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早春。韩愈时年56岁,任吏部侍郎,心情大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大义凛然而奉命独往宣抚,平息了一场叛乱。此诗写给挚友张籍,约张籍游春,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诗中极言早春景色之美,首二句以远看似有而近看却无的独特感受,表现出初春小草沾雨后滋润甘甜而若有若无的特点,既符合初春的实景,更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感受。遥看一片蒙蒙春意,近看却不见踪迹,流露出诗人追寻赞赏春心又大出意外的心绪。特别是第二句中的虚字“却”,来了一个大转折,开出了一片新奇的境界。第四句以议论来表达了自己的审美判断,“最”“绝”两个虚词的运用也非常成功,表现出诗人对初春美的极度欣赏,使得这首绝句既有文的曲折顿挫,有富有哲理意蕴。这其实写的也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存,忽见草色,又惊又喜,让人读出了一种象征的意味。
2、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今日诗》)
3、-50)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4、(一砂妄评4)三句转得好,四句问得妙,很深刻!
5、-37)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6、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7、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8、-43)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9、白话释义: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10、冰雪消融大地春,山中溪流响叮咚。人间大地五彩色,小草返绿生机萌。百花齐放竞风采,枝头鸟儿唱欢歌。美景处处看不尽,祖国山河分外娇。祝愿你立春时踏青去,心旷神怡快乐多!
11、以下为手拍图片(限于空间有限,仅展示部分图片。包含临摹作品和创作作品。)
12、这首诗于贞元二十一年在郴州所作,当时韩愈与张署同待命滞留于郴州,诗中反映的是一种否极泰来的愉快心情。岭猿越鸟一般用作写悲情,而诗人反用其意,振起首联,也使尾联含不尽之意。“可怜”二字,既否定了今日之乐,又暗示了前日之愁与日后之愁。
13、深远广阔,富于幻想。青春是绿色的,像滴翠的青竹,像坦荡的草原。
14、译文: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15、元和十二年,是韩愈一生仕宦生涯的重要年代。他以行军司马跟随裴度出征淮西,并在平定淮西之乱后,归朝为刑部中仅次于尚书之高官的刑部侍郎。韩愈的七绝,描写他从出兵淮西到凯旋回朝的情感历程,如《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几山下作》诗云:
16、6: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17、在这个交替的季节里,它伴随着残余未尽的冬寒,却送来了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