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龙盘虎踞: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2、(3)历史记载了不少私生龙子龙孙的大名,却不能告诉我们小麦的起源。(关于带龙的成语)。
3、(lóngméndiǎné)比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
4、画龙点睛、龙潭虎穴、车水马龙、望子成龙、鲤鱼跳龙门、鱼跃龙门、笔走龙蛇、龙腾虎跃、鱼龙混杂、降龙伏虎、
5、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6、龙、龙睁虎眼、龙跃虎踞、攀龙托凤、鼍愤龙愁、龙
7、这些文明,文化的背后,是中国人,自强不息和兼容并蓄的成果,是中国人自强、包容、综合思维精神的体现。
8、(suìzàilóngshé)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
9、(4)我看到我爷爷龙太龙钟的样子,我就很心疼。
10、(hǔbiànlóngzhēng)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11、在中国有一种文化,叫六龙御天。在中国有一种智慧,叫百龙之智。
12、龙行虎步〔lóngxínghǔbù〕:形容帝王的仪态,比喻威仪庄重,气度不凡。
13、 êtrecourbésouslepoidsdel’âge(lepoidsdesans)
14、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鱣,有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故以“龙门点额”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
15、云从龙,风从虎、前怕龙,后怕虎、风从虎,云从龙、
16、 sensfiguré:unamourpourquelquechosequepersonnenecomprendvraimentetquipeutmêmefairepeur
17、凤表龙姿〔fèngbiǎolóngzī〕:形容英俊的仪表。
18、综合思维是中国人思维方式,世界先进的思想,超前的思维,到了中国都将被汉化和吸收。龙的形象是综合的、兼容的,龙的精神也是综合的,包容的,龙被儒家奉为仁兽,作为帝王之象,道家经典《抱朴子》记载,太上老君凭借青龙上天入地,穿山涉水,龙是神仙的助手、坐驾,佛教中也有《佛说海龙王经》龙王、龙宫、龙女、龙子的传说,丰富了龙的信仰,龙就是多元相容的一个伟大的创造,无论是形象上、精神上复合的形态,是中国人运用综合思维对生物兼容并蓄的成果。
19、伏龙凤雏〔fúlóngfèngchú〕: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着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20、本义指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被渔夫所伤。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不测之虞。
21、马足龙沙、虎窟龙潭、龙幡虎纛、龙腾虎蹴、虎掷龙
22、变龙蒸、鱼龙曼衍、龙腾豹变绣虎雕龙、龙骧蠖屈、
23、屠龙之技 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
24、骥子龙文〔jìzǐlóngwén〕: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
25、封建社会始汉高祖刘邦开始,龙成为了权威显赫的帝王象征,所谓龙者,君之象也,龙,人君之象也,两千多年来,龙与天子齐名,代天行道,天人合铸就了中华灿烂的文明史和璀璨的文化史。
26、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27、(yúlóngmànyǎn)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28、元龙豪气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29、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三折:“不甫能撞开了天关地户,跳出这龙潭虎窟。”
30、学生们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31、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32、附凤攀龙、攀龙讬凤、龙攀凤附、龙口夺食、三人一龙、
33、(qiáolónghuàhǔ)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
34、龙吟虎啸〔lóngyīnhǔxiào〕: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35、龙盘、笔走龙蛇、乘龙快婿、老态龙钟、直捣黄龙、
36、成语出处:唐·严从《拟三国名臣赞序》:“圣人受命,贤人受任,龙腾虎跃,风流云蒸,求之精微,其道莫不咸系乎天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