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刘商《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描写重阳节的古诗)。
2、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九月九日(唐)王绩
3、《九日齐安登高》——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旅中过重阳》
5、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重阳日寄韦舍人》
6、原来是因为王维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7、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8、一望海无穷,浪起秋风。恰如诗兴一重重。我在天南君在北,害煞飞鸿。
9、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唐)李郢
10、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1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12、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唐)崔元翰
13、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14、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重阳日荆州作(唐)吴融
15、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九日(明)文森
16、却驱羸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九日落星山登高(唐)徐铉
17、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18、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出自唐代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19、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重阳山居(唐)司空图
20、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21、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22、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23、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唐)李适
24、《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25、翡翠巢低岩桂小,茱萸房湿露香浓。《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