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同的特征对字码可懂度的影响力的进一步研究是必要的.
2、标题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内容层次的需要,有大小各级标题,如篇题、章题、节题等等。最大一级的标题就叫做一级标题,依次是二级标题、三级标题……
3、校对数学公式,要熟悉教材,做到对公式的排式心中有数,如大小写、上下角、正斜体、黑白体、哪种外文(英、俄、希……)等,在校对时,这些都要逐一核实。对易混淆的外文,如拉丁文必须辨认确切。常见错误有:字母本身颠倒,正体、斜体混杂,字号错误,上角、下角放错等。可见,校对公式必须特别仔细。(用校对造句)。
4、70)手稿是在法国革命前几周寄往伦敦付印的。
5、80)当“敲键盘”代替了“爬格子”,当厚厚的文稿纸承载的功能被一张薄薄的光盘所替代,那些见证作家们创作过程的手稿,因稀缺而显得愈发珍贵。(用校对造句)。
6、①在校样上写外文,应写印刷体,不要写手写体,更不能写花体、草体(特殊者例外)。
7、地图要注意国境线的正确,不要有遗漏,特别是注意敏感地区。
8、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水浒传》
9、校对数字首先应保证正确无误。其次,要注意数字的统一。常见最易混用的是年月日数字,前面写作“1925”,后面又写作“一九二五”;还有的是年份用了阿拉伯数字,而月日却用了汉字数码,如“1980年四月三日”等,此种情况应按规定一律统一为阿拉伯数码。
10、总结图书中的错误有十大类型:1)文字错误,2)词语错误,3)语法错误,4)标点符号用法错误,5)数字使用错误,6)量和单位使用错误,7)版面格式错误,8)事实性错误,9)知识性错误,10)政治性错误。
11、 注意:单字不占行,单行不占版(正文中排版同)。
12、义反致误。左右、上下、东西,含义相反,也容易下意识地写错。例如,“向左”错作“向右”,“东方”错作“西方”,“以上”错作“以下”,“上下”错作“上上”或“下下”。
13、看本书联想他书。有了疑问,在原稿上找不到答案排疑,就得从他书中寻找答案。
14、文稿校对是保证文稿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树立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也需要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
15、②要全神贯注,做到思想不麻痹,工作不马虎,更不能在校对过程中“看野眼”或聊天谈笑,防止走神而致误。
16、注意:全书表格的版式一致,如表题、表头、表文的字体、字号等,还要注意表的顺序的连贯。
17、版次是用以统计版本内容的重要变更的。图书第一次出版者为第一版,内容经过较大增删后出版者为第二版,以下类推。同一种图书改换书名、开本、版式、装订、封面出版者,均不作为再版,即不作为版次的变更。
18、长篇外文的每段开头,每句开头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19、完整的表题由表序和表名两部分组成,也可只有其中之一。表题一般排在表的上面,有时也可排在下面。表题的字号、字体要小或轻于正文文字而大或重于表内文字。
20、使用问号中常见的差错是不该用而用了。有的句子虽然也有疑问词语或者表示疑问的结构,但是整个句子并不是疑问句,所以句末不能用问号。
21、成语和已定型的词语中的汉字数字,不得改用阿拉伯数字,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二万五千里长征”“五卅惨案”“伊丽莎白二世”“四库全书”、“第三世界”“五四运动”等。
22、版次是用以统计版本内容的重要变更的。图书第一次出版者为第一版,内容经过较大增删后出版者为第二版,以下类推。同一种图书改换书名、开本、版式、装订、封面出版者,均不作为再版,即不作为版次的变更。
23、初校由撰稿记者校对,在校对文字后与原稿对红改正后署名和日期,并交稿与责任编辑。
24、55)伏尼契敦请当时顶尖的密码学家破解这份奇特的手稿,但它似乎和任何已知的语言都对不起来。
25、62)敦煌学分成两个部份。对石窟艺术品的研究和对经文手稿的研究。这些经文手稿对古代社会有丰富的记载。
26、造句:队人人数过百,进入校场一侧站定,支队长绕到队伍最后,众人只感觉如芒在背,不敢妄动。
27、首先要了解封面的设计形式,了解都包含什么内容。然后再校对正误及是否遗漏信息。
28、(7)大段性失误。例如,原稿因检查核对不仔细而缺页,或虽页数编码连贯而文句却明显不连贯;原稿次序放错造成校样内容前后错乱;计算机操作失误造成原稿混乱,或脱漏(若干文字或整段丢失)、或衍文(若干文字或整段重复)、或颠倒(若干文字或整段颠倒),或出现乱码,等等。
29、(theotherside;opposingparty)处于与行为主体相对地位的一方
30、为了保证书刊质量,防范原稿上的差错再现于书刊成品中,校对人员如发现或怀疑原稿上存在错漏和问题,应该积极、大胆地在校样上提出来或填写“原稿疑问单”。校对结束后,可提请编者或编辑排疑。
31、对前面陈述的意思作概括总结,或属于对前述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时,“即”前面用逗号。例句:当公文内容涉及其他……需要征得其他……还必须进行协调活动,即“商会”。
32、图题排在图下方不用句号,图注在分条与分条之间一般空一字,也不标点,有时也可用分号或空一字排下一条,但最后不用句号。
33、“视而不见”。指的是在校对过程中,需要引起注意的字词不能引起应有的注意,从而让它在校对眼前一掠而过,以致出现错误。这种错误易出现在形近字等。例如,“乞”变成“气”,“士”变成“土”,“干”变成“千”,“曰”变成“日”,“天”变成“夭”,“刺”变成“剌”,“床笫”变成“床第”,“寒暄”变成“寒喧”。
34、再下一个组是Latter带领的 对象释义组。他们组也有13人,有几个还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徒弟。因之前还没有人在释义中,用词根基本义把各意项都串联起来过,这个组的校对工作无论是措辞还是思路都很容易引来争议。即使这样,把这个校对工作交给他们组可能比交给我自己更让我放心。
35、☑例如,2014年11月APEC峰会在北京召开期间,某篇文章出现“21个APEC成员国国家元首和政商精英”。这一词组中有两处严重错误:第APEC成员中包括中国台北、香港,所以不能用“成员国”一词;第“国家元首”更属严重错误。由于事前已提醒检校人员APEC期间尤其要注意政治性差错,这一错误被及时发现,改为“21个经济体的领导人和政商精英”。
36、101)近者有台湾名诗人余光中寄来的《谁能让世界停止三秒》的手稿复印件,在这篇关于照相的亦庄亦谐的散文中,生花妙语就像断线的珍珠,俯拾即是。
37、对前面的名词作注释时,“即”前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例句:主项:即表示判断对象的概念。秘籍,即秘密等级。
38、②校出外文错字后,要注明是什么文种(如英、俄、希)、大小写、正斜体以及上下角等。
39、表内字和线之间要留一定的空间,一般不小于1/4个字。
40、三角函数符号,正体、小写(sin,sec)
41、表内文字如需转行,总字数为奇数时,下行应少排一个字,但应与上行同宽。如有数字应个位数对齐,或小数点对齐。
42、 校对数学公式,要熟悉教材,做到对公式的排式心中有数,如大小写、上下角、正斜体、黑白体、哪种外文(英、俄、希……)等,在校对时,这些都要逐一核实。对易混淆的外文,如拉丁文必须辨认确切。常见错误有:字母本身颠倒,正体、斜体混杂,字号错误,上角、下角放错等。可见,校对公式必须特别仔细。
43、举例时若使用“例如”,其前面必须是句号,“例如”之后用逗号。例句:……修辞效果。例如,西汉时的贾谊……
44、错合致误。同上理,将两个独体字错合成一个合体字。
45、(1)政治性、思想性的问题。例如,涉及d的方针政策方面存在过时的、错误的、不确切对历史人物歪曲描写的现象;宗教和民族方面存在违背d的宗教政策和民族政策,歪曲宗教的提法或解释等;以d史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特别是传记文学)中,有虚构重大的d史史实、礼仪和民族风情、习俗的字句等;违反有关保密规定,等等。
46、“看做”“当做”错为“看作”“当作”,“称作”错为“称做”。
47、三校——书稿发排出样时,先由照排人员毛校,然后出初样,送校对室校对。校对人员对初样一般是一校、二校连校(由不同人)。初样经两校后,称为“一校样”。一校样经照排人员改样后出样,交校对室进行第三次校对。
48、阿拉伯数字由于书写方便、表达清楚,特别在数学上运算方便,已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所采用。在我国的出版物上,也在逐渐取代汉字数字。《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中说:“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因此,我们在校对时,也要遵循这一规定。
49、 图的大小若超过一栏的一半,则要居中排;小于一半时,一般居左靠切口。图的四周至少空一个字再排文字。
50、漏行、漏段。一般也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剪贴稿中原本就是错误的,如某题题干“一个人在同一高度以大小球竖直向下,丙球水平抛出……”这段话在“小”和“球”之间遗漏“相等的速度抛出三个小球,甲球竖直向上,乙”部分;还存在作者在剪贴稿件时剪漏了,这种现象在一段的末尾较易出现,有时也出现在两段中间。这类错误需我们在校稿中凭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以及上下句语意的连贯来发现。另一种是录排时遗漏,只要我们在校对过程中仔细、认真地对照原稿,一般都能发现。
51、图题排在图下方不用句号,图注在分条与分条之间一般空一字,也不标点,有时也可用分号或空一字排下一条,但最后不用句号。
52、专用名词错用同音字。专用名词,包括人名、 地名、专业术语等,用字是规定性的,“图们江”的“们”,“扬州”的“扬”,“株洲”的“洲”,“黄连”的“连”,“拓扑”的“扑”,“棉铃虫”的“铃”。写成门、杨、州、莲、朴、蛉就错了。
53、40)各学院从古代手稿里作了辛勤的摘录、总结和评注工作.
54、 校对数学公式,要熟悉教材,做到对公式的排式心中有数,如大小写、上下角、正斜体、黑白体、哪种外文(英、俄、希……)等,在校对时,这些都要逐一核实。对易混淆的外文,如拉丁文必须辨认确切。常见错误有:字母本身颠倒,正体、斜体混杂,字号错误,上角、下角放错等。可见,校对公式必须特别仔细。
55、 即在大致了解文稿内容的基础上,从头至尾朗读。诵读校对能有效避免校对不深、不细的问题,适用于讲话、发言、汇报等类型的文稿。
56、错分致误。录排时由于视觉失误造成“错分”,一个字录排成两个字,如将“腋”错分作月夜,将“好”错分作女子,将“硒”错分作石西。
57、57)当你在写一本书或手稿、论文、或其他重要报告,你需要一个好的十二宫位,就像你现在这样。
58、看本书联想国家的相关规范、标准、法规、政策。
59、例2:此行的结果自然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60、辨清汉字的形、音、义,寻找规律提高识别能力,留心四角相同而中间不同的字,科学地识别潦草字(揣测、比较、意会)。
61、整体性。一本书作为一个整体,有整体性要求,如版面格式、字体字号、同一字符、异形词的使用等等。通常我们在打版校对之前都会做一份样张,目的就是保证稿件在各个方面都保持一致,但样张不可能概括所有的细节,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对特别是通读过程中,通观全局,瞻前顾后,使全书各方面都统一致、相符、衔接。
62、标题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内容层次的需要,有大小各级标题,如篇题、章题、节题等等。最大一级的标题就叫做一级标题,依次是二级标题、三级标题……
63、标点符号用法不规范。例如,逗号、顿号不分,作者用笔一点,既不像逗号,又不像顿号,还像句号。因此,校对时要仔细按着文字内容一一分辨,加以更正。
64、(3)对存在问题较多的稿件应及时修改和补充。
65、99)该展不仅可以看黄沾亲笔手稿,还可以听不同年代的粤语歌。
66、此句把应该放在引号外面的句号放在了里面。因句中所引的话语是作为作者话语的一部分加以使用的,与前面的文字有关联,所以末尾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67、错别字是文稿的“硬伤”,要注意“勤查”勘误,加以杜绝。同音字和形似字是错别字中比较常见的:
68、89)“聋爷爷”见到手稿和邵川誊抄的稿子,先给“小和世孙”当了一回校对,改了不少别字。
69、可从授权经销商处购买“Office2000校对工具”。
70、例1:“我不知道他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此例句是陈述语气,所以问号应改为句号结句。
71、逆向性。逆向思维是由校对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的,其特点是设疑、求证、改错。校对活动以原稿为对象,以猎错改错为目的,因而必然从质疑开始至排疑告终,质疑是校对工作的切入点,无疑就无从进入猎错。
72、13)但是有个重大问题依然存在:这份手稿到底是毫无意义的鬼画符,还是真的隐藏著讯息?
73、收到书后,如果对象释义里碰到一些让您觉得不够严谨、确切,甚至不够通顺的地方,欢迎和我们联系(会成立勘误小组)。上面这句话绝对不是客气,因为词根到词义的连接一直都是让业内头疼的事,虽然我们走出了第一步,但希望能和大家同行,走得更远。
74、◀测验||100个编校常见错误案例,你能改对吗?
75、63)在马格德堡展出的罗塞塔石上通俗文字手稿的复制品。
76、41)有了那次经验,马丁便在他每一篇手稿的第一页上注明:“请按贵刊常规付酬。”。
77、带有正、负电荷或正、负离子的数(如a+、b-、a+++、b-)
78、首先要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对理想和信仰的理解是否正确,如果是正确的,一定会找到相应的信仰或是理想,先建立理想或是信仰哪个都可以,但一定要证实是正确的,这需要不断的经历总结经验得出道理,再不断的随着时间和发展再不断的更正和改变,最终证实正确与否。
79、 看文字,要精练。文字精练是文稿的基本要求。有时我们校对文稿,特别是自己起草的文稿,不忍裁剪、不想较真。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再审视它,能更好地围绕主题进行校对,剔除冗余的文字。
80、即重点校对标题、逻辑关系、固定用语等关键内容。这些地方一旦出错,将会成为文稿“脸”上的疤。重点校对适合已校对多次或时限要求紧急的文稿。
81、表格的地位应紧排在有关文字之后,尽可能排在一面上,不可以先见表后见文字。
82、标点符号用法不规范。例如,逗号、顿号不分,作者用笔一点,既不像逗号,又不像顿号,还像句号。因此,校对时要仔细按着文字内容一一分辨,加以更正。
83、作者名一般仅署主编名,不署副主编、审阅者、作者名。主编一至三人,全部署名。人名与人名之间空一格,不用顿号。主编三人以上,署第一人加“等”字。人名与“等”字之间不空格。注意作者署名是署笔名还是署真名,署名的顺序等。
84、(musicaldialogueinantiphonalstyle;antiphonalsinging)应答轮唱形式的对答式演唱
85、解题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计算公式有误;计算过程中遗漏关键步骤或关键数据有误;答案或解析与题干不符;缺少答案(漏答案,答案不全);答案有误;解析过程有误;解析过于简单。
86、在文字间夹排阿拉伯数字时,两者间宜稍加空,以示醒目(一般空半个数字位置)。一个数字宜排在同一行内,数位不多的数字(如十万以下),尽可能不要分成两行排,可在文字上增删调剂位置。数位很多的数字,不得不分成两行或几行排时(如圆周率),要在分节处断开转行。作为专门名词的数字(如农药1605)不得分两行排;算式、公式中的数字,不能分作两行排,只能在符号处转行。
87、最上方单词的基佬紫底色是泥嬷嬷撒泼耍赖软硬兼施说服我留着的,欢迎大家吐槽。
88、74)全国政协常委、画传主编韦建桦认为,画传中展现的这些手稿将对读者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起到应有的作用。
89、课堂的学习气氛很积极,但不乏有些男孩爱说话。
90、 看脉络,要畅通。文稿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沉淀后校对的重点。比如,一篇讲项目建设的文稿,主要内容依次为项目意识、破解难题、推进方法和招商引资,但根据人们了解事物的习惯,可以将顺序调整为项目意识、招商引资、推进方法、破解难题。
91、②校出外文错字后,要注明是什么文种(如英、俄、希)、大小写、正斜体以及上下角等。
92、77)钱锺书手稿及书信原持有人李国强首度回应拍卖风波。
93、对校法的特点是比照原稿,逐字对校样,发现校样与原稿之间的异同,以原稿为依据去异存同,保证原稿的原意正确无误地复制成付印样。
94、表格的地位应紧排在有关文字之后,尽可能排在一面上,不可以先见表后见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