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紫芝将白居易和苏轼诗作对比,认为人人称颂的《长恨歌》名句,气韵近俗;而从此句化来的苏诗,却是点铁成金,洗却俗韵,别有一种风味。其所以有这样的评价,正是由于作者的主观带入感过强,通篇洋溢着对苏轼的尊崇之意,评价未免有失客观公允。平心而论,二诗各有其妙,白诗细腻,苏诗流丽,展现出了风格之异同。
2、司马光《续诗话》开创了以人为纲、以事为纲的条目体例,而魏泰《临汉隐居诗话》则将此体例往前推进了一步。在以人为纲方面,有连续多条围绕同一人(韩愈)来写,似可视为《苕溪渔隐丛话》的雏形。在以事为纲方面,主要包括“诗祸”、“诙谐”两个门类,每个门类下,都连续有数条与此相关的条目。此一体例又为《诗话总龟》所承袭。然而,这样的编排方式并非大规模地运用于全书,直到南渡诗话中,才有了较为明显的突破,成为诗话按类编排的过渡阶段。
3、相比起北宋诗话单纯引录、评论前人诗句,南渡诗话中将自己的主观感受写入诗话中的现象普遍增多。如此条所载,周紫芝在特定的情境中,对杜诗之妙的感悟也更加深刻。通过自身与杜诗之间产生的“良性互动”,作者提出“作诗正欲写所见耳,不必过为奇险”的作诗原则,似乎更具有说服力。
4、喋喋:形容说话多;休: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5、(解释):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6、电影是小事,尚属如此。若谓中国人只要钞袭西方一部宪法,便是政治西化;钞袭西方一套学校章程,便是教育西化,那得如此般省力?
7、司马温公既辞枢密副使,名重天下,韩魏公元臣旧徳,倍加歆慕,在北门与温公书云:“多病寝剧,阙于修问。但闻执事以宗社生灵为意,屡以直言正论,开悟上听,恳辞枢弼,必冀感动,大忠大义,充塞天地,横絶古今,固与天下之人叹服归仰之不暇,非于纸笔一二可言也。”又书云:“音问罕逢,阙于致问。但与天下之人钦企高谊,间有执鞭忻慕之意,未尝少忘也。”又书云:“伏承被命,再领西台,在于高识,固有优游之乐,其如苍生之望何?此中外之所以郁郁也。”(13)
8、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9、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的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比喻固执地坚持某种意见或观点,不知道变通。
10、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谢氏为生活所迫,只得带着他改嫁到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朱姓人家,从此范仲淹改名叫朱说。由于是母亲从范家带过来的,范仲淹在朱家所处的地位就可想而知了,但是年幼的范仲淹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11、(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遂将前后爱书,一笔抹杀。”
12、钱穆(1895—1990),史学大师、国学大师。著有《国史大纲》《国史新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研究法》等1700余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
13、1954年,文坛掀起了一场批判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运动,因为俞平伯是胡适的学生,这场运动也转向了批判胡适,并在郭沫若的领导下,出版了一套200多万字的《胡适思想批判》。
14、不幸近代中国人,早已不是一蛮族,排去旧的,接纳新的,不全是精力问题,还需要高度的理智。能疏解,能诱导,始可逐步转进。若今天般单凭短视的势利眼光,把中国的一笔抹杀,西方的盲目接受,那真谈何容易?
15、他横在她的脚下,像是一条隐约不见、细微得不值一提的小溪流。她跨越,离去,然后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