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屈原在名作《离骚》里面曾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叙述文路:努力准备、失败悲愤、反思不悔;再试遇挫、徘徊无望、他投不忍、以死明志。(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
3、(5)失败后自我反思。54至65共12行;
4、此身虽然死亡,但精神则永远不灭,你刚强的魂魄在死后是鬼中的英雄。
5、《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古代士人将内心的最高坚守看得比生命更重要。
6、 因为身心合所以才能够不被轻易动摇,才会容易成功。
7、刚洗了头的人一定会弹弹帽子,刚洗了澡的人一定会抖一抖衣服上的灰尘。
8、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作出大量的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诗歌。汉成帝时期的刘向,把以屈原的诗歌为代表的楚国作家的作品汇编成集,题名为《楚辞》,后世就以“楚辞”作为屈原作品的代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离骚》等作品。
9、唐僧可以指代我们的身体,他在最后被封为了旃檀功德佛。
10、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句话有些夸张,但是事实确实是如此。
11、道路远又长,我将上天下地地求索(理想)。一种不断探索前行的精神,至今仍感染着世人。
12、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3、唐僧、悟空、八戒、沙僧所组成的取经四人团,其实是人“身、心、情、意”的合一。所以书中九九八十一难,无数悲欣交集、挫折历练,描述的就是每个人的一生景象。酸甜苦辣,血雨腥风,该来的都是躲不掉的。(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
14、良辰美景不可多得,我姑且快活逍遥尽情享受欢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珍惜难得的欢乐时光,该享乐时就痛痛快快地享受。
15、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吃一种食物久了就想换种口味,一样的穿搭久了就想尝试新的风格。同样,在城市的喧闹中呆久了,就想回归自然,过上一段闲云野鹤般的诗意生活。用古人的话讲就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6、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17、现在一般引申为:不失时机地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的问题。前的路程是那样的长,那样的远,我已经立志,要百折不挠的去寻找我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
18、离骚是一首“屈原的政治生涯传记”诗。以浪漫抒情的形式来叙事是其主要的风格。赋、比、兴三种修辞手法灵活穿插转换是其语言运用上的最大特点。
19、人们不了解我也罢了,只要我内心确实是美好的。
20、早上喝木兰上坠落下来的露水,晚上吃落下里的秋菊。以两物来比喻自己志向高洁。
21、时光无情,美好事物的逝去更令人感伤。屈原担心随着时光的流逝,功业未成,时不我待。
22、(12)认真考虑神灵的指引及下决心他投。152至167共16行。
23、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24、诗句出自《楚辞·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前方的道路漫长又遥远,我将上天入地,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去探寻。这一传诵千古的名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了真理不懈求索。
25、《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诗,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这篇名作写于屈原放逐江南之时,是诗人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扩展资料《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
26、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27、一直觉得一个人的一生如若想要获得超然的境界,得像“悟空”一样在“俗世”里面走一遭的。
28、若把本句放回到原诗中,与前后文一起贯通理解,不作断章取义、语录式的随意发挥,便可接触到屈原要向后人表达的完美的艺术内涵,见到一个丰满生动、合情合理的艺术形象。其得益将远远大于仅把它当做一句标语口号来叫喊,也可除去先前解释上的暴戾、固执之气。
29、《离骚》,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篇光辉千古的杰作,诗中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对邪恶势力的憎恨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30、 因为只有入了世你才会知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31、现在一般引申为:不失时机地去寻求正确方法以解决面临的问题。
32、(4)评价改法情况和表达对失败的看法与对改法的态度。36至53共18行。
33、出处:屈原《离骚》97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4、然而,正是因为流放,使得屈原广泛地接触了底层的人民群众,也接触了丰富生动的楚国民间文化,从而创作了大量的光辉的诗篇。诗人的不幸,正是文学史的万幸,人生的悲剧造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
35、《湘君》、《湘夫人》以舜帝与二妃的传说为题材,写出了“湘君”与“湘夫人”的深深爱恋和苦苦相思,是中国古代最具艺术意味也最为感人的爱情诗。
36、 也只有经历了动荡波折之后心才会慢慢成熟起来。
37、漫漫:路遥远的样子。其:代指“路”。修远:长远。
38、“我走过山时,山不说话,我路过海时,海不说话,小毛驴滴滴答答,倚天剑伴我走天涯。大家都说我因为爱着杨过大侠,才在峨眉山上出了家,其实我只是爱上了峨眉山上的云和霞,像极了我十六岁那年的烟花。”
39、赞人之语。山中的那人像杜若一样芳洁,喝山泉、住在松柏林中。
40、对于在屈原《离骚》中的这句诗,已经成为很多人用以自励的千古名句。有流行解释为:“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此句在原诗中的本来意思了。
41、第四章(徘徊)38行:诗人又陷入苦闷与徘徊之中。辛辛苦苦的求索又遭失败,究竟何去何从?诗人无奈,于是“取琼茅来卜卦”,请灵氛为他占算以决疑。灵氛卜卦的结果是必须远游离开楚国才有出路。经过一番考虑,仍然犹豫不决。于是再请巫师降神求教。之后,又经反复审慎的思索,最终决定“远游自离去”,离开楚国出游。
42、(6)对屈原被贬一事,亲人埋怨(引出后面的借史反思)。66至71共6行;
43、此句奠定了中国文学中的悲秋传统,秋气肃杀,易勾人感伤悲凉之情。
44、(2)光辉峻洁的人格。按常理,以屈原的身份完全可以在楚国旧贵族把持朝政的环境中随波逐流,但他却不与腐朽的旧贵族集团同流合污,由此而受到黑暗势力的残酷迫害和打击。
45、第一章(被贬)53行:诗人从自己的家世和出生写起,回顾了自己有生以来的努力、追求、奋斗以及所遭受的失败,满腔悲愤地表述了矢志不渝的精神和九死未悔的态度。
46、吴承恩在《西游记》开篇曾说: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意思就是:想知道人生的真谛,那就必须看西游记。
47、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主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戴震的《屈原赋注》等。
48、长长地叹息而掩面拭泪,哀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49、 屈原有《离骚》,其中有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处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是很少人知道,它前面的几句诗。现在把它摘录在这里:“驷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0、一天的奔波,该是多么地疲劳啊!本想在宫门之外少休息一会,但是不能啊!时间紧迫,天已快黑了。我请求羲和,不要再驱车前进了,崦嵫已在眼前,不要靠近它吧!摆在我们面前的路程是那样的长,那样的远,我已经立志,要百折不挠的去寻找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
51、第二章(反思)38行;接着面对自己的失败,进行了一番深刻的反思。毕竟惨遭失败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诗人以“路径似未看清兮”领起,先以“退身修整服装”一般地表现自己的反思,但仅如此则缺乏波澜,且难以深入,所以借“家姐”这个人物从反面来责备、劝说,以逼出“找舜帝评理去”一节,既深化了反思,又强化了情感。连情谊最亲密、对自己最关心的“家姐”,也如此责骂、劝说,世上还有谁能理解自己呢?一气之下便“找舜帝评理去”。反思的结果,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52、“心远地自偏”,身的距离并不是心的距离。屈原身处虽远,但品德端正、心系国家,始终未变。
53、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主要注本有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戴震的《屈原赋注》等。
54、人对故乡故国的眷恋和牵挂,几乎是一种本能。
55、远离世俗而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
56、屈原虽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他坚信自己的品德和治国理想是正道,内心坚守而忍不住赞美它。
57、(7)评理及激奋抒情。72至91共20行。
58、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同样藏有一千种诗意生活。
59、战国七雄中,秦、楚、齐三国国力最强(秦国改革彻底,军事力量最强;齐国滨海,最为富庶;楚之疆域最大),都具有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条件。这三国中又以秦、楚斗争最为尖锐。屈原的一生始终处在时代斗争的漩涡之中。
60、庆祝中国共产d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在重提“赶考”之后,引用了屈原的这句话,勉励全d同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61、我不能改变自己志向去顺从世俗,当然会愁苦终身而不得志。
62、(3)赤诚的爱国精神。在战国时期,知识分子“朝秦暮楚”是常见的选择,是一种社会风气。但屈原热爱故乡,热爱人民,深信“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并且把热爱楚国与热爱华夏民族统一起来,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63、屈原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64、悲伤莫过于生而别离,快乐莫过于新相交知己。
65、(3)改法失败经过及原因。19至35共17行;
66、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可为。
67、 孩童的时候我们就向往着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向往着他的七十二般变化,能够任意的上天入地,英雄无敌;成年后我们领悟着唐僧的执着,八戒的随性,沙僧的任劳任怨,白龙马的意志……
68、上半部五个,《屈原引路》、《屈原被屈》、《屈原不屈》、《屈原被怨》、《屈原说理》;
69、古往今来、中外先哲上下求索生活的意义,但追根溯源,能给心灵以慰藉、给生活以启迪,都是我们所喜悦和推崇,就像一方永不之地,是在这座由繁华构筑的城池里,最应该坚守的奥秘。
70、漫漫西行路十万八千里,需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71、世界都是浑浊的而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人都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
72、 这几话的意思是:驾驭着玉龙,乘上凤车,我立刻乘风奔向天的征途。清晨,从九疑山启程,黄昏便到了县圃。本想在仙门之前稍歇息,太阳匆匆下落时已近日暮,我命日神驭者停车不前啊,崦嵫山不要靠近你的归宿处。前途漫漫多么遥远,我还要上天下寻求正路。
73、人们各有自己的爱好,我独自爱好修饰以为常。
74、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受楚辞排比、夸张手法的影响,又产生了骈体文,讲究对仗,讲究修辞;而在齐代永明年间产生的“永明体”诗歌,讲对仗、讲平仄、讲押韵,又直接影响了唐代格律诗(律诗、绝句)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讲,导致了唐诗的繁荣,更不用说以“香草”、“美人”为特色的宋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