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由苏格拉底的角色发言,柏拉图主张一个社会应该如同个人心灵的结构一般,划分为“欲望/勇气/理性”这三个部分。
2、苏格拉底时刻提醒着自己身边的人们,让他们明白,万事万物都有道理,我们在生活的时候,一定要过有道理的生活,他把哲学这一个十分难以理解的学科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那就是“爱智慧”。
3、事实上,早期希腊哲学是以唯物主义精神解决基本的哲学问题,即第一性原则,虽然它的形式相当原始。我们在研究这一阶段的哲学时曾说过,在脱离原始神话后,古希腊哲学的第一形态是唯物主义,此种万物主义精神基本贯穿了整个前苏格拉底时期。
4、生物伦理学 · 网络伦理(英语:Cyberethics) ·(苏格拉底的生平简介)。
5、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尤其是他将世界切割为智慧和感觉部分的二元论,也启发了后来的新柏拉图主义思想家例如普罗提诺和诺斯底,以及其他许多形而上学现实主义者。虽然这种以形而上学来解释柏拉图著作(尤其是《理想国》)的方式在西方哲学界历史上相当普遍,但有些人也会采取较为保守的方式解读柏拉图的说法,倾向以知识论而非形而上学的方式来解读前述的洞穴囚犯和线寓等寓言。洞穴囚犯寓言与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的生平间有着显而易见的连结(苏格拉底为了“启蒙”雅典人而遭到杀害),这个例子也显现出了柏拉图著作里经常埋藏了相当复杂而具戏剧性的内涵。
6、在古人的原始观察中,有个显著的经验事实:世界上有的东西是“死的”,有的东西是“活的”。而“灵魂”,源于动词“呼吸”,与古代各民族的观念一样,古希腊人也认为“活的”之所以“活”,是因为呼吸。在古希腊人心目中,生命在于呼吸,这样一种朴素的信念,在古人中持续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而且即使在有了新的观念的一个时期内,这个最初的观念也还时常出现。“灵魂”和“躯体”的唯一区别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这两者的对立,是“生”与“死”的对立。
7、依据苏格拉底的说法,一个国家是由许多不同的灵魂所构成的,自然而然的会从贵族政治转变为阶级政治、接着转变为寡头政治、然后是民主政治、最后则会转变为专制政治。或许苏格拉底试着警告后人的是,一个国家会由许多无所节制的灵魂所统治,而那些具有智慧的灵魂应该试着劝告或节制那些热衷权力、金钱、名誉、和名声的人们。
8、苏格拉底为了把这两个格言提升到哲学的高度,他把重点放在了“自知”上,因为如果基于一般的道德格言而言,“自知”就是为了“毋过”,只有“自知”才能“毋过”,“自知”是“毋过”的根本,所以苏格拉底选择了“自知”作为自己的哲学立足点。
9、同年春天诺齐克前往英国牛津大学发表连续六讲的“洛克讲座”(JohnLockeLectures)。该年在美国本土,诺齐克更破天荒地与罗尔斯、德沃金、汤姆森、斯坎伦(T.M.Scanlon)及内格尔等六位道德哲学家,共同上书最高法院,要求法院保障宪法赋予人民个人自决的基本权利,容许医生协助绝症病人安乐死合法化。在这宗充满争议及引起全国关注的诉讼中,这支桑德尔(MichaelSandel)笔下的自由主义“梦幻之队”,能够放下彼此的哲学分歧,联手直接参与公共讨论,在美国司法史上极为少见。而罗尔斯和诺齐克这两位一左一右的自由主义巨擘,能够在最根本的道德原则上达成共识,共同发表宣言,更成一时美谈。而细读该文,我们将发现,他们皆深信自由民主社会最根本的价值,系于个人自主(personalautonomy)。例如在宣言的结语,他们便声称:“每个个人都有权利,做出‘那些关乎个体尊严及自主的最切身及个人的选择’。这种权利包括行使某些对一个人的死亡方式及时间的支配的权利。”
10、柏拉图的著作(其中大多数都是对话录)曾经被以好几种不同方式出版过;因此对于柏拉图著作的命名和引用也有数种不同的方式。有独立条目的柏拉图对话录介绍可以在Category:柏拉图对话录找到。
11、苏格拉底“理念论”的重点是指出“理念”与“意象”的不同之处,确立其普遍性,用理念的普遍和知识代替感觉。
12、随后,记者来到这家名为蓝保能源的公司了解情况,该公司负责宣传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当初竖好这座雕像后他们才发现这个问题,目前公司正在安排重新雕刻雕像的底座。
13、同时在这个新神的思想中,他仍然不忘记时刻警醒人们的论点,那就是,人类一定要明白自己多么无知,所以在新神思想中他时刻强调人们注意,虽然你有理性,你有智慧,但是你这一点小小的智慧是无法与神灵相媲美的。
14、此书出版后,诺齐克很快就被公认为放任自由主义(libertarianism)的主要代表,复活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在学理上对左翼自由主义(liberalism)、效益主义(utilitarianism)及马克思主义等提出了有力挑战。而在现实政治及公众层面,则为八十年代兴起的里根及撒切尔夫人的保守主义(或新右派)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正如英国《电讯报》所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历经从罗斯福新政到肯尼迪、约翰逊及卡特的国家福利主义世代后,诺齐克较任何人更能体现了新放任自由主义的精神,并将其领进里根及布什的年代。”
15、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在这个时候苏格拉底就非常虔诚地定义了教师的意义。
16、当时雅典哲学思想分成两派,一派研究自然现象,另一派探讨人间规则。虽然苏格拉底研究过自然科学,但是他曾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居民。”这充分体现他对人类的重视远超过了自然。当时有人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也就是说,“我”是判断事物的标准。没有了普遍真理,没有了道德的约束,人们恣意妄为,知识也就靠不住了。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苏格拉底坚决反对,他认为人不是万物的尺度,只有真理才是万物的尺度,只有不断寻求真理,按真理约束自己,才是正确的道路。
17、柏拉图在苏格拉底对话中首次描述这种办法。因为这种反诘法,苏格拉底被视为西方伦理道德哲学之父。
18、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健康的身体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锻炼才能使人身体强壮。
19、参考资料:《柏拉图选集》,《克堤拉斯篇》,《智士篇》
20、以上乃我对诺齐克的哲学人生的一些基本介绍。读者或会问,我们到底该如何总结诺齐克的一生?大多数的悼念文章,皆称其为当代重要的政治哲学家。有趣的是,诺齐克本人却十分抗拒这样的称号。事实上,我们见到他一生在知识论、形而上学、理性的性质、道德哲学以至人生哲学等方面皆有建树。一如前说,诺齐克一生最欣赏的哲学家,是苏格拉底。在他心目中,只有苏格拉底才称得上独一无二(thephilosopher)。他后期的两本书《反省的人生》及《苏格拉底的困惑》更公开向这位希腊哲人致敬。诺齐克欣赏苏格拉底,最主要是他那种将哲学完全融进生命的独特情调。如他所说:
21、在讨论苏格拉底“理念论”时我们曾指出,“理念”并不是静观、知觉的概括,而是对事物功能作用的理解产物。苏格拉底“美德即为知识”这个命题所受的批评之一就是等同了“知”与“行”,否认了“知”与“行”的区别与矛盾,但苏格拉底是从自己的基本哲学立场来立论的,“理念”就是“善”,“理念”本身就有一种现实性力量。
22、苏格拉底一直被认为是希腊乃至世界哲学史上的分水岭。事实上,他发明了一种论证的方法,从基于简单经验的无可争辩的陈述开始,利用某些清晰而合乎逻辑的规则,建立起复杂的陈述。其结果是,在利用(由柏拉图发展起来的)苏格拉底的规则去探寻自然世界时,倾向于采取种种来自人类需求的抽象的、理论性的形式,而不是通过细致地研究事物本身并由此导出给予解释的假说。这种逻辑方法-对于数学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的传播使得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工作经常被认为是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确实,直到16世纪时,西方科学才从这种方法中解脱出来,另外一种基于观测、假说、预测和实验的方法发展了起来。
23、这样的判决在现在看来相当可笑,让青年更加进步居然变成了荼毒青年的思想,虽然他到最后有逃跑的机会,可是他仍然选择放弃,即使他的国家这样对他,他仍然爱着这个国家,他认为如果自己逃跑了,会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正因为这样的家国情怀,他选择饮下毒汁而死。
24、柏拉图的对话录被学者切割为数个时期:早期、中期、和晚期。古典历史学者Gregory Vlastos认为《伊壁鸠鲁篇》、《申辩篇》、《克力同篇》和《斐多篇》是最早的一系列对话录,因此或多或少呈现了苏格拉底真实的原貌。他主张早期的对话录代表了苏格拉底的哲学,而中期和晚期的对话录则是柏拉图自己的哲学,但柏拉图在对话录里从没有这样注明过。
25、作者简介:周南,福建古田人,1952年生,福建沙县插队知识青年,福州大学土木工程系工农兵大学生,曾任香港城市大学市场营销学系教授、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董辅礽讲座教授。
26、他说过这样的话:一匹千里神驹,整日只是吃睡不想奔跑,那么它就会越来越胖,神派来一只牛蝇,叮醒了千里马,马醒来之后,非但没有感激,而是一掌打死牛蝇,继续睡觉。
27、这意味着什么呢?社会正义关心的是在一个政治社群中,谁应该得到什么的问题。诺齐克认为,只要我们能够保证,每个人的财产持有(propertyholdings),都符合最初占有和转让的正义原则,那么整个社会便是公正的。如果政府根据某些模式化(pattern)或非历史性的正义原则,例如平等原则或需要原则,透过征税将我的财产强行转移给别人,那便严重侵犯了我的权利,剥夺了我的自由。私有产权应得到绝对保障,因为它构成了人身权不可分的一部分。道理很简单,如果我有权完全拥有自己,当然包括可以自由支配正当得来的财产,并通过我的聪明才智赚取更多财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不违反上述两条原则,那么最后出现的财富不均,也是无可置疑的。
28、苏格拉底与他的学生柏拉图,还有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后世的人们称之为古希腊中的三位贤者,可见苏格拉底在教育方面有何等伟大的贡献,他们师徒三人还被人们称之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可是这样的伟人,在当时腐朽封建的社会中没有得到一个好的下场,最终他被判以死刑,因为被当时的法庭认为侮辱雅典的神明,而且他引进的新神理论会腐蚀当时青年们的思想。
29、许多其他被认为是柏拉图自己意见的对话内容都是以苏格拉底为角色表达的,但并没有夹带苏格拉底对于人类和政治美德的理想。在那些柏拉图所崇佩并喜爱的对话录中,苏格拉底被描绘为具有独特的人格,他身旁也都有朋友及敌人的角色出现。而在其他柏拉图并不欣赏的对话录中,苏格拉底只是作为一个没有独特性格的发言人罢了。这些对话有的包含了他个人的独特智慧,但有的则没有。许多被认为是柏拉图自己撰写的形而上学对话,不但缺乏阅读的人情味,而且非常的抽象,只有专家才能理解其涵义。
30、我们之前说到,在约公元前450年,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可以说到了一个拐点。此前的早期哲学家属于“宇宙论时期”,关注的是外在于人类自身和意识的“自然”。而到了这一时期,面对对世界本质似乎永无休止的争论,哲学家开始怀疑人类究竟有没有能力认识真理和善,思考的对象转向了人类理性和社会道德。此时兴起的智者派在认识论和伦理学上均持怀疑主义,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绝对的真理和善,人类当然也不可能认识它们。
31、思想使人成熟,智慧使人流芳。苏格拉底对智慧终生不渝的探索,对学生有教无类的引导,对信仰矢志不移的坚守,对于今天从事教与学的我们,深有启示。
32、苏格拉底不仅宣传有德行的生活,而且身体力行。他热爱自己的祖国,曾先后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他在作战中表现英勇,数次冒死求助同伴,把受伤的同伴背下战场,尽到了保卫祖国的职责。
33、前面我们已经分享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对世界的解释,
34、但诺齐克为何从此离开政治哲学呢?据他后来解释,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他不想用一种防御性的态度对待别人的批评,但这往往极难避免。因为一个人愈受到别人的攻击,便愈想捍卫自己原有的立场,因此愈难看到自己的错处。更重要的是,他天性喜欢不断探索新的哲学问题,而不想毕生耗在写“无政府、国家及乌托邦的儿子”以及“儿子的什么的回归”之类。
35、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过世后十年,又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出生于雅典,他便是被称为“西方孔子”的苏格拉底。
36、他追求的是最伟大的真理。所以中年后的苏格拉底的身份是“老师”,但这个老师不喜欢把上课变成演讲,而是与学生沟通对话。他甚至整天在街上“闲晃”,一有机会就找人谈话。在聊天过程中,他更多的了解其他一些智者的想法。通过和他们交流,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更深刻的了解真理,更好的自我检讨与反省。同时,他作为一个智者,也把真正的真理与真正的知识带给了许多人,以便这些人可以自我检讨与反省。面对真理,他有很多身份,学生、老师、智者等。
37、根据第一种观点,历史上的苏格拉底问题是一个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所有关于苏格拉底的作品都具有虚构性,不能作为史料,所以,试图重构或还原历史上的苏格拉底及其思想的尝试便无从谈起。这种观点可以称为彻底的怀疑主义。约艾尔最早提出所有有关苏格拉底的作品都具有虚构性的主张,认为无论是色诺芬还是柏拉图的作品的首要目的都不是为了忠实地再现历史中的苏格拉底,而是掺杂着个人的自由想象。迈耶尔(H.Maier)、日宫、克鲁斯特(A.H.Chroust)都认可约艾尔的这种主张。迈耶尔认为苏格拉底根本不是哲学家,只是在伦理学和辩论术方面有贡献,但他承认《申辩篇》和其他早期柏拉图对话具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克鲁斯特则将这种看法推向极端,认为苏格拉底在不同作家笔下呈现的形象是不同的,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具有戏剧家风格,在柏拉图那里变成为伦理哲学家,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则是理念主义者,因此一切关于苏格拉底正面形象的报道都是不可信的,我们只能从反面来重塑苏格拉底的形象。根据智者波利克拉特(Polycrates)在苏格拉底死后几年后撰写的《对苏格拉底的控告》一文,他推断苏格拉底其实是政治活动家,是因为积极参与推翻雅典的民主制度而被控告入狱的。这种观点受到学者的抨击,因为无法解释这样一位颠覆雅典民主制度的人、被雅典人痛恨的人怎么能够成为柏拉图哲学的代言人?坎恩对这种极端的怀疑主义进行修正,认为苏格拉底问题根本不在历史研究的范围下,任何相信有关苏格拉底的作品再现了历史的苏格拉底的观点都是一种误解,包括柏拉图的对话。但是,坎恩将柏拉图的《申辩篇》看作例外,认为它是唯一能够再现真实的苏格拉底的史料。⑥ 无独有偶,罗斯(Ross)、顾特瑞(Guthrie)、德灵(Düring)等认为《申辩篇》不属于亚里士多德所说“Σωκρατικολóγοι”,德灵甚至认为可以基于《申辩篇》重新建构历史上的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38、只有到了文艺复兴,当西方世界对于古典文明的兴趣开始复苏时,柏拉图的哲学才又开始受到广泛重视。许多早期从经院哲学脱离出来的现代科学家和艺术家促成了文艺复兴的进展,他们将柏拉图的哲学视为是艺术和科学进步的基础。到了19世纪,柏拉图的名声恢复了,至少跟亚里士多德的不相上下。
39、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为大家分享-!
40、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任何著作,我们了解他主要通过他的两个学生:一是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一是柏拉图。色诺芬对苏格拉底的主要记载见他的著作《回忆苏格拉底》,而柏拉图所著对话录中的很大部分众所周知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没有人能够完全确定这两个人的著作分别多大程度上代表“真实的”苏格拉底。一般认为,色诺芬的记载具有较强历史价值,而关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还要更多地到柏拉图的对话录中寻找。但柏拉图在他的著作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说出的思想,有多少真正代表苏格拉底,有多少代表柏拉图本人,又是另一个争论的焦点。一般认为,柏拉图早期作品更多反映苏格拉底的思想,晚期作品更多代表柏拉图本人。虽然学界对柏拉图作品的时间本身亦有争论,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对话录中,《申辩篇》、《克里托篇》、《斐多篇》、《欧绪弗洛篇》等是了解苏格拉底最重要和可靠的来源。
41、“分析的”的逻辑方法是求思维的一贯性与必然性,不承认矛盾命题合乎逻辑,把苏格拉底、柏拉图只存在于思想中的理念变为多种逻辑范畴,进而掌握“存在”的真理,在变化的“存在”中求出不变的本质规律,此是分析的方法,不是辩证的方法。
42、苏格拉底是一个至死都要追求真理的神圣之人,在历史的地位上,西方的苏格拉底几乎可以与东方的孔子平行,同时,哲学家以及历史学家们,把苏格拉底生活的这个时代称为古希腊哲学的分水岭,可见苏格拉底之伟大。苏格拉底真正做到了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
43、柏拉图并以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他的形而上学理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44、说干就干,于是他就引入了一个新神,这一个神是道德的生命,是智慧的生命,是所有理性的象征,他把这一个神明称之为宇宙理性的神,这一个神也是苏格拉底一辈子的追求,他明白自己身为有限生命的人类,永远无法引领世人达到“理性”这一步,于是,他便把这样美好的愿望,寄托到了这一个由本人亲手创造出来的神明身上。
45、他的这种思想,也引导了后世的无数人,苏格拉底曾经说过:
46、“除非我们能由哲学家担任国王进行统治、或是现在那些被称为国王的人真正适当地学习了哲学,使政治权力和哲学能完全相融合,并且将现在那些只从事政治而不钻研哲学、或只钻研哲学而不从事政治的家伙完全驱逐出去,否则,我们的城邦永远也不会获得安宁、人类也不会免于邪恶的灾难。”(《理想国》 473c-d)
47、人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中是精神的实体,但同时又是与客体对立的主体,在其学说中,以“理念论”和“伦理学”作为学说的核心。
48、暴君统治垮台后,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政权逮捕。公元前399年,他在雅典受审。法庭以传播异说、毒害青年、反对民主的罪名判处他死刑。按照雅典法律的规定,被判死刑的人可以选择流放徒刑来代替死刑。此外包括柏拉图在内的他的几位有钱的学生多方营救,并买通了看守,如果苏格拉底愿意,他就可以逃走。但苏格拉底不肯这样做,他做好了随时去死的准备。临刑前,几个学生到监狱去看他。学生们围坐在敬爱的老师周围,苏格拉底给他们讲述关于生与死和灵魂不朽的思想。随后,他安详地喝下了刽子手给的毒酒离开了人世。
49、诺齐克对此衷心折服,并特别称此为一种“体现的方法”(methodofembodiment)。我觉得,诺齐克一生治学,正正深受这种精神影响。他对知识纯真的追求及对学术的真诚,他对生命的认真反省及面对死亡的乐观坦然,均体现了他自己所说的,哲学活动不应仅仅是外在的思辨论证,而应和生命融为一体,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诺齐克常常说,他的哲学思考是一种探索(exploration),而不是一种证明。探索总是向外敞开,充满各种可能性及冒险的乐趣。正如篇首的引文所说的一样,诺齐克的一生,是苏格拉底式的探索的一生。
50、他的学生曾去神殿向神求签来询问谁是全雅典最聪明的人。神告诉他说无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这个学生回去把此事告知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出于自身的怀疑便开始在全城之中寻找一个比他更加聪明的人。他拜访了雅典的许多权贵,其中有当时掌权的众多政治家、闻名一方的著名诗人、负责实际建设工作、建出众多美轮美奂建筑的工艺家。但这些知名人士却全部让苏格拉底大为失望。
51、在苏格拉底之前,“灵魂”与“肉体”是互相区别的,是对立的,并且灵魂可脱离肉体而独自存在,但其却仍是一种极其特殊的“物质”。
52、柏拉图曾数次暗示他自己是苏格拉底的一名追随者,但他从没有明确承认过。在《斐多篇》中他写下一串名单,列出那些在苏格拉底服药自尽那天陪伴他的朋友,并且记载道“柏拉图生病了”(《斐多篇》 59b)。而在《申辩篇》里,柏拉图则疏远了他与苏格拉底的关系;记载中苏格拉底宣称有几名他之前的同伴也在观众席内,他并指出阿狄曼图(Adeimantus)的兄弟柏拉图也在场(《申辩篇》 34a)。阿狄曼图也曾在《理想国》里以辩论者的角色出场。
53、在《理想国》的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七卷里,柏拉图举出了几个隐喻来解释他的形而上学观点:太阳的隐喻、以及知名的洞穴囚犯寓言、以及更直接的“线寓”。这些隐喻故事加起来便架构了一个复杂而艰深的理论:称为“至善的形式”(The Form of the Good)或“至善的理想”(这也经常被解读为柏拉图心中的上帝),这种形式便是知识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这种形式塑造了各种其他的形式(例如哲学的概念、抽象、以及属性),所有形式也都是“源自”于这种至善的形式。至善的形式塑造其他形式的方式就如同太阳照亮或发亮其他物体一般,使得我们能够在知觉的世界看到这些东西。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
54、苏格拉底在不断的探寻思考中得到了真正的答案,那就是雅典人的骄傲自大,沉溺于世俗的物质享受,而忘记了真实存在于心灵深处的高尚需要。
55、诺齐克这种治学态度,在哲学家中极为少见,他甚至也从来不回应别人对他其他著作的批评。他似乎有无穷的好奇心,探究完一个问题,便迫不及待转到另一个。这个特点在他的教学上也表露无遗。他在哈佛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是在他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除了仅有的一次,从来不会重复教同一门课程。例如在七十年代,他曾醉心印度哲学,并开了不少有关的课,也经常和政治、心理、历史、经济、神学及法律系的不同教授合作开课。他曾和人打趣说,如果要知道他下一步想写什么,最好去看看哈佛的课程目录。他最后的课,是有关俄国革命的,试图以此探讨历史的因果问题。他在去世前曾计划开一门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yevsky)哲学思想的课,可惜天不如人愿。
56、那么,苏格拉底同时代的喜剧作家阿里斯多芬的《云》,可否视为重新还原历史上的苏格拉底的可靠资料呢?公元前423年,阿里斯多芬写成喜剧作品《云》。他有意创作这部滑稽的作品来揶揄苏格拉底,也许是因为苏格拉底的有些举止或行动在当时的希腊社会看来的稀奇古怪的。《云》的故事梗概是:喜剧主角苏格拉底和他的朋友谢若丰(Chaerophon)经营着一个被称作买卖论辩技巧的学园(phrontisterion)。阿提卡的一个富有的农夫Strepsiades让他的独生子Phidippides去那里接受培训,目的不是为了学习真理,而是为了不择手段地学会说服别人的能力,以对抗那些一直前来强迫他的儿子偿还因赌输而欠下的一笔可观债务的逼债份子。但Phidippides并不想去学习,Strepsiades只能亲自前去。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只学习到一个跳蚤可以跳“跳蚤脚”的几倍远、蚊子的嘴是不是发出嗡嗡的声音以及其他奇奇怪怪的发明。苏格拉底是坐在一个被悬挂起来的篮子里出场的,因为他可以离开地面,呼吸上面的空气而更能自由地思想。他宣称自己是一个自然主义者,神灵的能力都被赋予自然的能力。他热衷于解释打雷下雨等自然现象,认为宙斯根本不存在。他还说服他的学生放下所谓对神的虔敬与正义,过一种自由的、没有伦理拘束的快乐生活(酒色、宴饮、节庆和赌博等)。一开始,Strepsiades并没有对苏格拉底教授的东西有所不满,直到有一次Phidippides和他意见不合而起争执时挨了儿子的一个掌掴,他才忽然醒悟,儿子堕落的罪魁祸首就是这种新型的思维方式,是苏格拉底及其同伙。喜剧以Strepidiades怒火中烧,一把火烧了苏格拉底买卖“思想”的店铺而收场,结束了苏格拉底对学生的伤害。
57、诺齐克生于1938年11月16日,父亲是俄罗斯犹太移民,在纽约布鲁克林区(Brooklyn)经营小生意。诺齐克在当地的公立学校就读,其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这段时期,他的思想十分“左倾”,曾经加入社会主义d的青年组织,更在哥伦比亚大学创立“工业民主学生联盟”的分会,一个在1968年学生运动时颇为激进的组织。但当他到普林斯顿大学读研究生时,由于受到哈耶克及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著作的影响,思想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变,由支持社会主义转为完全拥护资本主义。在1975年的一次访问中,他承认最初的确很难接受支持资本主义的论证,“但愈加深入探讨,它们显得愈有说服力。过了一段时间,我想:‘好,这些论证都是对的……’然后去到某一阶段,我的思想和内心终于变得完全一致”。
58、特别值得留意的,是诺齐克首次在这里承认《无政府》的论证有严重不足,并不再坚持早年放任自由主义的立场。例如他认为政府应该抽取遗产税,因为代代累积的遗产所造成的不平等是不公平的。他同时承认放任自由主义对政府的理解过于狭隘,因为它未能充分考虑民主社会中公民的互相合作及团结的重要性。诺齐克这番率直的表白,一定经过很长时间的挣扎,也需要极大勇气。他如此剖白:“我早年写了一本政治哲学著作,标示出一种特定的观点,一种于我现在看来是严重不足的想法(我稍后会对此再作解释)。我特别意识到,要渐渐淡忘或逃避一段智性的过去(intellectualpast)的困难。其他人在对谈中,常常希望我继续维持那个年轻人的‘放任自由主义’的立场——虽然他们自己拒斥它,也可能宁愿从来没有人曾经主张过它。”
59、转变期:《高尔吉亚篇》、《泰阿泰德篇》、《美诺篇》、《欧绪德谟篇》、《克堤拉斯篇》、《智士篇》、《政治家篇》、《会饮篇》、《斐多篇》、《菲力帕斯篇》
60、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61、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哲学开辟了道路。
62、虽然如此,但柏拉图仍是在继承其师苏格拉底的人性理论上,对人性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索。他对“至善”的追求,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对终极人性的统一认识。
63、编者按:罗伯特·诺齐克(RobertNozick),美国著名哲学家,与约翰·罗尔斯同为当代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2002年1月23日,罗伯特·诺齐克因病于美国逝世。近日适逢诺齐克忌日,特发此文,以示纪念。
64、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65、苏格拉底将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他对学生一视同仁,使用启发式教学法,认为生活处处是课堂。他常与学生漫步畅谈,随处讲学,随处点拨。
66、当今大多学者都同意苏格拉底是承认德性是可教的,关键是在于对它的理解。在他看来,其可教性在于“美德即为知识”,如果德性并非知识,那么就不可教了,但在智者看来,德性不是知识,其对自身的德性也无知,在他们的学说中,德性不可教。
67、这种本源性的对立统是由感性的朴素辩证向理性的本质辩证的过渡。理性的原则“精神”与“物质”的分化意味着“理性原则”与“感觉原则”的分化。精神是无法感觉的,是理性的产物,物质是可以感觉的,而其可被感觉,也正因为精神的作用。“精神”的确立,“灵魂”与“肉体”的分离,使人的本质集中在精神方面;精神与感性的原则区别,使人进一步集中于理性的精神实体方面。苏格拉底的“认识自己”,就是认识人理性的精神实质。
68、公元前399年6月,苏格拉底这位杰出的学者、伟大的教育家、热诚的爱国者,被雅典极端民主政府判处死刑,其罪名是:第不信雅典的神,崇奉新神;第蛊惑青年。
69、苏格拉底原为雕刻匠,后来倾心于教育研究,并以培养青年的完善道德为己任。他主张有知识的人才具有美德,才能治理国家,强调“美德就是知识”,知识的对象是“善”,知识是可敬的,但并不是从外面灌输给人的,而人的心灵是先天就有的。把人的先天就有的、潜在的知识、美德诱发出来,这就是教育。他还首先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商问题、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
70、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理想国》里所建构的理想国家,如同苏格拉底所定义的,是要由检验一个城邦的正义与不正义的层面来决定的(《理想国》 372e)。依据苏格拉底的说法,一个“真实”而“健康”的城邦应该是依据《理想国》第二卷里369c-372d所描述的,包含农夫、工匠、商人、以及挣工资的员工,但没有进行统治的哲学家国王阶层,也没有其他例如“香水、香料、娼妓、糕饼”等优雅的东西,同时也没有绘画、黄金、象牙、睡椅、和其他许多行业如诗人、猎人、以及战士。
71、VIII. 《克利托芬篇》《理想国》、《蒂迈欧篇》、《克里底亚篇》
72、如果说罗尔斯的《正义论》得到学术界一致推崇,是因为它对国家及正义的理解,符合了很多人本身已有的道德直觉及对政府角色的理解,那么《无政府》的成功,却更多是因为它极具挑衅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主义在欧美盛行,主流观点认为要建立一个正义社会,政府便须通过累进税及其他措施进行广泛的财富再分配,缓和资本主义的贫富悬殊。诺齐克却以其犀利严密的论证、活泼生动的文风和令人拍案叫绝的例子,尖锐地指出,任何超出古典自由主义“守夜人”(nightwatchman)角色的国家,都是不正义的。这在理性或情感上,均大大挑战了很多人的道德信念。当代著名伦理学家辛格(PeterSinger)便曾指出,《无政府》的出版是当代政治哲学一件大事,因为在认真回应诺齐克之前,任何哲学家都不可再视“社会正义要求财富再分配”为一个理所当然的命题。这是持平之论。很少人会完全接受诺齐克对国家的理解,但读完《无政府》,却不得不重新认真思考国家的性质,以及一个正义社会的道德基础何在。所以,在七十年代的哲学界,罗尔斯和诺齐克分别提供了两种值得重视的自由主义版本:一左一右。规范政治哲学在历经半世纪的沉寂之后,重新在英美哲学界蓬勃起来。
73、但是,苏格拉底把巴门德斯所提出的“一”演变为精神性的“单一”,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演变为精神层面的“单一”。既然物质世界中的万物,无论什么都离不开进一步的分解,那么这种不可分的“单一”只能从精神世界中去寻找。“原则”上的不同并非指其程度不同,而是指其遵守着的准则的不同。
74、苏格拉底看到了接下来的混乱,于是,他下定了决心要改变现在的社会情况,他认为雅典之所以陷落,是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好,他要查出雅典这一个城市真正的病因是什么。苏格拉底看穿了当时的人们信仰的神明,其实无法提供给人们有益的帮助,他明白人们信仰神明是需要给自己找一个心灵寄托,那么,如果有一个良性的思想可以引导人们,岂不是更好?
75、从柏拉图的相关对话中可以看出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的发展轮廓与方向,对照来看,其观念大体还是一致的,是由苏格拉底哲学的伦理学经过柏拉图而推广开来的。
76、苏格拉底认为,人的本性是恒定的,这个本性总是追求着自己好的生活,即“使灵魂尽可能地善”,也就是追求幸福。人们选择去做的事情,即使是一般意义上的“坏事”,做的人也一定认为是能带来幸福的。比如小偷在行窃的时候,也是希望以此获得幸福,只不过这种对幸福的理解是错误的。这就是一个真知的问题,只有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真正符合人性,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也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77、在上述诸种不同的选择背后透显着对有关苏格拉底的文学作品的诠释视角之不同。以施莱尔马赫为代表的反色诺芬派、以日宫和莫里森为代表的怀疑派,以乌拉斯托斯为代表的乐观派或支持派,都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关于历史的苏格拉底问题的阐释路径。虽然这些不同的诠释视角或阐释路径意味着不能平等地或不加区分地对待这些“σωκρατικο λóγοι”,但没有任何一种阐释路径被证明为不容置疑的。如果各持己见,无疑会导致无休止的争论。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执着于将历史上的苏格拉底之真像弄得水落石出,不如将历史上的苏格拉底问题搁置起来,选择一种对比性的阐释。对比性的阐释(comparativeexegesis)不是不加区分地对待这些“Σωκρατικολóγοι”,而是更强调要尽可能地推进这些作品中的共同主题的研究,比如苏格拉底惯常使用的诘问法(Elenchus)、苏格拉底坦言自己的“无知”、苏格拉底在雅典受审时的辩护(Apologie)等,因为柏拉图的苏格拉底与历史上的苏格拉底之间的区分并不能仅仅通过分析这些“Σωκρατικο λóγοι”就能自见分晓。在这种真假难辨的情况下,选择以共同主题或文本间性(intertextuality)为基础的对比性阐释路径不失为上策。笔者虽然不完全赞同乌拉斯托斯的假设,但至少不否定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录对理解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的优先性,同时这并不表示色诺芬、阿里斯托芬、埃斯基涅斯等人有关苏格拉底的作品或残篇对理解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没有丝毫价值,如同施莱尔马赫以来那些只以柏拉图的对话录为了解苏格拉底的唯一资料来源的学者们所主张的那样。
78、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生于公元前469年卒于公元前399年。按此时间计算,苏格拉底活了70岁,而非雕刻的生于公元前169年。
79、苏格拉底在古希腊哲学史,乃至在整个西方哲学史都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哲学思想的最大特色,或对西方哲学的开端的最大贡献是:让“哲学从天上下降到人间”,将哲学对自然的研究引向有关人的幸福的探求。但是,能够重构或审度苏格拉底生平和思想的历史资料非常贫乏,因为他一生并没有撰写任何文字或著作,或者即使写了也没有流传下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苏格拉底问题(Socraticproblem),即对西方思想史和文学史进行考古,从有关苏格拉底的二手作品中尝试挖掘历史上的苏格拉底之真像并进行历史还原。20世纪后期,研究苏格拉底哲学的德国专家AndreasPatzer认为“苏格拉底问题在古典哲学史上是最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关于苏格拉底的生平,如下三位作者尤为重要:阿里斯托芬、柏拉图和色诺芬。其中,只有阿里斯多芬的喜剧《云》是苏格拉底在世时的作品,其余作品都是苏格拉底去逝后写成的。亚里士多德将柏拉图、色诺芬、Sophron、Xenarchus所写的有关苏格拉底的哑剧一并归入到称为“Σωκρατικολóγοι”(苏格拉底的文学作品)的文学类型中。在有关苏格拉底的资料清单中,只有这个“Σωκρατικολóγοι”文学类型被看作是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但是,这些所谓的可靠历史资料仍然遭到很多人的质疑,因为这些作品所描述的苏格拉底形象有时是相互矛盾的,而且这些作者的写作的首要动机不是忠实地记述历史上的苏格拉底的形象及其思想,而是掺杂着作者本人对苏格拉底的个人想象。随着苏格拉底问题在19世纪初越来越被关注,对苏格拉底的文学作品可靠性的批判顺理成章地成了首要任务。
80、锋芒图书-专注于“知识网红、企业创始人、大V们”的
81、施莱尔马赫通过对色诺芬的批判,否定了他对苏格拉底记述的可靠性,认为要理解历史上的苏格拉底,唯一可靠的途径是叩问苏格拉底应该是怎么样的人,苏格拉底的真实历史形象应该远超色诺芬的描述。虽然色诺芬在《回忆苏格拉底》中掺杂很多个人想象,尤其是为苏格拉底进行个人辩护的动机非常明显,但这不能否定这部作品对理解历史上的苏格拉底的价值,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在某些性格特点和行动规则上与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并不冲突。虽然色诺芬是苏格拉底的非正式学徒(只在很短的时间内跟随苏格拉底),对苏格拉底的认识也大多源自柏拉图的对话录,但他对苏格拉底的描述和回忆,不能排除其运用当时公众对苏格拉底的普遍评价或流行看法的可能性。
82、在我们研究《巴门尼德》这篇对话时,可以看出,柏拉图写这篇对话,并不仅仅是想记载两位伟大的哲学家,这还与他理论的变化有关。在这个观点上,我们应该吸纳一些反对者的意见,即柏拉图也想记述一些自己的理论倾向发生变化的事。但无论如何,是不该怀疑这篇对话的真实性及实际意义的。
83、在他死后不久,雅典人认识到他的所作所为的意义,把控告他的一部分人处以死刑,为他平反。应该说,是“误解和私仇把他推上了法庭”。黑格尔则认为,苏格拉底的死是“雅典的悲剧,希腊的悲剧”。
84、不同对话录之间的对比也令人难以琢磨。苏格拉底经常将哲学与小孩做对照,并且总是否定后者而倾向前者(《会饮篇》 209a-e),他也曾将哲学与食物做对照(《普罗泰戈拉篇》 313c- 314c)。苏格拉底经常将哲学家与医生(iatros)做对比,形容哲学家能治愈人们最严重的疾病—头脑的无知(psyche),这也是今天心理医生(psych-iatrists)一词的由来。苏格拉底主张人的身体是为灵魂的监狱,而身体与灵魂之间是很难调和的,这种区分方式一直到今天都还被经常提起。苏格拉底也将自己形容为是一名心灵的助产士,要帮助其他人培育出正确的哲学思想。
85、“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哲学原则。古希腊人心存疑问时,会前往德尔菲阿波罗神庙传达神谕的地方提问。有一次,苏格拉底的朋友凯勒丰去那里提问:“有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呢?”得到的回答是:“没有。”然而,苏格拉底却常说自己一无所知,要“认识自己”。苏格拉底解释说:“承认自己无知,是智慧的起点。该回答并非认为我聪明,而是提醒大家去寻找比我更聪明的人。”他指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无知是我们唯一的所有——“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因此,我从无知开始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86、假如你是一个同时代的雅典人,你会发现,无论在什么时候你见到这位伟人,都能够感受到他是真正活到幸福之中,这样的思想境界,着实让人感到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