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而左右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本来,苏洵只顾埋头念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恰是凭着这种细心刻苦的精力,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年夜家。孟轲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
2、陈景润小时候经常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捉迷藏。不过,陈景润捉迷藏时有点特别。他常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等着别人来“捉”他。看着看着,他就忘记了别人,而别人也忘记了他。
3、 不用上溯到解放前,二三十年前点着油灯上晚自习的农村中学还很常见,一个自习下来同学们的鼻孔被烟熏得乌黑。冬天下了晚自习,打一盆洗脸水都带着冰碴。这样的学习环境,仍然培养出大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的人才。
4、当然,还有一部分同学,努力的动机来自于内部——享受学习本身这一过程。
5、李密认识杨素,赶紧下牛拜见。杨素又问他读的什么书,李密说:“《项羽传》。”交谈中,杨素发现李密真是个人才。杨素回家以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学识、才能和气度,比你们兄弟几个强得多。”于是,杨玄感便结交了李密,他俩成为好朋友。
6、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7、车胤,字武子,晋南平(今安乡、津市一带)人。车胤自幼好学不倦,可是由于家庭贫困,没有钱买灯油在晚上读书。因此,到了晚上,他只能背诵诗文。一个夏夜,他在屋外诵书,忽然看到原野里如星星一样的萤火虫在空中飞舞。他突发奇想:萤火虫的光亮在黑夜里不正如灯一样吗?这样我就能够彻夜苦读了!
8、他们,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着努力的意义。
9、万斯同闭门苦读、唐伯虎潜心学画、林则徐对联立志、文天祥少年正气、叶天士拜师谦学、李清照少女填词、杨禄禅陈家沟学艺、王献之依缸习字、朱元璋放牛读书、柳公权戒骄成名、屈原洞中苦读、王十朋苦学书法、王羲之吃墨。
10、不过看了动画的人都知道,尽管困难重重,但沉香却在众多好友的帮助之下,从最初那个有些冲动的少年,成长为了后来被所有人都信赖的领袖。最终他才得以在宝莲灯的帮助下战胜了二郎神,让母子得以重逢……
11、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糊里糊涂混日子。二十七岁的时候,苏洵才发现,混日子没意思。于是发愤学习,学习一年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
12、政治不好,我就偷偷向老师要练习卷,每天中午去她那背诵;
13、(感悟)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只要从小立志,并克服一切困难,努力朝着目标奋斗,相信总有一天会成功的。西汉路温舒幼年贫困,但他善于想办法,坚持不懈地学习,最终成为了有名的法官。青少年置身于现代化文明管理的监狱中,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要珍惜一切学习时间,用知识充实自己,用技能武装自己,为出监后就业谋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14、(感悟)做学问要有陈景润那样刻苦钻研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取得巨大的成就。青少年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困难,那么应该怎么去做呢?这里提供两种方法借鉴:鞭策法:让警官、好友监督自己,自己要尽量配合。自制法:为自己找一个奋斗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你最在乎最怕失去的。然后为了那个目标,让自己勤快起来。并且可以在醒目的地方贴上自己的目标提醒自己。
15、他听了岳父的话后欣喜若狂,急忙问道:“快告诉我是什么东西?”岳父不紧不慢地回答他:“我们还需要十斤香蕉叶上的白色绒毛,而且这些绒毛必须从你自己种的香蕉树上采得,不然就不灵验了。等你凑齐十斤以后,我肯定告诉你炼金术。”
16、勤奋是成为有用之才的钥匙。“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只有勤奋上进,才能取得好成绩。
17、跟他俩合作非常愉快,他们踏实肯干、能吃苦,做什么事都能让我很放心,我交代什么事都能完成得很好。
18、张衡(78~139),字平子,是我国东汉时期着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的出生地在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的石桥镇。他的祖父张堪做过太守,为官清廉。父亲早逝,因此张衡家里很贫穷。张衡从小就勤奋好学,加上天资聪颖,很早就闻名乡里。据史书记载,他10岁时就“能五经贯六艺”,过目成诵。他兴趣很广泛,常常涉猎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而且写得一手好辞赋。一天,张衡从一本诗集里读到四句诗,描述了北斗星在各个季节傍晚时的变化:“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他觉得这太有意思了。天上的繁星闪烁,有的像箕,有的像斗,有的像狗,又有的像熊,它们的运行义各有怎样的规律呢?这简直是太美妙了。于是张衡根据诗的内容又参考别的书籍画成了天象图,每夜只要是没有云彩,他就默默地对着天象图仔细观察着夜空。广漠的星空有多少难解之谜呀,他观察着、记录着、思考着,他的脑袋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充满了五颜六色的幻想。后来,他终于确认那四句诗里描述得不够准确,事实上斗柄早春指东北,暮春却指东南。
19、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中的《项羽传》,正巧越国公杨素骑着快马从后面赶上来,勒住马赞扬他:“这么勤奋的书生真是少见呵!”
20、韦编三绝: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见《史记·孔子世家》)
21、有一回,李密骑着一头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半路上正好碰到越国公杨素,杨素见这小伙子如此好学,很是吃惊,便跟上问道:“你是哪儿的书生,学习这样用功啊?”
22、有钱不是万能的,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也许你会说“钱算什么,都是肤浅,”甚至背地里痛骂那些“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女生虚荣。可是你知道吗,你没钱也许不可怕,你不努力不知进取才可怕。
23、也许努力是为了证明灵魂还活着,我们还没放弃自己。
24、 从半文盲到技术管理,对于一个没机会接受系统教育的人来说需要多勤奋的学习?但是,我家这位长辈从来不谈自己的往事,笔者在此难以分享他的经历。
25、“挂角”指的是隋朝的李密。李密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没有时间读书,于是,他每天去放牛,都把要读的书装在书包里,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就这样,李密长大后也是一名很有学问的人。
26、我下定决心努力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真正的努力,我能感受到有种很特别的动力,越学越想学,越努力越想努力。
27、也许是感觉到自己真的老了,也许是对孙辈的爱,这一摔之后,父子俩的心结也解开了。
28、日积月累,期中考,我从400多名,进步到200名。
29、吃了还是会饿但我们还是要吃饭,睡了依然会困但我们还是要睡觉,学了不一定有用但我们还是要学习,活着最终也会死但我们还是要活着。也许这就是生活存在的意义,你的灵魂在指引着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摒弃不知进取游手好闲的你。
30、而在最高踏上漫画家之旅的初期,他还跟两情相悦的那个女孩喊出了“如果我的漫画能够动画化,那么就请跟我结婚”的告白,并且得到了对方的应允。因此在接下来的创作生涯当中,最高一方面是为了实现自己漫画家的梦想,另一方面也希望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最能配得上亚豆的男人。
31、在刚刚过去的二十大,“勤奋”二字被频繁提及与提倡,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讲,勤奋这一品格的铸造,尤为重要。勤于创造,勇于奋斗,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32、凿壁偷光:西汉匡衡幼时,凿 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名相。
33、(感悟)青少年学习要像顾炎武一样具有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这样,才能够在狱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在未来的社会中施展身手。
34、所有人都在叫嚣着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所有人都在声嘶力竭的吼着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所有人都在极力寻求一种想要的生活,于是在这条路上艰难前行。
35、努力,是平凡如我们,所能拿出的,最大的王牌。
36、本来觉得生物能及格就谢天谢地,结果考得出乎意料,在级部还很靠前哈哈哈哈哈哈。
37、但作为爸爸,吴尊认为失败也不是坏事,通过这场比赛让女儿明白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38、赵光义让所有人都离开,自己来照料哥哥。外人只远远看见赵匡胤和赵光义说了一些什么,接着烛影摇晃,似乎赵光义离席退避,随后听到铁斧戳地的声音,听见赵匡胤高声说:“你好好去做。”
39、之前的周报里写过,侯昌明失智多年的老父亲去世了,葬礼上侯昌明强忍泪水,但眼眶始终都是红红的。
40、郎朗三岁时开始学习乐理、指法等基本功,上学后,每天早晨6点准时练琴一小时,中午再练一-小时,放学后还要练一小时,这样的勤奋练习持续了很多年,最终使郎朗化茧成蝶,创造了自己的神话。
41、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
42、因此,不用过分纠结自己是否有天赋,努力是否能够弥补天赋的不足,正如@是我在回答中所说:
43、吴凤四岁时母亲去世,他和妹妹在父亲和姑姑的关爱下成长,吴凤回忆说:“爸爸不烟不酒,晚上准时回家,餐桌上也不发牢骚,每年夏天带我们兄妹去海边度假小屋,游泳、钓鱼、踢足球。”
44、吴凤曾做过几年导游,后来考上了土耳其的安卡拉大学苦学中文,在台湾读硕士期间,开始在卡米地喜剧俱乐部里表演中文单口相声,积累了一些人气也锻炼了胆量。
45、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
46、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好问,后来终有成就,官至吏部尚书。
47、 他跟我的父辈们回忆过往的时候,最爱讲他有一个亲弟弟,人长得帅又聪明,打鬼子的时候牺牲了。同村的战友用一件稍干净些的军装,包起烈士被炮弹片打碎的头,用独轮车把他送回家,算是“落叶归根”。
48、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