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3、全诗写景状物细腻入微,语言流畅自然,情境浑然一体,诗味醇厚,意韵盎然,给人一种清闲之感。
4、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孟浩然的诗歌风格)。
5、两年后,王昌龄遇赦北归,专程途经襄阳。孟浩然那叫一个开心,吩咐家里备好大床房,恨不得掏空了半个农贸市场设宴款待。
6、孟浩然还主张作诗不必受近体格律的束缚,应当“一气挥洒,妙极自然”。
7、因为,此时他看到的大自然景象是湖水,然后由湖水联想到济渡,而“济”就是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意思。所以,这两句实际上说的就是想要做官,但他是用说明的方式抒写的,尤其是“端居耻圣明”5字,把他自己想要做官的那一份感情,完全用很平俗的说法说出来了。
8、这通过几首不同的作品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得更清楚。《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宿建德江》这三首诗都写了江湖水景,但性格各异。第一首作于孟应聘入张九龄幕府时。他为自己的抱负能够有一试的机会而兴奋,曾写下“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书怀贻京邑同好》)、“故人今在位,歧路莫迟回”(《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之类诗句。正是这种昂奋的情绪,使他写下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样气势磅礴的名句。第三首均作于落第后南游吴越之日,前者以风鸣江急的激越动荡之景写自己悲凉的内心骚动,后者则以野旷江清的静景写寂寞的游子情怀,它们的神采气韵是很不相同的。本之以“兴”,出之以“象”,突出主要的情绪感受而把两者统一起来,构筑起完整的意境,这是孟浩然写景诗的重要贡献。
9、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10、孟浩然早就在一份八卦小报上读过王维考进士的故事,赶紧虚心求教学习方法。(孟浩然的诗歌风格)。
11、《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3、后人每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生意。而《西塞山》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
14、孟浩然拜访华山李相,恰巧李元绂不在,孟浩然于是留下一首绝句而去,曰:“老夫门前三日立,朱箔银屏昼不开。诗卷抛却书袋内,譬如闲看华山来。”一日,明皇召俾口进佳句。孟诵:“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何不云:“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由此不遇。
15、感人的是,孟浩然这次居然学乖了。他给张九龄寄过去一首量身定制的《临洞庭上张丞相》:
16、据《襄阳记》载:“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庙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后以庙名为山名,并为地名也。”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此诗当作于作者四十岁后隐居鹿门时,所以题目“夜归鹿门”。
17、其作品以描绘自然景物著称于世,尤以写田园见长。
18、诗人所处的时代,正值我国南北分裂的局面。(东晋和刘宋王朝政治腐败,门弟森严,封建统治的上层社会虚伪龌龊),诗人对这种黑暗现实不满,遂弃官隐居,(即为:出仕)。后世为人所熟知的“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一语,即从此而出。
19、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20、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 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21、凡夫:本名段明贵,湖北省襄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长,湖北省作协原副主席。著有寓言集十多种。作品分获2002006年度冰心儿童图书奖;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三届“金骆驼奖”;《快乐》、《狮子和兔子》、《瘸蝉》、《云雀明白了》分别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冀教版和香港版中小学语文课本。《苹果的味儿》被选为2011年辽宁省高考作文题。2016年,用古诗打造的《襄阳名片》出版。
22、《立秋日登乐游园》(唐)白居易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秋思》(唐)白居易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23、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闻: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