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O.5 后浪-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
2、我们也要看到,“打工人”段子和表情包也透露出“打工人”在沉重中的坚韧、在不甘中的奋斗、在平凡中的追求。比如,“老天爷不会辜负你每一滴汗水,它们都会体现在你老板的账户余额里。早安,打工人!”“打工人,与生活负隅顽抗,与老板据理力争,与客户百般耐心沟通,与周一的闹钟搏斗,顽强不屈的意志天地可鉴。”这些段子传递出,虽然人在打工,却不卑不亢,透露出一种自嘲式的坚韧,相比于佛系、丧文化,它带有更积极的乐观主义色彩。
3、一分爽:郑爽的分均收入,约为1433元/分钟;
4、外卷指通过向外拓展新的资源的方式进行竞争,相对于内卷,指大家互相拉着一起停止内卷。引申出来就是通过大家通过合作,共同发展的意思。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找到“外卷”的发力点,创造“外卷”的契机,是我们不断探索实践的。内卷是内耗,是死循环,只能让一个人沉沦,外卷才是打破僵局,开启良性循环的方式!
5、原指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因新冠肺炎疫情,该词有了新含义:不约会、不聚集已经成了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
6、“宝宝”指“我”,“吓死宝宝了”就是“吓死我了”。女生受到惊吓时常用此语来卖萌。后来“宝宝”独立单用,只要说话氛围协调,几乎可用在任何语境中。
7、但从近年媒体曝光的类似研究生导师性侵学生,恶意霸占学生的科研成果等现象来看,仍有个别人对相关规定视若罔闻,甚至认为导师在学生面前就有“绝对权威”——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学生却成了自己可以呼来唤去的“工具人”。如今看来,这些缺乏规则意识与基本师德的“教师”,迟早要受到道德谴责与法律惩戒。
8、透过十大流行网络用语,一幅鲜活生动的网民生活百态图跃然纸上。
9、NO.7工具人-受够了被当工具,但还是脱不开身
10、语言是交流信息的工具、表达思想的手段,影响着人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六名专业摄影师为同一个人拍摄肖像,拿到的却是不同的身份资料,为了“准确传达”这样的信息,六张肖像照最终迥然不同。有时候,哪怕只是一个语言标签,也容易让人先入为主,进而反作用于人的情绪和思想。从这个角度看,一个语汇的背后,往往涉及一系列的价值判断。
11、“打工人”也成了当代年轻人在社会奋斗、努力工作的新词汇。打工人这个梗,配合打工人表情包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12、现在流行的“飒”,特指帅气利落、潇洒清爽,多用于女性。据统计,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中约有50%是女性,护士中女性超过90%。
13、“从今年的十大流行语排行来看,内容要比2015年网络流行语更接地气。”山西省社科院哲学所副研究员李玉萍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
14、无独有偶,今年天猫双十一开启的快递直播,也吸引了超1亿人次的“云监工。与“叉酱”“蓝忘机因为勤快走红不同,快递机器人“199”因为偷懒而成为网友的重点盯防对象。云监工不仅让更多的人看到过程的艰辛,也能通过这个来激励更多的人。
15、爱就刻骨铭心,不爱就各奔东西,不需要等待。
16、原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数千万网友在线观看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24小时直播,主动充当“云监工”。现泛指通过网络远程监督某件事的进展。
17、评论区出现悲春伤秋的文字,体现的是年轻人面对孤独、焦虑的自我排解乃至宣泄,这很正常。但也提醒我们,网友真实的情绪表达值得重视和善待,虚假编造的内容必须摒弃和治理,这是互联网平台应该答好的命题。时刻关注,善加引导,采取措施促进网友心理健康,惟其如此,“网抑云”也会变成“网愈云”。
18、罗曼·罗兰曾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每一个平凡的“打工人”就是如此。除了对“打工人”的自嘲予以倾听、理解,也要意识到,工薪收入者既是劳动人口结构的主体部分,也是社会运转的中流砥柱,“打工人”需要得到切实的保障与支持、关切和关怀,他们才能带着坚韧与奋斗,坚定地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19、 柠檬精的字面意思是“柠檬成精”。柠檬味酸,与嫉妒他人时“心中酸溜溜”的感觉相合。因此“柠檬精”最初用在他人身上,是用来嘲讽他人的,其含义与“嫉妒”类似。近来,它的贬义色彩在不断淡化,有时也用在自己身上,即用于自嘲,表达对他人或外貌或才华,或物质条件或情感生活等各方面的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