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唐宋诗集》B.《干谒诗选》 C.《咏物选集》 D.《律诗集萃》
2、沁人心脾: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
3、(1)①高洁坚强,宁死不屈;②孤洁高傲有个性,独立而不盲目从众。
4、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又回到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情绪之中,分明是借“咏菊”在抒发诗人自己的心情:又有谁能够理解我像素秋一样高洁的情怀呢?
5、孤标傲世:孤:孤单;标:标准高。孤高自赏,傲然一世。原形容菊花傲霜独立的形态。比喻人格的傲然不群和不与俗流。
6、菊花的特点是耐寒。在百花几乎全都凋零了的深秋,它却傲然开放了。
7、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菊城吟王如亭
8、菊花满前,酒酣诗畅。古人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9、首联紧扣诗题,交代了诗作的时间、地点以及作者创作时的心情。潇湘妃子(林黛玉)咏菊的时候跟一般人不同:“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象神魔附体似的,使得她从早到晚激动不已,欲罢不能。创作灵感来了,她甚至不能静坐于闺房,只好绕过篱笆,来到假山旁边,斜靠在山石上,面对着菊花,专心致志地去构思、低吟。诗词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真实情感。这一句道尽了所有诗人的创作经验,正如陆游诗中所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还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吟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和“诗赋以一字见工拙”都是同样的道理。首联还把诗人的兴奋、专心致志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了。潇湘妃子仅此一联就可足以技压群芳了。
10、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11、菊花,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丽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12、你看,那漫山遍野的菊花,金灿灿,黄澄澄,把大地都打扮成金色的了。告诉你,可别贪心,轻轻地闻一下就够了,是吧!比醇酒还香还美!但是,更美的地方在公园里,那儿又是一个姥紫嫣红的世界。数不清的盆栽菊花开了:晚霞粉荷蟹爪长孔雀白葵龙,有名的,没名的,竞相开放,各争妖烧。“晚霞”映得人脸发红了,“粉荷”犹如一片彩云,“玉孔雀”开屏了,而“蟹爪”更是张牙舞爪。
13、 睢,这一盆鸳鸯菊,叶子有的大,有的小,边缘还有一圈齿轮,叶子同别的叶子比起来,它的叶子显得十分狭长。叶子是绿色的。鸳鸯菊开的花真是太漂亮了!它的花十分大,特别有趣的就是它的花了,一半是黄的,一半却是红的,分得十分清楚,它的花蕊是黄色的。花瓣十分细长,每片花瓣都是卷的,像特意去卷成的。盛开的鸳鸯菊就像一个小太阳。我想鸳鸯菊的名称得来是因为它像一对鸳鸯在一起吧!
14、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丧夫的打击,这时候的菊花在她看来已是憔悴不堪了,哪里有傲霜之气。“满地黄花堆积”,地上堆积的不仅是菊花的瓣,更是自己一颗破碎的心,“憔悴损”,是形容菊花的神态,更是自己的真实写照。
15、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16、 人们赞美菊花,还因为它常常是抒发情思的对象。才女李清照有词曰:“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中的“黄花”,即是菊花。时值重阳,因为丈夫不在身边,让李清照倍感孤独与凄凉,陪伴她的只有残酒与黄花,真的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因为思念心切,李清照形容憔悴,可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作者以菊比人,以此来倾诉心中深切的愁苦哀怨。
17、野菊花的花朵很小,只有大指拇那么大,颜色很单调,主要是金黄色,在夜间还散发出一丝丝清香。然而家菊花的花朵要大得多,它的花蕾,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花朵千奇百怪,千姿百态,颜色有白色的粉红色的还有金黄色的……菊花开放,它虽没有茉莉花的芬芳,却有诱人的清香;虽没有牡丹的富贵,却有自身的高雅——朴实无华。
18、结界移除,绿水河如梦上了斩仙台,两位美女娇艳如花,光芒四射,如梦少带一点冰凉冷默气质,犹如空谷幽兰,芬芳馥郁绿水如同一弯碧波,波光荡漾,温馨可人。
19、wxid_d9lz1s5gh2xv22桃园主人
20、“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天下有多少文人骚客流落在天涯,从篱笆边的菊花中,看尽了飒沓的秋风。菊花屹立在秋风中,受尽风霜的打击,这多么像作者的遭遇。
21、在一朵紫色菊花上,缀满了晶莹的露珠,如同一颗颗闪闪发亮的钻石,摇摇欲坠。几个花骨朵星星点点的躲藏在青翠欲滴的绿叶间,仿佛是一个害羞的女孩儿。
22、菊花的花瓣直垂下来,又翘了上去,像外国女郎卷卷的头发。旁边围绕着的一串红,好像菊花的舞伴,和菊花一起在风中翩翩起舞。
23、菊花成了九月的代称,我喜欢九月,炎热刚刚消退,明媚的阳光在稻田间播撒着希望,成熟的玉米散发着秸秆的甜香,秋高气爽,白云朵朵,各异的百花已经凋落,只有菊花与秋风做伴,竞相开放,尤其是乡间小路旁金黄的小野菊花,如黄金散去,让人嫉妒万分,古人用诗词赞美菊花更有神韵了。
24、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25、D.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后菊花无人欣赏的无限悲叹。
26、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27、千百年来,菊花成为高洁隐逸、顽强不屈精神的象征,它以其独特的风姿神韵活跃在文人墨士的诗词中。
28、D.“报与桃花一处开”是作者想像有朝一日自己做了“青帝”,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
29、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30、 这首诗从咏菊这一平常题材,发掘出不平常的诗意,给人以新的启发,显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在写作上,用语淡雅朴素,饶有趣味。笔法也很巧妙,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为渲染爱菊的气氛做铺垫;第三句是过渡,笔锋一转,跌宕有致,最后吟出生花妙句,进一步开拓美的境界,增强了这首小诗的艺术感染力。
31、后两句是诗人的托物起兴,以菊花自比。颈联写到多少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估计诗人自己也在内吧,尾联写尽借篱落看秋风,篱落是指篱笆,记的范成大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篱落,“日长篱落无人问”。沦落天涯的文人骚客从这篱笆里面的开放的秋菊中看尽了浓浓衰飒的秋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自陶渊明以来,菊花就是隐士、高洁的象征,诗人就是借菊花表现自己的高洁品格。
32、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
33、 菊花的茎的颜色要比叶子的颜色深很多,有的发棕色,但又略呈墨绿色,茎上有许多皱纹,好像久经风霜。碧绿的叶子像宝石雕成的一般,不规则地长在茎的两侧。鹰爪似的花瓣向四周舒展,略微弯曲,又有些下垂,好似金黄色的瀑布倾泻而下。花的香味十分浓郁,沁人肺腑。人们有时摘来它的花做成香包,放置于家中,家里顿时香气扑鼻。
34、其他“东篱”情怀的诗句,我比较喜欢的也不少,如白居易的两句“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和“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岑参的“为报使君多泛菊,更将弦管醉东篱。”杜甫的“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辛弃疾的“东篱自醉”,欧阳修的“东篱菊放金钱小”,袁去华的“东篱独占秋光好”,刘辰翁的“东篱独自寒”,释普度的“东篱何处无黄花”,史铸的“东篱黄菊为谁香”,洪咨夔的“东篱独有黄花在”等等。
35、如今,我们现代都市人很少看到野菊花了,只有去乡村旅游在乡间小路和村落篱笆旁能看到片片金黄盛开的菊花。
36、飒飒秋风,菊花冒着寒意,勇敢地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香气竞发,对于一般人来说,如此景色不被欣赏,都会颇多感慨。可是诗人却不这样,在诗人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则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这也从本质上说明了诗人与一般文人的不同。“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菊花和桃花同为百花之理应享受同样的待遇,菊花独处寒秋,蕊寒香冷,实在是极大的不公。诗人借菊花表达志向,不流于粗豪,不失含蕴,融合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
37、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菊花开始成为吉祥和长寿的象征。《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在秦朝的首都咸阳,曾出现过菊花展销的盛大市场,可见当时栽培菊花之盛了。
38、颔联“毫端蕴秀临霜与,口角噙香对月吟”,胸有成竹,灵气提笔自来,一泻千里,把赞美菊花的秀丽篇章写了出来。这还不够,还要对着天上的明月反复吟诵。可见,作者完全沉浸在完成诗作后的巨大幸福之中。俏丽、秀美、传神的语言,只有锦心秀口之人,才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句。
39、菊花,静淋田野的雨,不涉世态炎凉,不惹红尘妒火,它更像雅人隐士。
40、美丽的菊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每一个人到了这里都要弯下腰来闻一闻,仿佛吸足了氧气,站起来就觉得心旷神怡,走起路来显得那么精神。
41、菊花还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美。正因为它生长在山野小路和篱笆旁,所以,与皇宫花园中的百花有着本质的区别。东晋诗人陶潜在《饮酒》中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轩。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静穆超然的盛景,与自己超凡脱俗悠然自得的心境,既有田园之美,又有超凡脱俗的韵味。
42、 菊花可真是名不虚传啊!一进公园大门,花海般的菊花就映入眼帘,一片片,一丛丛,到处开满了菊花。我情不自禁地一个踺步,飞也似地跑了过去。近看菊花,颜色更加绚丽多彩。有似火的红色,赛金的黄色,胜雪的白色,淡雅的紫色,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还有珍贵的绿色。瞧,那一朵白色的,是个重瓣儿的,叶子有点扁,絮长极了,还打着卷儿呢。我还发现它是实心儿的,大约有50厘米高,径是嫩绿色的,腰挺的直直的,真是好看,像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婀娜多姿。再看那一簇,圆圆的、黄盈盈的,像金色的太阳,光芒四射,真让人看不够。百种菊花,百样姿色,真是说不尽,意无穷。
43、菊花的颜色五彩缤纷,有大红的、粉红的、深红的、嫩黄的、鹅黄的、金黄的、洁白的、淡绿的、淡青的……
44、尾联“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这在诗词创作中叫“合”,于是又回到了咏菊的主题。陶渊明当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绶还乡,隐耕田园,劳动之余,特爱菊花。陶渊明一生写过很多咏菊的诗,菊花也因为他的品题而声名鹊起。其《和郭主簿》中的“芳菊开林间,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心,卓为霜下杰”,便为菊花定下了高洁的基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已是老少皆诵,“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更是写尽菊花的气质和神韵,为历代文人所称颂。林黛玉在此称颂菊花因陶渊明的“评章”而“千古高风说到今”,既是在赞菊,也表达了她对陶渊明的仰慕,隐约中也有自比菊花的内心流露:千百年来菊花的不畏风霜、孤芳自傲、清寒傲雪、生命顽强的高尚品格,一直到今天为人们所仰慕,所传颂。以此作结,可谓奇思妙想的神来之笔。
45、我最喜欢的是红菊花,它们围成一簇,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我置身其中,轻轻抚摸,细细观赏。那些红菊花的茎,呈墨绿色,弯弯曲曲,似乎很神气。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数它的花瓣了。在几片手掌形绿叶的衬托下,一丝一丝,弯弯曲曲,可美丽啦!那花盘微微低垂着,更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低垂着脑袋,泛红了小脸,默默不语。白菊花也不甘落后,它雪白雪白的,白的那样纯洁,远远看去,好似一团团洁白的棉花。
46、菊花的花瓣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很多,给人一种团结的感觉。那么多片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共同抵御秋天的寒冷。正因为他们有这种精神,才能让它们百折不挠,不畏惧秋风的寒冷,面对困难毫不退缩。菊花的毅力也让我佩服不已,在凛冽的寒风中,它仍然坚强地站着,并没有被狂风暴雨吓倒。
47、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48、 你看,那株雪珠红梅开得多么漂亮啊;粉嫩粉嫩的;远远看去,就像一朵小型礼花,真令人喜爱呢。走进一看,内瓣又短又密,好像一群可爱的孩子簇拥在一起,在说悄悄话呢。花的外瓣又细又长,向外伸展。花瓣的顶端很奇特,它们向内卷曲,像一个个在乐谱上跳跃的音符,在谱写着秋天的金色圆舞曲。一阵微风吹过,那股清新淡雅的香味沁入了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