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末听了一节薛法根老师的课《黄河的主人》,很喜欢。跟过去的课一样,扎实、朴实、落实,很值得学习。特意跟大家分享。
2、(提示)比喻在做某事之前,已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把握。也作“成竹在胸”。
3、HerHusbandAndyworkedatDeutscheBankandservedasvicepresidentfor16years.
4、(提示)形容包围严密。也比喻对敌人、罪犯等人严密防范。
5、因为宁镇山脉的阻挡,从安徽芜湖以下折向东北
6、(提示)为维护国家的利益,对犯罪的亲人加以处罚。
7、百川灌河:河:黄河。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黄河。比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8、黄河,劈高山,斩磐石,粗犷豪放;决昆仑,吼龙门,自强不息;曾濡汹涌,铸磅礴,深厚庄严,蓬勃向上,凝结为炎黄子孙的图腾。几千年惊涛怒吼,几万年生生不息,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五千年的文明,奔涌为民族的象征,铸就了华夏儿女兼容并蓄厚德载物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9、人们尽情的吮吸着黄河,吮吸着母亲的乳汁,他们渴望母亲的爱抚,他们需要母亲的滋润。文人墨客以精美绝伦,豪迈壮观的语句来形容黄河,望着日夜奔腾的黄河,望着我心中的黄河,我太过心酸,千年不停的流动,母亲累吗?母亲微笑着告诉我,为了这个民族,为了爱她的儿女,这是一种必须,一种必须的付出,为了华夏子孙能够腾飞,为了民族精神能够延续,她必须不停的流动,不停地提醒华夏子孙能够腾飞,必须滋养这个民族。关于黄河的好词佳句关于黄河的好词佳句
10、(英文):TheYellowRiverisclearandtheseasarecalm.
11、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固执地说:“我没见过北海,我不信。”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12、成语解释: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
13、(提示)比喻虚幻,一场空。也作“黄粱美梦”。
14、春秋时,哲学家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社会:国土面积小,人口稀少。人们不用坐车乘船到远方去;没有战争,人们不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人人有自己喜欢的职业,吃得好,穿得舒服,住得安稳;与相邻的国家望得见,但不相往来。
15、砺山带河——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16、南北朝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传说他在一所佛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都没画眼睛。大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有了眼睛,龙会飞走的。”人们以为他说大话。他只好为两条龙画上眼睛。立时雷电破壁,两条龙腾空而去,墙上只剩下没有眼睛的两条龙。
17、(注释)鼓:指高的戏鼓。作:振作。气:指勇气。
18、本文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
19、春秋时,卫国有位正直的大臣叫石碏,可他的儿子石厚,却帮助卫庄公的儿子州吁杀害了卫桓公,篡夺了国君之位。州吁和石厚很暴虐,引起了民愤。石碏对自己的不肖之子也十分愤恨。他设计把州吁和石厚骗到陈国,又与陈桓公商量好,将两人处决。人们称赞他的行为是“大义灭亲”。
20、这篇文章用的最多的方式是烘托,整个文章只有一句半写艄公,但是整篇文章都在衬托艄公。
21、公元280年,西晋大将军杜预进攻吴国,十天内就攻占了许多城池。他想乘胜进击,有人却主张明年再去攻打。他说:“我军进攻士气低落的吴军,如同用刀破竹子,破了前面几节,下面的都会顺着刀口自动分开。”于是他率军继续前进,终于灭掉了吴国。
22、(提示)比喻自己的行为使对方有所察觉和防备。
23、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24、(举例造句):朝廷当待以虞宾,统承礼物,带砺河山,位在诸王侯上。★《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