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训练的是什么?对一个法帖的学习,是使得你对一个法帖有一种快速的领悟力,你知道这个字帖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处于哪一种环境,它解决了什么问题,你就能迅速抓住它的要害,和把握上的灵活性,写米芾就能是米芾,写苏东坡就能够进入到苏东坡的那个灵魂的核心里面去写,写王羲之就能直奔王羲之抓住他的那个龙筋,这样你就拥有了一种能力,能够在不同情境下,认识、判断和表达,不吐不快,就像张旭喜怒忧郁悲愤、可喜可愕,一寓于书。这个时候的书法才能变成一个真正的书法。拥有了这种能力,你才拥有了书法的素养,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2、“与人对敌,或来或往,折叠即曲肘弯肱之式,折背敌其身手。此系近身使用法,离远无用。进退不要泥一式,须有转换随机变化也。”
3、此中的“行云流水”是形容为人处事不作过高的要求,随其自然的发展而发展。(行云流水的意思解释)。
4、 通过排比,凸显了“草”的作用,这长短不一的句子,给人以参差美的享受。“经纬”一词,“经纬”着读者的不舍回味。
5、 这标题相互矛盾。然而正是这充满矛盾的标题,驱使着读者的阅读欲望。
6、北宋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有“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语,称赞谢民师的诗文写得非常流畅自然、无拘无束。
7、《山坡羊 潼关怀古》是一篇情感奔放的小令。曲作者的不平之气吞吐在每一句简短的话里,读这首小令,我们几乎可以看到眉峰如聚、瞳仁如怒的作者的悲愤之态了。
8、 如果在“长大后”“后来”“现在”后分别加上逗号,与“小时候”后逗号一致,更能形成视觉注意,起到强化时间的作用,在阅读效果上除了强调后面三个“是”的递进效果外,更在一开始就强调了时间层面的递进效果。
9、原来,水鱼就是这样的水中之鱼。一种“静闻鱼读月”的境,一种“笑对鸟谈天”之界。
10、钱老师重刻的“行云流水”,相当完美。不知白蕉先生满意不满意。据我看,白蕉先生大概偏向喜爱圆润一路的。他也能刻,水平颇不恶,格调亦高。
11、看来,钱老师在收到第一信后,即回复并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认为须全盘改动。于是白蕉先生写第二信,说章法不须改动,只是上下方圆相悖,还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12、 有了水先生的介绍,我们只有一睹为快的欲望。因为她亟不可待;因为她,目不暇接;因为她手忙脚乱。
13、有趣的是,这样的和谐与平衡在文中总是伴随着形成鲜明对照的“两面”而存在。
14、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行云流水的意思解释)。
15、立如枰(6)凖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16、(解释):挥:挥笔;酒:洒墨。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17、老师在一九六零年前后,制作了《长征印谱》,把长征路过的地名勒名纪念,立意很高。以后又二次创作《鲁迅笔名印谱》,立意亦佳。老师曾把长征印谱诸印钤为手卷,着我去请沈尹默先生题额。沈老把纸铺在桌上,站起来舔了好几次墨,又坐下,要师母把纸卷起收好,说想不出写什么为妥。遂和几位访客聊天。过了不多久,他又要师母把纸铺开,坐着,眼镜几乎贴在纸上,挥毫写了“通向共产主义大道”八个大字。我取回交给钱老师时,老师连连说,好极!好极!没有比这更妥当的了!
18、(出自):宋·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19、 这是一个看起来极不普通的设问。突出在给出的答案,因双齐辞格“从……里”三次反复出现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20、查《十三势行功心解》(以下简称“心解”)全文得知,它是武禹襄对《十三势行功歌诀》(以下简称“歌诀”)的解释。我们知道,《歌诀》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打手歌》是太极拳重要理论。《歌诀》七言24句有17句是讲太极拳修炼、应用之功、之法。因为它是以歌诀形式反映,所以要对其进行解释。武禹襄《心解》对《歌诀》的解释其用意无非使太极拳者深刻、全面理解《歌诀》。
21、 一首《将进酒》与一首《行路难》将这两个意思阐述无遗。之后的解读,更是引人入胜。
22、 这句子,因拟人手法的运用,多么情致;这设问,因新鲜的答案,多么别致;这释语,具体与抽象的如意婚配,多么惬意。
23、 顶真,妙在共邀读者的注意。顶释,意在一解楼上的风景——两人的风情。
24、(译文):所示教及诗赋杂文书,看来成熟了;大体上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本来没有固定的形式,而常常起于应当起的地方,只有在不可不停。
25、如果把伊人想象成一个美丽的女子,这里隔着苍苍芦苇,“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的那位,我们当然可以把他想象成是一个青年男子了。为什么这位青年男子要去追求那位女子呢?诗中并没有叙述,但从他想方设法接近女子的行动中,我们可以想到她是他朝思暮想的恋人。然而无论那男子如何追寻,还是没能接近她,只见她在不远处时隐时现。这里整体体现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朦胧诗意,这是由生活酿造的诗意。(《水边的诗意》)
26、行云流水:飘动的云,流动的水。比喻文学艺术作品洒落飘逸。也比喻为人处世自然超脱,无拘无束。
27、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於所当行,常止於不可不止。
28、那自在的流水倒是不怕羞,悠悠地享受着夕阳的爱抚。(《楼上的风景》)
29、有人说,生命像一面镜子,你对着他皱眉,他回你皱眉;你对着他笑,他回你以微笑。
30、他用敏捷、灵动的海燕表达对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赞美。
31、 思绪在追问中产生。文中四个“那”字,铺排出四个整齐的句子,这种双齐格的齐头式,最易吸引读者的视觉,引起读者的注意,重要的是,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一起进入了文本的思考。
32、草,是草地的草,故事的广阔背景就是红军过草地。
33、行云流水(xíng yún liú shuǐ)
34、 这是一个标题。张氏却妙用时空层递的手法,将读者逐步引入《阿里山纪行》的阅读,第一个阅读层次,试试读出文中的自然之景;第二个阅读层次,试试读出文中的眼中之景;第三个阅读层次,试试读出文中的心中之景。这真是情感枝头结出了丰美的写景之果。
35、 辞格是激情的独特符号。修辞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激情的利用。激情在话语中只有通过喻意才能得到表达并产生效力。
36、这方印章,白蕉先生已经用了几年,突然写了一信致钱老师——此印篆刻甚精,珍重藏用已数年。而我意初有不足,未与老友言亦数年。若终不言,则抱憾终身矣。此刻问题在篆法,方圆成上下截,未能统一。浅见全用完白(按:邓石如)圆篆法,边不必求绝完整。水字头亦须小改。求大刻不止一今求重刻,则不但不情,世且未闻,弟亦未躬自遇之也。敬奉商,便为一九五三年新事。如何,如何?
37、 水先生的高人之处在于在看似不对称中求得对称。
38、 这里,反复出现一个词“在意”。一般意义上,读者都首先理解为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格。其实,从广义上,从辞格发展上,已经不再孤独地理解为反复。“在意”,频繁出现6次,这就是频词格;“在意”,4次铺排,就是一般意义上的排比,但更是发展意义上的双齐格的齐头,视觉上整齐而美丽,心理上牵引着读者对“在意”更进一步的理解;“在意”更微妙的在于其与时俱进的趣释,一个在读者看来几乎是贬义,至多是中性的词语,却因为张氏高超的语言运用技巧,用成了褒义,这种“易色”修辞的本领,不是因为鲁迅在《拿来主义》中用过,还真不容易在一般文本中轻易体验。
39、在其短短的一生中,张养浩仕而隐,隐而仕,其所有的理由和最终的理由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民心疾苦。(《是什么刺伤了他的眼睛》)
40、用笔。似以长锋秃毫。用墨偏渴。可以想象当时景象:米芾急匆匆顺手从笔筒抽出一直用了很久的毛笔,蘸一点墨就挥毫而书。不计工拙。写了四行半之后,情绪稍稳,笔速变缓,以行书为主,后又越写越快,最后变为草书。特别是倒数第二行,从“粮命”二字开始,气势如虹,字字摇曳多姿却笔笔意连。令人很容易联想到王献之的一笔书《鸭头丸》帖。
41、 这首短短的小令,有着精致的表达。在不足30个字的空间里,容纳着无比丰富的内容,呈现着参差错落的美。这种参差之美体现在三幅画面、二字标题、一个断肠人的交融表达上。
42、 我们感谢,在编辑里走出一个这般行云流水的作家!
43、 四个“一会儿”整齐出现,强调时间与事件变化之速,扣人心弦。
44、因为千年的长城有千年的历史,千年的历史里有千年的故事,千年的故事里有千年的风景,千年的故事和风景里有作者对于故乡的遥望。(《风沙起处乡心起》)
45、出处: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46、这是一首在监狱中写就的诗,是从铁窗里飞出来的想象。(《铁窗关不住的明丽想象》)
47、这首词读来如行云流水,不可中断。感情却一波三折,时放时抑,时喜时忧,思绪万千,顿挫抑扬。作者表达言简意赅,看似淡淡文字,却饱含浓浓情结。开端两句,清江之水虽然日夜奔流,大自然依旧,而人世无常。作者由北方行到南方,行至造口,更容易触发联想。词人感觉这滔滔江水,仿佛正是百姓流离失所之泪。
48、 这里,如果我们只是满足于两面的对照,那我们简直是买椟还珠。其实,张氏更在告诉我们思维的方式,懂得其中蕴含的哲理。
49、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50、如果说《过故人庄》是一位素面朝天的美人儿,体现的是和谐美,那么《游山西村》则是精心装扮的佳丽,体现的是精致美。
51、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和美太极”,再点击“关注”,这样就可以每天与您分享专业太极拳、正能量美文。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52、(东方书画●重点推介书法家)——痴于米者张其亮
53、(《还原诗的美丽——多角度赏析〈山居秋暝〉》)
54、☞ 米芾尺牍十札解析:天真罄露,笔致潇洒的《箧中帖》
55、 这样的排比段,整齐而别致。尤其第三段,以美人相喻,大有想见其人、梦见其景、酷临其境之欲。
56、 这比喻,融入的是水先生对生活的体验,妙在常人心中有。
57、如果说《过故人庄》是一首叙事诗,《游山西村》则可以看作是一首抒情诗。
58、陈胜远去了,但是他的声音留了下来。他的声音留在少年的心里,留在贫苦人的心里,留在哲思者的心里,催人奋进,给人希望,令人回味。
59、所以当他得知卖牡蛎的是他的于勒叔叔时,他会忍不住细细地端详他,看他的脸,看他的手。(《以儿童的名义》)
60、小时候,因为上学离开了母亲,长大后因为工作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后来母亲去世,现在“我”则被一湾浅浅的海峡阻挡着难以回乡,这里诉说的好像都是诗人小我的琐事,其实它折射的是中国的沧桑历史,是近一个世纪以来饱尝漂泊、分离、海峡阻隔之苦的中国历史。(《〈乡愁〉的三度空间》)
61、 张氏之“五诀”几同于梁衡之“五诀”,但张氏以结构仿拟的修辞,将“典”拓而广之,以数概之,顿生妙趣。之后,将“叙事”、“描写”、“抒情与说理”和“用典”一一道来,真是“五诀”俱全,如山立岸,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62、 “文字”与“烟花”,两个单独存在的时候,谁都熟悉,就像每天拿起筷子吃饭,可是一联系在一起表情达意时,那种感觉是水先生的专利。
63、张氏的高妙在于:在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基础上顺势仿拟出“眉峰如聚、瞳仁如怒”的句子,对而喻之,妙手天成。
64、龙蛇飞动(解释):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65、(出自):唐·李颀《赠张旭》:“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66、 这句子,描述的是一个多么令人陶醉的的场景。这拟人,这排比,这序换,带来的是天人合一的意境享受。你不会忘记,因为顶真,留给你的记忆。
67、它们是如此令人敬畏,所以周围常有佳音相伴,那激石“泠泠”声,鸟鸣“嘤嘤”声,千转不穷之蝉鸣,百叫无绝之猿啼,相和成韵,共同构成大自然的协奏曲。(《你写我读:别有意味的景语》)
68、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69、这完美的圆挂在天上,像太阳,也像月亮,照亮着每一个行人的路,从遥远的春秋通向无限的未来,通向每个人的心里,给人信心,给人鼓励。我想,这就是经典句的力量。(《烛照人生的经典名句》)
70、(求真艺谭·临帖)张其亮:近其理进其理尽其理——我的临帖与创作观
71、国破家亡,自然怀念故国,一句“西北望长安”,作者借唐人情景,表达对汴京的深情。但遗憾的是视线被群山所阻,望眼欲穿而不见汴京,正如奸佞当道、复国愿望之不得实现,情为之一抑,心也为之一悲。
72、 这里有排比,这里有层递,这里有反复,这里有拈连,这里所有的用意都因“借助”与“触摸”的频频出现之频词,深深印入读者的心灵。
73、 不是吗?因为得,生活有了收获的喜悦;因为失,生活有了沉静的思考;因为相遇,人生有了美丽的拥有;因为错过,人生有了悠长的回味。(《由〈错过〉看人生的境界》)
74、 从他们的理解我们知道,关键不是说这个行是什么意思很重要,而是你从这里边能够给它解释出来有多少对你书法的书写有帮助的意义,解释学解释的关键在于意义的生发,能够给你带来什么?比如说行书,首先是行云流水的意思。我们想一想,行云流水首先是自然而然,不是我抓住这个云推一掌,也不是拉着那个水哗啦哗啦流,首先是把人为抛出在外,第因为是自然的,所以它是很轻松的,从这里面可以解读出来两个意思:第我们在书写的时候,人为的、有意识的投射在书写上的东西给它去掉,无意于佳、无意于书,这样的书写是合乎行云流水。自然界的水,只要有高低,它就自然会流动,然后水能就物,这个物是什么形状水进去就是什么形状,叫行云流水。第轻松自如,它里边不包含有内在的力什么的,云之所以行、水之所以流,靠的是势,所以我们要讲究笔势,讲人的无意为之。所以两个,第一是无意,意识不要投射上去;第二是就势而为,轻松自如。这叫行书,行云流水,随物赋形,不是预设了一个行书什么样,我来写成什么样,一切有定式有定型的,它肯定违背了行书,你看王羲之为什么这么牛啊?同一个字,在这个语境里面,一时之书,一时之妙,在时间和空间一体的情况下,人呈现的状态。我以前讲过,人是什么,是可能性的存在。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里面,不同的事件里面,呈现出来的应有的最佳的状态,这个叫人。有的人突然遇到一个什么事情,不知道怎么去处理;但有的人,在碰到各种事情的时候都能够从容不迫,把这个事情处理好。书法恰恰也是这样。
75、☞ 米芾尺牍十札解析:入古出新、集字成家的代表作——《张季明帖》
76、 这是一个复叠句,一咏三叹,只三个字的变化,却正突出了“深”“清”“激”的特点;这是一个排偶句,气势恢宏,在看似并列中,语意不断递进;这是一个双齐句,整齐美丽,因为整齐,吸引了读者的视觉注意,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文本的理解。
77、 回读他(余映朝)写的文章,我对“别出心裁”四个字有了新的了晤。“别出”,即发现不同的解读视角;“心裁”即基于内心的独特感受来确定写作主题,不人云亦云。(《站在读者的立场说话》)
78、 这句子漂亮,像T型模特款款而来,既是双齐句,又有短语排比,更在“的”与“人”的同字中,强调了对象,突出了作用。
79、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家人送上一枝蘸满墨水的笔。珏斋提笔,在纸上挥洒自如的写了一百多字。”
80、 四个相同的“过”字,把过程描述得历历在目,最后改一“到”字,真是神来自现。
81、(出自):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
82、在此,他将歌词比作珠子,化无形之声音为有形之物体,让声音可观,可触,可感。(《扑朔迷离话“绘声”》)
83、有人说,生命像铜钱,每个人高兴怎么用就怎么用,但一个铜板只能用一次。
84、学生们说的不是没有道理,但如果就这样给一代文豪欧阳修戴上这样的帽子实在哗然,哗然的原因当然在属于后现代生活里这个热销的“自恋”一词。(《欧阳修是一个自恋的人吗——从一堂课谈起》)
85、这是结构相同的三个句子,这是没有动词的三个句子,这是分别由三个名词组成的句子。同时,这也是画面感很强的三个句子,是需要借助读者的想象填充才能丰满起来的句子,这样的三个句子,无疑是一种创新的表达。(《〈天净沙·秋思〉的三二一》)
86、 排比?双齐?层递?都是。在排比中告诉了我们鉴赏的方法、创造性解读的角度、阅读的三维空间;在结构双齐中,呈现出建构语言的美感;在层递中由点而线而面,诗歌的内容得到不断的拓展,延伸。
87、 张氏借助序换的手法,运用回环的修辞,把张养浩的人生矛盾经历刻画得一览无余,在看似矛盾的选择中,彰显了张养浩心系于民的崇高境界。
88、释义:写文章、写字或绘画得心应手,随意运笔,不受拘束。
89、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90、 下面的两个句子,都自然地运用了齐头齐尾式,整齐而美丽,像周庄,周庄的水,周庄的美。
91、笔法丰富。变化,是米芾的重要书法理念。他曾用“三”字“三画异”表明他的用笔观点。此帖总体上以圆笔为主,但每个字的处理上又极尽变化之能。如,“得”,“辱”“对”三个字中的“寸”字,写法各不一样。(图B) 最上面一列的“示”“舟”“或”“既”“行”几个字的钩的处理笔法。“示”“行”二字圆弧而过。“或”字末笔直接戛然而止。“巡、廻、避、遂”四个“辶”的出锋也不同。“急”和“憲”字中两个“心”字底,最末一笔也不一样。就连两个联字符号“:”也写的各有姿态,第一行末的那个偏虚向上回锋。倒数第二行末的那个向下用实笔,且最后一笔绕一小圈,显得厚重。更为令人惊奇的是,该行最后五字“命他幹一一”的造型,如果将这几个字的外轮廓分别连成两条线,就会发现竟在一条线上!(图A)如杂技中的惊险造型,下面两点恰如一杂技英豪托起杆上的一串长椅,险而又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