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诗以一种热情洋溢的战斗姿态,对清朝当政者以讽荐,表达了作者心中对国家未来命途的关切,和希望当政者能够广纳人才的渴望,具有很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关爱国的诗)。
2、盖世韩彭,可能只办,寻常鹰犬。元好问《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
3、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4、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6、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0、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1、赏析: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概括力强,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12、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1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4、天厌虏,臣离德。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
15、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16、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17、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18、 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张煌言《野人饷菊有感》
19、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20、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2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22、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2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4、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5、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林景熙《冬青花》
26、除非你能消除人类的爱国之心,否则世界就永远不会太平。萧伯纳
27、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28、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表现爱国主义的有关诗句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简长《送僧南归》
2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0、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31、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
32、古诗屈原的《离骚》、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现代诗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都是爱国长诗。这里我想介绍另一首稍短的古诗。
33、一个人爱国与否,就在于他面对繁荣的祖国,衰落的祖国都矢志不渝,忠心不改。陆游都已经“僵卧孤村”了,仍然“不自哀”,因为他心中还有自己未曾统一的祖国!杜甫曾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写到:“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此句诗在表面上看来,只不过是一首表示与友人相逢的惊喜之情,但是懂得“煮书”的人们便知道,这首诗背后却有多少深远在情感──“落花时节”四字暗示了国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在衰病漂泊,流露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感叹和对彼此苍凉现状的悲叹。
34、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35、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36、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37、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苏轼《虢国夫人夜游图》
3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39、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
40、行军之苦,将士壮志,只这寥寥几笔便跃然纸上,仿若一把利剑般拨云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