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2、剑桥,也称康桥(Cambridge音译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桥。剑桥,与牛津一样,是座令人神往的传统大学城。剑桥同牛津一样,也有大学(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
3、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徐志摩再别康桥背景)。
4、Swaysleisurelyunderthewater;
5、 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
6、他将对“爱”“自由”“美”的追求凝结为一个理想的人生形式,者便是“康桥觉醒”的主要内涵,并为此冒世之不韪,竭力为此奋斗。这就注定了,其走上文学之路之初,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
7、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8、此时,陶醉已不能满足我们的审美需求,诗人自然而然地带着我们去“寻”,去“探”,在审美历程达到高潮的时候,在星辉斑斓的纯美意境中恣情放歌便成为了我们感情的需要,朗诵者应该有充沛的情感,有纵情高歌的强烈欲望。但因为有第六节的一个“但”字,此处的处理便犹如书法中的垂露竖了,在欲放还收中忍住强烈的,即将喷涌而出的情感,为下文的情感折转做好铺垫。
9、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10、 反观这首《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11、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
12、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
13、徐志摩对在英国康桥这段生活分外留恋,他因为与林徽因的恋爱不无感慨,异常兴奋,大量作诗,他这时诗情汹涌暴发的情景,在他的题为《再别康桥》、《草上的露珠儿》等诗中都有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