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如毛主席这样胸怀天下的人,写出来的字肯定是大气磅礴的,事实也是如此;王羲之这样的文人雅士,写出来的字一定是潇洒不羁的,也说的过去。(字如其人的意思)。
2、杜牧《张好好诗并序》,纸本墨迹,唐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3、书史上所谓“字如其人、墨含其志”,这里边的“如”字,说的是一个人的性情乃至内心善恶,会透过他所写汉字,透露出基本信息来。
4、弘一法师说:为艺,功夫在笔墨外。艺术,修心有时比修炼技艺更加重要。只有高贵的灵魂,才能欣赏并创作得了高贵的艺术。自从与艺术在一起,便注定了一辈子的修行。
5、二是你的笔画长短、形状得对,笔画的长短主要涉及到横、竖、撇、捺等,比如你写一个“二”,第一横写老长,第二横写的贼短,显然就很难看;笔画的形状主要涉及到点、折、弯、弧等,比如你写一个“人”,撇和捺的弧度都和一个圆一般,也不会好看;笔画长短、形状得对,就像你的手不能一只2米长,你的脑袋不能是四方体一样。
6、米芾在《乡石帖》中写道:“新得紫金又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用此石矣。”紫金石是一种极为名贵的、可做砚台的石头。米芾50岁才得到一块紫金砚,从此帖飞舞的字迹可以看出其兴奋异常。
7、字是无形“心”的构思、布局、变化和有形“相”字的造型,回旋转折,进退往复,严容神姿相结合的产物。
8、意思就是说,每个人的性格和品德,通常可以从他写的字里头显露出来。其实也不尽然。秦桧的字就十分漂亮。
9、然而米芾的好友苏轼也极其喜爱紫金砚,便借走欣赏。此时,苏轼已经病入膏肓,拿到紫金砚的他爱不释手,还嘱咐其子将紫金砚作为陪葬。米芾听闻自然舍不得这台宝砚,于是将紫金砚取回后又作《紫金研帖》。
10、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如果不首先热爱生活,那么,无论是欣赏艺术还是艺术创作,总是流于空洞无物或枯燥无情。因此,我更加留心生活,更注重品位生活的细节。
11、它的理由,最核心当在于说,书法虽说是一门艺术,显得很抽象,但与所写者的心理、习惯及现实人生,很难说毫不相关。
12、如赵孟頫所题“舟中孤独”,于是一跋再跋,足足写了十三跋,可见其对《兰亭序》的喜爱和对王羲之的钦佩。赵孟頫在《兰亭序》后的提跋,字体隐约有王羲之的笔意,字形端正严谨、流动优美。从其字字斟酌、字字讲究中可见其十分敬佩王羲之。
13、字,不仅要反映外物,而且还要能表达书写人的心意,否则就失去了写字的意义。
14、要说历代书家对于颜体字如此推崇的原因,估计与颜真卿其人也大有关系。
15、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把笔画细节表现得过分夸张的朋友,举例说明一下:
16、咱不期望成为书法家,但如果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不也是一件很“酷”的事吗?
17、不管一个人长的如何,精心打扮一番,往往都能加分,有时还会让人眼前一亮,印象深刻。
18、几年前我听田蕴章先生的讲座,说字如其人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你的为人处世、你的学识修养、你的性格脾气,都能一定程度地反应到你的字上。
19、但这筋与骨,好像命运也不一样。老刘在刚开始学书法时,老师一个劲地扬颜抑柳,叫我们学楷必先写颜真卿。
20、所以很多朋友字形结构东倒西歪的时候,横写不平竖写不直的时候,却一个劲在问,我怎么才能写出笔锋啊,这个起笔怎么也写不出来怎么办呀,这个笔画的粗细变化我不会写呀?
21、其实写字代表一种心境,可以反映一个的性情、格局、以及人格魅力:
22、当老刘只用简单几行字,就描述了这段历史时,其实我们可以想见,一个手拿毛笔的官员,怎样以恢宏的气势,一笔一画地指点那千里沙场,谱写一首平叛的战歌。
23、笔画是组成一个汉字的基本元素,如果一个字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话,那么笔画就和人的四肢、躯干、器官差不多,该有的,你都得有,少了某一样,你就成了残疾人。
24、清·周星莲的《临池管见》对“字如其人”表述得非常具体。他说:“余谓笔、墨之间,本足觇人气象,书法亦然我们在评价一个人字的时候,常常会听到,类似“字如其人”的评价,意思是,这个人的字与性格,非常相似。或大方奔放、或文静内敛、或风趣幽默、或机灵古怪等等……
25、这篇《紫金研帖》记录了米芾取回紫金砚时,引用佛家语言对苏轼婉转拒绝:“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园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意思是说此俗物怎能和已经涅槃又圣洁的遗体放一起。
26、对“字如其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
27、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而今天,老刘在这里,想摆起一副严肃的面孔,谈一谈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书法家——颜真卿。在我看来,他就是“字如其人”最典型的代表。
28、总而言之,章法就是每一个字的位置安排,和你的字丑字美关系不是很大,有的人说为啥我写一篇作业,总是写的上蹿下跳,不在一条直线上,这和一个队列当中,有的人不听话,不看齐是一样的效果,所以你在写的时候有这个意识,把字的位置放好就可以了。
29、我的回答是,当然有。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同时又是一名书法爱好者,我一方面觉得练字的重要;另一方面,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字去看人的性格,虽不敢绝对,但基本是八九不离十的。从大的方面说,比如女孩子文静,写字自然秀气;男孩子好动,写字往往有跳跃之感(换句话说,就是不中看啊)。性格内向的,字一般都比较小,笔画也拘束;而外向的呢,笔画往往张手舞脚,结构也是大大咧咧,好像是随随便便搭起来的。
30、同理,我们去看一个人的字好字坏的时候,也要先仔细看看它的结构安排是否妥当,这样才不会被一些江湖体所迷惑。
31、其实这都是我的臆想。前几年的一个暑假,我还曾经把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写了一段时间,发现仅“柳骨”二字,便足以震慑千古,而傲视群雄了。
32、美国心理学家也指出,写字能改善人的身心健康。
33、我们常说“字如其人”,就是人与字,字与人,二合一含如鱼水相融,见字如见人。
34、漂亮的手写字不单自己瞧着顺眼,别人看了也悦目。
35、虞世南:沉静寡欲、忠直、意志坚定。字体馨逸,举止安和,蓬蓬然得春夏之气,即所谓喜气也。
36、但不管怎么说,在现在的书法启蒙教育上,颜体字应该是最普及的。翻看一些少儿书法作品几乎为清一色的颜体字。四大楷书——欧(欧阳询)、颜、柳、赵(赵孟頫),学颜者起码在六成以上。当然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这一方面说明颜楷的正宗,适宜初学,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千人一面的不良局面。
37、对于旧时候的读书人来说,写字是人生的第一门功课。
38、让你的素养从你的字上得到绽放,练字就从现在开始吧。
39、“筋、骨、血、肉”体现的是基本功,但“精、神、气、脉”反映的就是一个人的素养。
40、当全身心投入到艺术中,一切皆无,一切皆空。在空无的境界中,寻找灵魂的相貌。在无我的境地里,发现纯洁的、本真的美。只愿天天与艺术在一起,让的灵魂越来越俊美、高贵!
41、行书的章法,变化多一些,和一些集体舞蹈当中人员的站位也是差不多的。
42、如果上面的几个比喻成立,那么重点来了,我们能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43、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岳飞~鹏举。曾巩~子固。
44、这是一个学生学田英章先生写的“立”字,看最后一横,田英章先生横的末尾一定有个顿笔,他右边这个动作就太大了,还不如左边这个没有顿笔的好,就是这个道理。
45、要说这后一条还是有些说服力的,让那些梦想成为大书法家的愣头青们立马打消了学柳的主意。只是某一个晚上我在读帖时,突然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按说,颜真卿还是柳公权的师父。柳公权就直接师承颜真卿,并在颜字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如此说来,哪有绕开师傅学徒弟的道理?
46、对于硬笔字来说,所谓结构合理,是指你的每一个笔画都放在了合理的位置,都有合适的长度和角度,只有结构合理了,这个字才有好看的可能。
47、颜真卿《祭侄文稿》,纸本墨迹,5×3cm,唐代,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8、曾经盛极一时的唐朝在百年华美的大剧快要落幕时,竟然选择了这样一个老人来试图吹响最后一个号角,真是可悲又可叹。
49、表示执笔者的自信心很强,做事积极,喜欢冒险。
50、《珊瑚帖》是米芾与人谈论收藏情况的一封书信,讲的是米芾收藏了张僧繇的《天王图》和谢景温的《问礼图》,还有一枝珊瑚。米芾得到名画和宝物后十分欣喜,写到“珊瑚一枝”处还激动地加重“珊瑚”二字,可能觉得还不够尽兴,又勾勒一枝珊瑚并落字“金坐”。《珊瑚贴》的字态神彩飞扬、豪放洒脱,米芾得之宝物的狂喜之情跃然纸上。
51、唐张怀《书艺》:“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见其志,览之即了然。”好的书法都有深刻的含义,可以从中看出作者的思想和情趣,而且往往能一目了然。
52、“写字者,写志也。” 我们研习书法,大多会选择临摹,就是选一本“大家”的字帖去临摹,练习,熟不知最后多半是不伦不类,原因在于:书者,志也!燕雀不知鸿鹄之志,焉能一样飞翔?一个人的字可以反映爱好、情趣、追求等关乎为人处世。
53、想要练好字,我们得先把字形结构安排合理,就像我们看一个人,首先你得是个正常人,不能长得奇形怪状。
54、如果能用毛笔,写一封信留传给子孙,也是一件很牛逼的事吧。
55、正因为颜真卿的高风亮节,才有了他那些庄严整肃、气势磅礴的正书(我更喜欢把颜真卿的楷书称为正书),才有了他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文稿》,才有了无数后人的顶礼膜拜,心摹手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