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诗坛大家、名家,每期2位。每人诗歌150行,诗观、诗歌语录1000字以内,配简介和照片。 栏目主持人:孙启放 邮箱sqfchdd@1com
2、“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简介50字)。
3、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4、潼关:在今陕西,关城地势险峻,自古即为要塞。(谭嗣同简介50字)。
5、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格局的巨大变迁,许多现代高楼大厦取代了明清两代低矮民居,若徒步寻觅“戊戌六君子”曾经居住的胡同会馆、故居以及消失后的方位,至少需要两三天时间。
6、简介: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盦、胥溪渔隐、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今浙江杭州人。中国清代篆刻家,工诗文、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书法长于行、草、篆、隶诸体。篆刻师法秦汉玺印,旁涉丁敬、黄易等人,印文笔画方折,用刀大胆,自然随意,锋棱显露,古拙恣肆,苍茫浑厚。为西泠八家之一。
7、 皖军:安徽实力诗人展。每期10人,每人诗歌90行以内。栏目主持人:杨启运3240629319@qq.com
8、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9、(简介):梁漱溟(1818-1923),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开封。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
10、溥 伒(1893-1966)、金衡永 山水书法成扇
11、城:指潼关。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北,关城临黄河,依秦岭,当山西、陕西、河南三省要冲,历来为军事重地。
12、《长淮诗典》系列选本已经出刊《长淮诗典2016年选》《中国当代诗人100家》,《中国当代诗人档案》《长淮同题诗选》正在制作中。
13、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诗人,维新派领袖。甲午战后创办浏阳算学社,开维新运动之先声。后又参办金陵测量会、上海不缠足会、女学堂,于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湘报》、群萌学会等,主张修建湘粤铁路。后入京委为军机章京,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因不愿出走而遇难,为“戊戌六君子”之首。其著述《仁学》为维新派第一部哲学著作,亦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梁启超称之为“禹域未有之书,众生无价之宝”。
14、来源:浏阳日报、北京青年报(记者董鑫)、北京日报
15、1900年回国参与自立军起义,事败后复去日本学军事。1904年回国,先后到江西、湖南、广西、河南等地军校任职。
16、翻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在逃亡中投宿时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我自仰天大笑,慷慨赴死,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17、此联在报纸上登出之后,不少人续撰下联,续得最好的是:
18、钤印:松岩诗画(白)钱押(朱)今胜昔(朱)
19、虽然这样,天下事还得明知它难做,却尽力去做到它。您试试到日本驻华使馆拜访伊藤博文,请他打电报给日本驻上海领事设法救康先生啊。”
20、简介:汪亚尘,浙江杭州人,1921年上海美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28年至1931年赴欧洲作艺术考察,归国后曾任新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新华艺术师范学校校长。1947年赴美讲学并举办画展,传播中国绘画,历时30余年。
21、沈尹默,原名君默,祖籍浙江湖州人,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以书法闻名,与于右任并称“南沈北于”。
22、晚清娄东画派代表人物秦祖永论王原祁画风:『中年秀润,晚年苍浑」;论其画曰:『沈雄验右,元气淋漓,笔端金刚杵之语不虚也」
23、袁世凯立即装出一副怒容,瞪视谭君说:“如果皇上在我军营,那么,杀荣禄就像杀一条狗罢了。”于是两人共同商谈了救皇上的措施。袁世凯说:“现在军营中的枪枝弹都掌握在荣贼的手里,而且营、哨各级将官也大多是旧人。
24、(简介):梁漱溟(1818-1923),蒙古族,原名焕鼎,字寿铭。曾用笔名寿名、瘦民、漱溟,后以漱溟行世。原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因系出元室梁王,故入籍河南开封。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1) 。
25、作为哲学家的谭嗣同,其思想主要体现在《仁学》中,它较为全面反映了谭氏哲学、政治、科学及经济思想。《仁学》的思想来源相当庞杂,不仅吸收了张载、王夫之、黄宗羲之思想,亦包罗儒、道、墨及陆王心学之思想;不仅包含佛教华严宗和唯识宗之学说,亦涉及西方基督教及数学、格致和社会学。作者将此多门众类思想熔于一炉,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
26、公余闭门读书,不事权贵。尽管自己官声颇好,升迁无碍,但见国难当头,常自忧虑,以致缺眠少食。思救国救民之策,非改革弊政,兴新学、行新政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