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2、我们佛教也是这样,佛陀与弟子之间,佛陀弟子之间的对话,后来获得不忘陀罗尼的阿罗汉做了三次结集,成了108函,所谓佛经,有些佛陀亲口说,有些加持弟子说,有些通过对话形成。我感觉不管《论语》还是《圣经》,也是耶稣语言,弟子传承,变成《新约》、《旧约》。
3、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五十五岁。春天,齐国送八十名美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4、如今在其他个别国家,儒学比在中国还弘扬得成功,公元四五百年就在历史中有记载。《论语》中很多的人生智慧用于世间当中,科学极其发达的今天,不但他的思想精神财富富裕,物质财富也跟得上时代,我们也可以看出古文化对我们的价值,对人生的作用,值得现代人探讨和思考。
5、要知道什么叫“水能载舟,亦能溢舟”,所以,这个“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就相当于是水,而你要想的天下,就要让你的“船”浮起来,也就要靠水,也就是民心。
6、所以,这里讲了学习的快乐,与人交往的快乐,违缘转为道用的快乐。这是孔子的三种幸福观。
7、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8、这才是我们如今广为流传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最接近的出处。(孔子论语全文)。
9、于是,有人跑去告诉他母亲说:“可不得了啦,曾参杀人了!”
10、1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11、那是后世那些儒家凡夫俗子的曲解,这才是孔圣人的真实意思。
12、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知也?”
13、译文孔子说:“聪明又好学,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他为‘文’。”(孔子论语全文)。
14、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5、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16、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17、历代于《论语》注解权威者有如三国时代曹魏何晏、南北朝梁代皇侃、北宋邢昺、南宋朱熹、清代刘宝楠、近代钱穆、程树德、杨伯峻等。只可惜《论语》成书时并无标点符号,自汉代有句读(dou),宋朝才有圈点,直到20世纪,新式标点才开始日趋规范,流传至今的《论语》也就“不离本位”地被历代注解者注解了,如此曲解孔子与《论语》在所难免。就好比我们常在电视里看的“传声筒”游戏,一段话从第一个人传到第十个人,哪怕只有十分钟就已经变样了,何况两千多年的传承呢?
18、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19、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2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1、19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22、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23、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来到鲁国朝见,孔子向郯子询问郯国古代官制。孔子开办私人学校,当在此前后。
24、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25、④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26、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27、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8、9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29、18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
30、11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31、胆子真大!长生疫苗几致3个月婴儿丧命,广东省竟还称平安无事!
32、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33、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3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5、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36、鲁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
37、 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8、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9、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40、 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1、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门生子路死于卫国内乱,而且还被剁成肉酱。经过这一系列打击后,孔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
42、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3、4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4、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5、子曰∶“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6、孔子在河岸上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47、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
48、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49、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经典是《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
50、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51、 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52、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53、《论语》也有一些编译,辜鸿铭、林语堂对《论语》或东方思想的研究和传播起到非常大作用,过后那么有智慧和深度的学者比较少,尤其辜鸿铭,他生长在西方德国,按理说东方的习气一点没有也是可以的,但可能是父亲或老师的原因,对儒家思想有根深蒂固的见解,有十三个博士学位,精通九种语言,现在有些人精通三四种语言走路的姿态都不同。
54、虽然世人皆知“半部论语治天下”,却不一定知法度天下的真实孔子。《论语》一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鲜活智慧,因材施教等。他并不是人工智能,输入什么问题就能得到某种标准统一的答案,而是一位讲究实际效益的老师,在回答弟子疑问时并没有炫耀自己的学识,同时也不忘对方所处的水平和悟性,目的就是为弟子传道解惑。真《论语》者,乃为孔子当年在推行大道时如丧家之狗般被追赶喊杀中依然能横天横地者。
55、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56、读一读后世几千年的历史,那些“肉食者”在走上那个位置之前,从智商上来说,都是极聪明的人,从品格上来说,也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好人,但为什么会走到那个位置之后,就会变得愚蠢,甚至变得邪恶呢?会发生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变化呢?
57、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58、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59、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0、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6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62、 译文子夏说:“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学习能够游刃有余时就
63、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4、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65、这话如果放在当今,我们就不得不佩服老夫子的智商了,但是,那时毕竟是古代,哪像现在。
66、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67、2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68、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69、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70、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71、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72、引申为“爱人”(包含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是一种道德观念.在《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解释.尽管有许多不同,但“仁”的基本内容还是很明确的,这就是“爱人”.孔子极力鼓励人们“为仁”。
73、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74、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
75、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76、如果把“食”都去掉了,老百姓饿着肚子,那不乱套了吗?
77、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78、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为削弱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因为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的后代,故称三桓。当时的鲁国政权实际掌握在他们手中,而三桓的一些家臣又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着三桓)采取了隳三都的措施,拆毁三桓所建城堡。后来隳三都的行动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79、译文:子贡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先去做,然后再根据做了的去说(这就可称为君子了)。”
80、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81、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82、《论语》学得好,也许儒家思想对我们也很管用吧。
8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84、2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85、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86、译文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87、先秦说理文的一些文体特征,在《论语》中已有萌芽。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
88、 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89、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孔子从蔡国来到叶国。叶国君主叶公向孔子问政,并与孔子讨论有关正直的道德问题。在离开叶国返回蔡国的途中,孔子遇到一位隐者。
90、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91、那么,我们干脆说孔子是一个有“人味儿”的人,总归是没问题。
92、学习按时温习不也是件高兴的事吗?有志向相同的人从远方来相聚(互相切磋,增长学问),不也是件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德才兼备的人吗?
93、今天早晨我和一个堪布早餐碰到,问我今天做什么,我说今天讲《论语》,孔子说朋友来了很开心,他说孔子讲得好,以后我经常来。
94、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5、译文:孔子说:“仲由(子路姓名)!我教给你的知识都知道了吗?知道便是知道,不知道便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理智的。”
96、《中庸》中说,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有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97、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了鲁迅先生《野草·题辞》中的一句话:“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98、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99、2008年回国后长期从事先秦儒家经典的研究和讲授。2010年参与创立上海国学新知传统文化学习中心,担任会员制《左传》读书会主讲,至2016年精读全本《左传》三轮250多期,读书会录音专辑在喜马拉雅网上电台收听数已超过125万。编著126万字《春秋左传精读》,作为读书活动讲义,2014年正式出版,深受读书界欢迎。正在与中华书局策划出版个人专著《政说春秋》丛书,其中《称霸:春秋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救世:郑国中兴贤相子产评传》将于2018年出版。
10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01、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102、刘勋,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回国后曾担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大项目主管、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所长秘书、上海科技大学校长办公室文宣主管,2017年起担任上海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学助理教授,开设“中华文明通论”“《春秋左传》精读”“《论语》精读”等本科生通识课程。
10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04、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05、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06、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10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0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09、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10、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