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2、携手“爱文居”,师生共成长——王月如老师为文化、写作系列讲座揭幕
3、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的手段,他认为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在武力,尤其是在财力.因此加强科学技术教育,提高生产力,发展国民经济,国家 富强才能够在世界竞争中生存下来.
4、为改变学生中间的不良风气,蔡元培积极提倡在学生中间成立进德会,入会的人都要遵守不赌博、不饮酒、不娶妾等基本戒条。另外,他还积极促成体育会、音乐会、绘画研究会、书法研究会等业余研究机构,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消遣方式,培养他们的正当趣味。
5、在1884年,光绪甲申十年中的秀才,不是1883年。(蔡元培简介)。
6、各部人选决定后,教育总长蔡元培因久居欧洲,对国内教育情形异常隔膜,特请蒋维乔帮助。二人并偕另一会计兼庶务职员,于1月4日晚上到达南京,住在一小旅馆中。5日,蔡元培正式就职,出席临时政府首次国务会议。会后,蔡元培往谒孙中山,请示教育部办公地点,孙回答说:“办公房屋要你自己去找。”连日奔走,一无办法。适遇江苏都督府内务司长马相伯,就商借碑亭巷内务司楼上空房三间作为办公处,随即迁入。其简陋情形,可想而知。
7、周二先生与蔡公,渊源很深。他们是绍兴同乡,周作人一个相当于日本杂牌大专肄业的“野路子”,日后能当上北大教授,也是蔡元培大力提携的结果,两人交往20年也素无芥蒂,关系非同恒泛。可一日月旦评起来,突然把调子抬到这么高,都成了“晚节不保”了,责备之意是非常重的。
8、蔡元培要辞职,北大的学生和老师却不同意,学潮再起。
9、蔡元培:“仲甫先生,孑民今日乃为聘请之事而来。”
10、当年他兼任青年部长,本应该给进步青年更多庇护,不料却主动提议取消年轻人的各种活动,包括学生会组织,此举颇招物议,报上批为“自毁清誉”;他在退出北大校长职务,主持大学院工作期间,声名狼藉的国民d“d化教育”就是由他首开先河的,被外界认为放弃了早年理想;最后一点,就是认为他晚年左右摇摆,被不良分子各种利用,过去引领时代新风潮的一代精神领袖,沦为了权贵们的附庸。
11、1963年曾国藩后人抛出史料,惊诧学界,李秀成在供词中说了什么?
12、53哲学大纲(蔡元培编纂)商务印书馆民国15
13、绝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蔡元培去北大教书之前是干什么的,他是造炸弹搞暗杀的。他也不是一出生就造炸弹搞暗杀的,在造炸弹搞暗杀之前,他也还是教书的,这其中有一段故事。
14、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仅有军国民教育和实利主义教育还不够,必须“教之以公民道德”.“何谓公民道德?曰法兰西之革命也,所标榜者,曰自由、平等、博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
15、这个事件对清末学界的影响无比重大。蔡元培和吴敬恒、章太炎、蒋维乔等,便在中国教育会的二楼成立“爱国学社”,社员55人,都是南洋公学的退学生。
16、行动却出人意料,甚至出现焚宅殴人的越轨局面,最终有32名学生被捕,其中北大学生20人,这是蔡元培所不能容忍的。
17、行动却出人意料,甚至出现焚宅殴人的越轨局面,最终有32名学生被捕,其中北大学生20人,这是蔡元培所不能容忍的。
18、我们熟悉的诗词女神叶嘉莹,她认为,在其一生中,对她影响最大的,是顾随先生。1942年秋季,大二那年,顾随在辅仁大学教唐宋诗课程。
19、并开宗明义,阐发他对大学性质的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20、投稿&合作:1922273801@qq.com
21、梅贻琦一手创办了台湾的清华大学,他坚持己见,从小小的研究所做起,周围的反对声音也没有更改他的决定。多年之后,我们可恶意看到他的决定是正确的。今天的台湾清华比台湾大学的名声都大。
22、76岁老人一生用铅笔画雪景,这才叫照骗!连普京都"被骗"了
23、1917年1月4日,蔡元培抵达北京,当天的报纸上是这样登载的:大风雪中来此学界泰斗,如晦雾之时,忽睹一颗明星也。北京成新政新事,人们对改革之举充满期待。
24、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9R0b869uLJ7GVPKW30Bfg提取码:2tra书名:中国伦理学史
25、5月19日,北京各校再次罢课请愿,要求政府迎还蔡元培,学生还亲自组成了“南下代表团”,由张国焘带队,亲自劝返。
26、林琴南的这个意见如果仔细想来似乎也很有道理,即便到了今天白话文已经成为文学的主体的时,我们依然会觉得古文魅力无穷,是现代语言的智慧资源。然而当时的一边倒特别是陈独秀不容商量的态度,极大挫伤了林琴南的情绪。1917年初,钱玄同出面支持胡适的文学改良建议,原本是一件大好事,但钱玄同的好斗性格使他不忘顺带攻击桐城派等旧文学,并提出什么“选学妖孽,桐城谬种”等蛊惑人心的概念,这就不是简单的学术论争,而是带有一定的人身攻击的意味。
27、15商务印书馆九十年:我和商务印书馆(蔡元培着/蒋维乔着/庄俞着)商务印书馆1987
28、蔡元培,字鹤卿、孑民,1868年生于浙江绍兴山阴县,这是中国历史上出文化人、出文化名家最多的地方之由于家学与地域风气的影响,让蔡元培有了成材的先天条件。蔡家是商人家庭,他的父亲经营钱庄生意,富甲一方。家里有钱,又生于文化之乡,蔡元培因此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熟读四书五经,文化基础非常扎实。
29、大凡厉害人物,都有一个传奇的少年经历,蔡元培17岁中秀才,23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26岁成为翰林院编修,基本够得上传奇。
30、吴敬恒说蔡元培,在做人的态度上,对自己是“不骄不吝”,对人是“和而不同”,只要这个人有一技之长,没有不取其长,绝不问其短处如何。然而他无时或忘的,就是他自己的主张:鼓励造就大学问家出来。这有一个实例可以拿来佐证。
31、论d导立宪制https://westonemedia.sharefile.com/d-sd2ad217a0f0c42699c3487b8954d6f57
32、30蔡元培美学文选(蔡元培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33、兼容并包,囊括大典!也只有蔡元培时期的北大才有如此的魄力与胸襟:只看学问与格局,不看政见与观点;哪怕你是晚晴遗老,只要学问了得,同样受人敬重。
34、陈独秀:“谢先生美意,只是在下才疏学浅,恐难担此重任。”
35、演讲辞的最后,作者告诉在座的青年学子,自己近期要做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个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正是北大学子们最迫切需要的。作为一个校长,蔡元培为学校、为学生考虑得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