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
1、为后文引出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铺垫。以此来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与古仁人作对比,以引出主旨。
2、(5)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古仁人之心指的是古仁人的思想,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人,大多是以我为中心,斤斤计较自己的得失,只想到自己却永远想不到别人。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5、和:1)和乐政通人和2)和煦春和景明
6、《岳阳楼记》里借花茂草盛来写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7、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8、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古仁人之心”.“古仁人之心”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具体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即先人后己的济世思想.
9、《岳阳楼记》中描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是“,”。
10、浩浩()(),横无际()。
11、滕子京的这般举措,应是立功了。可是,当他后来被范仲淹举荐而升官,准备赴庆州上任之时,却被御史弹劾。御史弹劾的理由是,滕子京在泾州动用公款六十万贯,有贪污之嫌。
12、“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13、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得……乎”译为“”)
14、你还可以关注我们的小程序(考点网),资料电子版
15、岸()()兰,郁郁青青。
16、②予观夫(那)巴陵胜状(好景色),在洞庭一(全)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shāng)汤,横(广远)无际涯(边,际专指陆地边界,涯专指水的边界)。朝(在早晨,名词做状语)晖(日光)夕(在傍晚,名词做状语)阴,气象万千。此(这)则(就)岳阳楼之大观(雄伟景象)也,前人之述备(详尽,完备)矣。然则(虽然如此,那么……)北(向北,名词做状语)通巫峡,南(向南,名词做状语)极潇湘,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得……乎”译为“大概……吧”)
17、答: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18、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译: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风浪。
19、《岳阳楼记》里借鸟欢鱼跃来写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20、文学常识: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二、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之的用法
1、开:1)放晴:连月不开2)打开:开我东阁门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的不同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不已物喜,不已己悲"
3、《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形容国泰民安的是(1)“”;形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是(2)“”;形容事物多种多样,景色非常壮观的是(3)“”;形容水势浩大的是(4)“”;形容心胸开阔、精神愉快的是(5)“”。
4、“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的是古仁人不同于原文中的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不已物喜,不已己悲"。原句的意思是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两句皆出自于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5、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达,人民安居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景象;今:看)横无际涯(古:广远;今:与“竖”相对)
7、须知,摆宴席,抚恤将士家人,滕子京所花费的,尽皆是公款。按理说,若他所造的亏空尽皆用于此,亦不必心乱,可是,当朝廷派人前来查账时,他竟将花名册烧去。
8、洞庭湖月夜美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璧”字注意写法)
9、在李元昊谋反之后,滕子京被朝廷任命知泾州。当时,定川被叛军攻破,身在泾州的滕子京眼看城中军力不足,便临时招募数千农民扮作军士登上城楼以作威慑,并派遣英勇之士前往查探敌情。
10、渔:1)捕鱼的人,渔夫:渔歌互答2)捕鱼:临溪而渔
11、政通人和,百废()兴。
1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13、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14、(4)第四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
15、(9)文章第五段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6、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及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不同于上述的“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的影响,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7、()予()文以记之。
18、《岳阳楼记》中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
19、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0、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
三、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第一个异 指 在不同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受,即悲、喜两种不同的心情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3、《岳阳楼记》中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的不同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不已物喜,不已己悲"
5、为:1)行为,表现:或异二者之为2)作为:全石以为底
6、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动词作形容词,被贬谪的)忧谗畏讥(名词作动词,别人说坏话)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锦鳞游泳(用锦鳞代指鱼群)而或长烟一空(形容词作动词,消散)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向南)或异二者之为(动词活用作名词,这里指心理活动)
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的不同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不已物喜,不已己悲"
8、答:推导出“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异”,表现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博大胸襟。
9、来源:考点网整理:风之狂
10、“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11、(6)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
12、议论作用:点明主旨,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13、《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14、微:1)如果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2)微小,轻微:名微而众寡
15、嗟夫(唉)!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思想感情),或(或许,也许)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因为)物喜,不以己悲;(此句为互文,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居庙堂(指朝廷。庙指宗庙,堂指殿堂)之(定语后置的标志)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定语后置的标志)远则忧其君。是(这样)进(在朝廷上做官)亦忧,退(不在朝廷上做官)亦忧。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在……之前)天下之忧而忧,后(在……之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如果没有)斯人(这种人,指前文的“古仁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宾语前置,就是“与谁归”)
16、第一个“异”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及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第二个“异”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外物好坏的影响,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7、《岳阳楼记》中起过渡作用,由情入景,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的句子是“,?”
18、(10)写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目的、作用?
19、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勉励友人不要因坎坷灰心,先苦后乐,也同时警策自己学习“古仁人”。
20、《岳阳楼记》中经过写景和心境的对比,最后境界顿开,表达作者坚定的志向及对友人的勉励的句子是“,”。
四、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表现在哪里
1、《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退亦忧”指的是“”。
2、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3、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译: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5、通过描绘岳阳楼的雄伟景色和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第一种:“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远离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诽谤和讽刺的悲伤)第二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胸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辱偕忘的喜悦)目的是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lz如果想要岳阳楼记的全套复习资料,我有哦!
6、一:1)一片:一碧万顷2)全:长烟一空3)整个:在洞庭一湖
7、(1)政通人和(2)百废具兴(3)气象万千(4)浩浩汤汤(5)心旷神怡
8、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9、表现作者的旷达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1)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11、或:1)或许或异二者之为2)有时而或长烟一空
1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指同自景物引发迁客骚人同感触,即悲与喜两种同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指古仁人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受自风物好坏影响,即"已物喜,已己悲"
13、出自本文的成语:百废具兴、政通人和、心旷神怡、浩浩汤汤。
14、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15、观:1)看予观夫巴陵胜状2)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16、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7、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18、极:1)至,到达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穷尽,尽头此乐何极3)表示程度深感极而悲者矣
19、当时环境,不说城中百姓心中惶惶,连守军心中亦是难安。恰逢接连十几天天气阴沉,守军将士心情更难提振。如此这般,滕子京大摆筵席,提振守将之心,并对定川赴难的将士家人进行抚恤。因为他的这些安排,泾州军民之心才逐渐平稳。
20、具体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即先人后己的济世思想。“现代人也要先人后己,热衷于帮助他人”。做善心义举、支教、献血等公益事业
五、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1、(3)文章第四两段分别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何特点?抒发怎样的情感?
2、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译:(亲,你自己写,不想打字……)
5、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衔接远山,吞没长江,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6、第四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象,抒发了迁客骚人高兴愉悦的情感。
7、夫:1)那予观夫巴陵胜状2)表句尾感叹嗟夫
8、朝()夕阴,气象万千。
9、()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歌互答。
10、忧()畏讥,满目()然。
1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12、11则有去国怀乡(古:国都;今:国家)则有去国怀乡(古:离开;今:前往)
13、浊浪排空(古:冲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予观夫巴陵胜状(古: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丈夫,夫人)
14、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5、空:.1)天空浊浪排空2)消散长烟一空
16、日星隐(),山岳潜形。
17、(8)古仁人的悲喜感情跟外物没有关系,跟个人遭遇也没有关系。那么跟什么有关系呢?
18、气象万千(古义:事态;今义:天气变化)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微小)
19、则有心旷神怡,()辱()忘。
20、A心乐之——代词,这(声音A而城居者未知之也——代词,这(件事)。B.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助词,的。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助词,的。D局促一室之内——助词,的。
六、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乎”是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5、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6、滕子京本来会被重罚,但在范仲淹的极力维护下,只官降一级。可后来,因御史的接连弹劾,于是,被贬谪到岳州为官。如此,才有了《岳阳楼记》的开篇所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7、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译:不因为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古:曾经;今:品尝)越明年(古:及,到;今:越过)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景:1)风景,景致:四时之景不同.2)日光,阳光:至若春和景明
11、()子京()守巴陵郡。
12、()倾()摧;薄暮()()。
13、第一个异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诗人的不同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心境.第二个异指古仁人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不已物喜,不已己悲
14、不同的是:《岳阳楼记》的作者“不以己悲”,以此规劝友人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而《醉翁亭记》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
1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16、答: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引出古仁人之心的内涵。否定。
17、不一样。第一个“异”指迁客骚人登楼览物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感情,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情,第二个“异”指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两种心情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8、欢迎将您的专题讲座、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等与大家分享,
19、起过渡作用,由景入情,领起下文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前文提到“迁客骚人”多因为洞庭湖的美景而聚集在此,后文提到的就是当“迁客骚人”聚集于此的时候,洞庭湖的景色出现的不同,也引发了“迁客骚人”不同的心情,所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下文“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做出了铺垫,也用一个疑问句引出了下文。
20、18退亦忧(古:不在朝廷做官;今:后退)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的政治情怀,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把它作为座右铭,心系苍生,立志为民造褔。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采用拟人修辞手法,描写岳阳楼阴天时的气象的句子是“,”。
3、具:1)都;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详细地:问所从来,具答之
4、(2)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5、迁客骚人因物而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6、《岳阳楼记》重点知识检测参考答案
7、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9、《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显著的句子是“,”。
10、迁客骚人因物而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11、你好!!!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的迁客骚人的不同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是指古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不已物喜,不已己悲"祝你学业进步!!!
12、一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指的是迁客骚人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而发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指的是古代仁人不同于前文所写的“迁客骚人”,他们为人超然物外,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3、洞庭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有“八百里洞庭”之说,范仲淹也曾在《岳阳楼记》中描述过它的浩渺无垠,写道“,”。
14、进:1)在朝廷做官:是进亦忧,退亦忧2)奉献:进尽忠言
15、“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的是古仁人不同于原文中的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即"不已物喜,不已己悲"。原句的意思是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两句皆出自于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16、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译: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7、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8、则:1)那么:然则何时而乐耶2)就是: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9、居:1)处在居庙堂之高2)居住面山而居3)停留不可久居
20、第一种:“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远离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诽谤和讽刺的悲伤)第二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胸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辱偕忘的喜悦)目的是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lz如果想要岳阳楼记的全套复习资料,我有哦!
1、临:1)迎着:把酒临风.2).临:来到:临溪而渔3)居高面下:翼然临于泉上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第二句就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说滕子京来岳阳主政才一年多,就取得了这么大政绩,这明显是表扬滕子京。范仲淹如此表扬被贬的滕子京,其实也是对朝廷贬滕子京表达不满。
5、如需word打印版资料
6、表现作者的远大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语句简单而内蕴丰富,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也有类似意思的表达,是“,”。
8、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9、“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以物喜,以己悲”,因不同的风景而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自然景象引发出“迁客骚人”的不同感受,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第三段写天气昏暗阴沉,看到这种景象,使他们联想到自己的悲惨遭遇,而感到悲伤。第四段写天气春和景明,看到这种景象,使他们感到心旷神怡。
10、一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指的是迁客骚人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而发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指的是古代仁人不同于前文所写的“迁客骚人”,他们为人超然物外,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