就在“南方有鸟焉”一段用生动的例子论述这个问题。蒙鸠遭至“卵破子死”的恶果,是因为其巢“系之苇苕”;射干能“临百仞之渊”,是因为“生于高山之上”。这说明凭借的客观条件不同,产生的结果完全不同。不仅如此,客观环境还可以对人或事物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一事例形象地表明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为下文“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的结论提出了前提。“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则是从现象到本质进一步说明:污秽环境的影响侵蚀,可以使事物发生质的变化。上述五个比喻,作者从隐到明,从表及里,进而从物到人,推断出“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的结论,仍归结到“善假于物”。文章前呼后应,结构严密。
19、荀子《劝学》中“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两句以良马设喻,来说明学习和做事都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勤于积累。
20、师:D同学的回答很准确。第四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共分两层:
2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3、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今义:金子,黄金。
24、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两句谈“学习”的重要性,即整日思考都比不上片刻的学习的效果好。
25、《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八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26、“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7、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8、《荀子·劝学》中指出:“ ,_______,_______”与韩愈的“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思想一致。
29、师:A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第二自然段运用比喻的手法,论述了学习的意义。
30、本篇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3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2、同时,运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阐述一层意思,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衬,有的以比喻进行对比。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持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
33、荀子的《劝学》一文中,用来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进行对比论证的句子是:“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34、《劝学》主旨:本篇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显然,荀子所主张的学习内容和目的是其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说的君子和小人等等差别带有明显的偏见。但他强调学习的作用,提倡虚心求教、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等,都是学习经验的总结,值得后人借鉴,具有普遍意义。特色:本文篇幅虽长,但层次井然。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文章在语言运用上,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兼行,匀称而又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节奏美。在论说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说明道理,使人易于接受。
35、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 通:性)
36、但他强调学习的作用,提倡虚心求教、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等,都是学习经验的总结,值得后人借鉴,具有普遍意义。
37、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 , 。
38、 , ,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才能获得成功。
39、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试题仓库2018年1-5全部语文试题 试题仓库2018年6月1日前全部语文试题 语文2018年7月试题仓库一 试题仓库2018年7月全部语文试题 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40、全段一共运用了五处比喻,用“青青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
41、师:C同学回答得很准确,第三自然段分三层。第一句为第一层,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42、比喻手法的运用是本文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文章大半篇幅是用新巧的比喻联缀而成,全篇比喻引类连翩,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比喻虽多但用法灵活,富于变化,毫无繁复板滞之感。有正面设喻,以物喻人,如“青,取之于蓝”一段;有反面设喻,如“故不登高山”一段;有正反比喻对照显示喻意,如“骐骥“和“驽马”、“朽木”和“金石”、“蚓”和“蟹”这三组比喻构成的对比;有先说比喻后揭示出喻意的,如“南方有鸟焉……所系者然也”;有用比喻引出道理后再连续用比喻进一步阐述的,如“积土成山……无以成江海”。这种寓理于喻,喻理结合的手法,用浅显的事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深刻的道理,增强了说理的力量。有的比喻因其深蕴哲理而成为格言成语,如“青出于蓝”“锲而不舍”等。明人王世贞就赞扬《劝学》一文“取喻最明惬”,“佳言格论,层见迭出。如太牢之悦口,夜月之夺目”(《金卫公汇选》范介卿评《荀子》引)。在句法上,这些比喻又重迭排列,构成了不少对偶和排比句式,文句整齐而流畅,显得紧凑详赡,辞彩缤纷,气势充沛,已具有明显的赋化倾向。有的排偶句长短相间,肯定与否定句式交叉为用,并用“也”字煞句,有一种圆和流转的音韵美,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一段,读起来音节铿锵,琅琅上口。
4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才能获得成功。
44、荀子在《劝学》中用风助声势来作比喻,表明应该善于利用外物辅助的句子是“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45、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46、荀子“性恶论”与强调后天学习重要性的联系是什么?
47、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的孩子,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48、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作品《劝学》中的 , ,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49、以“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结论。
50、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 , ”。
51、《劝学》善用比喻和对比说理,为了强调学习时用心专一的重要性,文章以弱小的蚯蚓为例从正面设喻后,紧接着从反面写道“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52、①一二段,提出“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论证学习的重要性。
53、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作品)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54、于:(1)寒于水(比)(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3)取之于蓝(从)
55、《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56、⑧动词作名词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流:流水)
57、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58、第三段说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习意义重大,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因此,“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于学习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
59、本文篇幅虽长,但层次井然。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
60、“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才能获得成功。
61、《荀子·劝学》中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学”与“思”关系的名句是“ , 。”
62、(5)“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这就强调了“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
6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64、焉(1)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于(2)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水。”
65、《劝学》中哪些是类比论证,哪些是比喻论证,也是大家争论的焦点问题。
66、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67、作者在文中一共运用了几处比喻手法呢?用这几处比喻手法分别阐述了什么道理呢?
6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9、(2)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意义很大,所以学习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70、第三段,学习使本性与一般人没有差别的人成为君子,说明学习具有重大的作用,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是正确的。
71、第承认人的个性可以改变,反对“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说教,强调后天的学习和个人主观努力对个性的改造作用。旬子认为“君子生非异也”,禀性相同,人的才智品行的差异,是“教使之然也”,是后天教育的结果。
72、(2)论证方法灵活,是本文另一特点,全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分段论证。每段说明一个问题。第三段是先行论证,最后归结论点;第四段则把论点贯穿于论证之中。论证中有时先正后反,有时先反后正。灵活而有变化,使论辩生动有力。
73、焉:(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2)圣心备焉(语气词)
74、跬: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骐骥:骏马,千里马。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驽马:劣马。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舍:舍弃。指不放弃行路。锲:用刀雕刻。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蟹六跪而二螯:螃蟹有六只爪子,两个钳子。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螯,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蛇鳝:异文“蛇蟮”。
75、《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7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77、绝(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停止(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与世隔绝(3)以为妙绝(《口技》)极了(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横渡(5)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
78、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79、在论证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不能浮躁。
80、师:B同学回答得太棒了,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
81、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是这篇文章的特色。
82、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83、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84、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85、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86、⑦数词作形容词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87、面试试讲︱初中语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88、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既是全文的一个中心论题,也是第一段所要开始阐述的内容。而后面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明确而有力地照应首句,收束了上文,并且清楚地点明了首段的中心思想。
89、当然,荀子的学习观不可解免地带有局限性。他从性恶论出发,提倡把“先王之遗言”做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其目的是改恶为善,“积善成圣”,培养封建进主阶级的“君子”“圣人”,以此来证明封建教育和封建道德规范的合理性。他所谓的“善”“德”“圣心”,都打上了剥削阶级的烙印。他还宣扬了“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认为“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言有招祸,行有招辱”,要人们不偏不倚,谨小慎微,回避矛盾,才能避灾免祸。这种理论是以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驯服工具为目的的。
90、第二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
91、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今义:与“真”相对。
92、荀子在《劝学》中以雕刻为喻,从正面说明学习上坚持不懈的重要意义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3、《劝学》中认为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94、只要坚持,就会成功。正如《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_______,_______。”
95、师:本文论点鲜明,论证层次清晰,正反两个方面比喻的论证方法灵活生动,结构非常明了。
96、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97、《劝学》中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