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浮士德》是舞台剧,是朗读剧,但同时也是一部阅读剧。这并非说要把《浮士德》当作阅读剧来接受,而是指它同时具有阅读剧的特殊品质,或曰只有通过这种传达形式和接受方式,才能感知到其深意。比如在高山一场中,紧随梅菲斯特关于地壳运动、高山形成的故事之后,是一处重要的对圣经的影射,给出了火成说所包含的政治–革命寓意,这便是戏剧表演所无法传达的。(歌德的诗剧)。
2、1831年,在歌德与福尔斯特的一次谈话中,当后者说到“把《浮士德》改编为能在咱们的(魏玛)舞台上演的程度,实在难上加难”时,歌德表示,他“从一开始便没想过要在舞台上上演”。然而,这一宣称却与文本给出的信息相互矛盾。因文本针对导演和演员、舞台设计师、舞台技术员、化妆师等,给出了成百上千条直接或间接的提示。此外,《浮士德》中显然倾注了歌德经年积累的舞台实践经验,因他在担任魏玛剧院领导期间,不仅上演话剧,而且也与轻歌剧和歌剧的导演、舞剧的舞蹈设计者打过许多交道。
3、《亲和力》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长篇小说,出版于1809年。小说围绕着爱德华和夏洛特夫妇以及他们的情人展开。《亲和力》是歌德晚年之作,却有着某种常见于其早期作品的浪漫色彩。爱德华的感情冲动,半科学的主题,以及诗一般和谐的(即使是不现实的)死亡,即是其浪漫因素中的几例。
4、事实上,如此独家占有的要求并非因为《浮士德》是用德语写就的。当时在德国以外的地区,有很多有教养的读者可读懂德语,而且仰赖日益发达的翻译,对于“普遍的世界交流”,德语也不再是长久不可逾越的界限。即便情节发生的场景地也不是问题。在众多场景中,不过仅有莱比锡的奥尔巴赫地下酒窖、瓦尔普吉斯之夜中哈尔茨山的布罗肯峰,明显是德国的地点,然而此类大学生酒馆或女巫出没之地,在欧洲并非只此一家。至于大学、书斋、实验室,再至于近代早期的城市、大教堂、雄伟的官府和宫殿、海边围海造陆工程,再至于与场景相关的社会、文化、政治格局或行为方式,在欧洲则更是比比皆是。
5、人们把《浮士德》当作我们民族文学的主要作品,进而把它当作表现德意志性的奠基之作,驱动这一切的杠杆的支点,在于悲剧的核心人物,也就是所谓的“从德意志性格中”刻出来的那位。《歌德的〈浮士德〉作为世俗的〈圣经〉》,1894年拉诺尔如是命名自己的专著。由这样的视角观之,浮士德这一怪异的形象被理解为一位榜样–典范式人物,而这位毫无耐心、永远躁动、毫无节制、永不满足的自我中心者的形象,则被美化为民族神话。
6、歌德的一生开始于古典音乐的起步阶段,结束于古典音乐发展的末期。歌德身处在古典音乐的浪潮之中,一生受其影响。数百年来,他的诗作被谱成曲流传,这是一个诗人的幸运,更是一个时代的幸运。
7、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之当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8、《浮士德》的创作,其孵化期和成文史贯穿了歌德漫长的一生,其主人公因此吸纳了各个时期广泛的经验(以致年迈的浮士德称:世事于我已足够熟悉),读者于是也跟随主人公经历广阔的时空。近代文学中没有一部作品可以为读者提供如此丰富的内容。当然作品给读者开启的维度,要远多于它赋予剧中人物的。如在天堂序剧中,在众多后台人物中,首先登场的是不可见的约伯;在“尾声”一场中,浮士德的不朽是沿着教父奥涅金给出的复归说之路,向更广阔的空间和时代走去。因此可以说,戏在开场前就已上演,在歌德标上“剧终”后仍未结束。
9、《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中篇小说。该书于1774年秋天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并在那里成了畅销书。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
10、人性观和政治观影响了歌德的文艺观。人们普遍认为歌德是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变的作家,其一生融合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歌德的确有这样一个转变,但其本质上还是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主要是在青年时期和“狂飙突进”精神影响下进行创作,而且比较短暂。歌德与席勒关于一般与特殊、古典与浪漫的争论,实质上体现了歌德古典主义人性观下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及其文学风格。但歌德误读了席勒,这一论争并不关乎席勒创作水平的高下。
11、痴情的浮士德和玛格丽特很快坠入爱河。他们之间的倾心爱恋,使浮士德感到绵绵无尽的欣喜。玛格丽特更是把浮士德当做她生活的全部。但是,浮士德却不满足于二人小世界,还是渴望实现他的最大愿望。他虽然爱玛格丽特,但也觉察出她所处环境的局限性。她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天地,终日忙于各种各样的家务。而他却并不想如魔鬼希望的那样,“经历平庸而无聊的人生”。因此,他对她的爱情火焰渐渐熄灭。可是,他和玛格丽特已发生了婚前性行为,致使后者怀孕。在那个时代,未婚先孕的女人会蒙受巨大的耻辱。
12、浮士德的拦海扩地事业,让当代批评家们联系到牺牲个人和小企业的资本主义扩张,以及现在的全球化等方面。虽然浮士德一心为民众建造家园,可他的事业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他建的港口,实际上受到魔鬼的利用。魔鬼带着船队出海掠夺。他们知道浮士德对财宝不感兴趣,就把财宝都私分了。魔鬼在浮士德面前一个劲儿歌功颂德。魔鬼夸赞浮士德的业绩如何伟大,实际上他自己趁机捞到不少好处。
13、歌德以此表示对群神的蔑视,并且指出神之所以能维持统治,全靠人们愚昧的崇拜供奉。这里实际上是指德国愚昧落后的统治。
14、以前,浮士德比较自我中心,重视的是自己的精神体验,自己的最大愿望,也就是自己如何攀登到人生最高点,如何得到精神满足。正因为以个人精神满足为奋斗目标,他的行为才总在客观上使他人受到伤害。现在,他更关心的是广大民众的美好未来,或者说是整个人类的终极目标。他感到,只有为全人类的终极目标有所贡献,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他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迹才不会泯灭。也就是说,这样才能体现出他的生命价值。
15、作曲家运用明亮的大调色彩、干净明朗的旋律和简练清晰的和声表现五月春天的美好光景,讴歌大自然的明净美妙。
16、《普罗米修斯》是歌德取材于古代希腊神话的一部诗剧,剧本虽然没有写完,但流传下来的片段已表达出歌德年轻时代的强烈的反封建精神。剧中的普罗米修斯否认宙斯的权利,反对宙斯的专横跋扈,并且要创造和他一样蔑视宙斯的新的人类。维特身上所缺乏的那种坚韧的性格,在这个神话人物身上得到了体现。
17、《浮士德》的发表引起了许多人的震撼,它给人类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浮士德》的完成花了60年的时间,这时的歌德已耗尽了心血,不久后他就与世长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