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轼写下这首《江城子》时,是三十九岁,此时苏轼正遭遇他一生中第一次重大的坎坷。苏轼年少时名扬天下,意气风发,但这个时候,开始了熙宁变法,也就是王安石变法。苏东坡作为旧d成员,不被重视,只得外放地方,郁郁不得志。人到中年思及往事,对曾是贤内助的发妻王弗就更加思念。
2、点评:这首诗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怀乡情思,寓情于景,景中含理。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生,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3、点评:这首词表达出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迸发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概,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不甘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精神,成为千古名篇。
4、点评:此诗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一颗忧国忧民心,怀古伤今,堪比屈原。
5、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6、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7、一行长途跋涉的鸿雁,在那水天相连的遥远的天际,远远望去,款款飞行,好似列队首尾连缀。回想平生事业,此时此刻,凝视征鸿,谁理会我凭栏远眺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