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句关于竹子的诗句
1、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2、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3、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4、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5、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6、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7、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孟郊《苦寒吟》
8、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9、翻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对天唱歌。深林中没有人与我作伴,只有天上的明月来相照。
10、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11、翻译: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
1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3、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14、然而诗人兴寄深微,将自己的情感寄寓在竹子上,避免直抒胸臆的口头对白,从而形成了诗人与竹子的心灵对白。
15、表面看起来,诗人是在写竹子的愁苦,其实是移情于物的手法,也就是将人的情感赋予在物上,人的怨情变成竹的怨情,从而创造出物我合二为情景交融的动人境界来。
16、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17、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雨过山村》
18、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19、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20、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二、关于竹子的古诗两句
1、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刘道著《湘江秋晓》
2、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3、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白居易《村居苦寒》
4、晴朗的天来到这里,金灿灿的阳光洒在竹浪上,泛起碧海金波,漫天彩虹快乐地跳起舞蹈,笑逐颜开的游人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情歌。
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6、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昨日小轩添得境,却烦佳月碎筛金。
7、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8、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清)郑板桥《题画》)
9、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10、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11、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1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3、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14、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15、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16、翠竹高耸挺拔,四季常青,象征着正直质朴,积极向上的精神。竹林可以遮阴,竹篙可以撑船,竹竿可以做屋梁,竹笋可以食用,竹筒可以焖饭,竹叶可以入药,竹篾可以织席,竹片可以做地板,……,竹子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人类。
17、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18、而应该像竹子一样迎风挺立,虚心贞洁,自强,最后的诗句是从竹子引发出来的做人道理,今天依然有启迪意义。
19、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20、过江修竹静郊居,门外阴阴千亩余。直节不移高士操,息交那与俗人书?卧听翠雨飞瓴,笑清风过绮疏。却扫红尘喧境寂,岁寒分席待樵渔。
三、两句关于竹子的诗句有哪些
1、上窗风动竹,月微明。——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3、欢宴良宵好月,佳入修竹清风。——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卓文君《白头吟》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予》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4、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5、尤其是诗人描摹竹子的形态时,运用了对比映照的手法:新竹散发出浓烈的芳香,竹节上下布满白色粉末,显得生机勃勃,俊美可爱。可是题诗的地方青皮剥落,墨汁淋漓,使竹的美好形象受到污损。诗人巧妙地以“腻香春粉”和“黑离离”这一对色彩形成强烈反差的对比,来表现内心的忧愤。
6、时间回溯到1300多年前的唐朝,有“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之誉的大诗人王昌龄在今湖南龙标(今黔阳)写下流传至今的《送柴侍郎》: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城步何曾有幸,就这样通过流传至今的巫水、沅江,跟唐朝、跟大诗人王昌龄攀上了文缘。
7、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8、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9、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10、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11、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12、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13、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14、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15、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16、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17、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一日暂无能鄙吝,数竿虽少亦萧森。窗间对了添诗料,郭外移来费俸金。自笑明年何处在,虚檐风至且披襟。
18、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19、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20、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四、写两句关于竹子的诗句
1、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2、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3、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
4、高竹临水上,幽花在崖阴。以彼贞女姿,当此君子心。春阳不自媚,久露忽已深。湘妃昔鼓瑟,怅望苍悟岑。
5、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6、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7、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8、峄山畔,淇泉路。——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9、城步原称“步城”,因苗语语句倒装,便称为“城步”,从此一直沿用至今。“步城”的来历,历史志书记述甚详,“步者水陆凑会之名,城者言有故城也”。城步县城为巫水北岸与黔峰西麓之地,故为步者水陆;故城即三国诸葛城和唐代武冈城。因此,城步绝非“一步之城”,城之浩大,城之风情,城之美丽,城之人文,城之久远,都堪称城之标杆、城之表率。
10、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11、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12、有关竹子的古诗句65句
13、人画竹身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唐)白居易《画竹歌》题萧悦)
14、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15、翻译:院子里幽静清凉,清风吹拂,细雨飘洒,只有梅花和翠竹相伴,主人公尽情享受着这种清静,独自品味着这份孤独。
16、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17、《竹石》——清代郑燮
18、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龙孙:竹笋的别称。凤池:凤凰池,古时指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的池塘。
19、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20、细细品味最后一句,诗人含蓄地回答了上句提出的问题,措语委婉,然而感情充沛。它极力刻画竹子的愁惨容颜:烟雾缭绕,面目难辨,就像是伤心的女子掩面而泣。而压在竹枝竹叶上的露水,不时地向下滴落,这与因伤心而垂泪的女子的形象是何其的相似。
五、两句关于竹子的诗句古诗
1、闻说东风亦多情,被竹外、香留住。——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4、“用爱和欢喜的方式过一生,苏东坡懂爱会爱,虽一生苦难,却比谁都快乐和幸福”,肖仁福老师细细解剖一代文豪苏东坡之大幸与大不幸的奇绝一生,得出“人生只有德来配,有苦难来磨,才能离苦得乐,才可能化大幸为大幸。人生最高智慧在爱,最大成功在乐。”
5、李贺的这首咏竹诗,是诗人情感的倾泻,也是诸如有着像李贺这样人生际遇的古代文人情感世界的一个缩影。
6、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7、翻译:斑竹枝啊斑竹枝,泪痕点点寄托着相思。楚地的游子啊若想听听瑶瑟的幽怨,在这潇水湘江之上当着夜深月明之时。
8、句中的“青光”指代竹皮,同时把竹皮的颜色和光泽清楚地显现出来。“楚辞”代指诗人创作的歌诗。
9、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10、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1、‘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今年2月,这两句印在日本援助中国物质箱上的唐诗,感动了全体中国人。这两句古诗就与城步有关,整首诗是: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诗中的‘武冈’就是唐朝时的‘城步’”。
12、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3、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14、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15、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16、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17、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做真闲客,此心闲处,不应长藉邱壑。——辛弃疾《念奴娇·赋雨岩》
18、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19、10月23日,享誉全国文坛的城步籍著名大作家肖仁福,应邀回家乡城步分享他的新著《苏东坡传》创作心得,全县文学爱好者有幸沐浴一场文学欣赏的杏花春雨,有幸感受一场心灵创作的骤风暴雨。精彩讲座,半天时间,瞬间而过,畅快淋漓,真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20、作者:肖丁勤(15873907157)
六、两句关于竹子的诗句
1、《咏院中丛竹》唐代:吕太一
2、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新制丛竹诗以至见示,美范公之清雅操,遂为歌以和之。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庭内。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盛暑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3、有竹无人负孤竹,有人无竹令人俗。二者如何可得兼,惟有君家青意足。君家竹围青玉城,君家有人冰雪清。幅巾相对弄明月,是人是竹俱忘形。东邻种桑富纨绮,西邻种花蜂蝶聚。岂无红袖引壶觞,那得诗人叩门户。诗人爱竹如爱宾,娟娟秀色诗争新。君当开径扫白云,相逢不是尘埃人。
4、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5、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6、诗中的武冈即是城步。说起城步变迁,肖仁福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三国时,诸葛征九溪十八寨,筑土城于巫江边。隋代,在此建立武攸县。唐代,改武攸县为武冈县,县治仍设儒林。宋代,武冈北迁至今天的武冈城,在城步设置军事统治的“军”和“寨”,设城步寨于此,最早使用城步之名。
7、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8、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9、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10、问华胄,名淇澳。——陆容《满江红·咏竹》
11、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12、“无情有恨”,指的是诗人在竹子上题诗的事,诗人毁损了新竹俊美的容颜,可说是“无情”的表现,而这种“无情”恰恰是长期积郁在诗人心中的无法抑制的怨愤导致的。
13、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14、南轩移自处西坛,瘦玉亭亭十数竿。得法未应输老柏,植根兼得近幽兰。虽无农艳包春色,自许贞心老岁寒。百草千花零落尽,请君来向此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