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李白九九重阳登高诗
1、人到暮年,生命将尽,一事无成,一身的才华和抱负终要随自己一起埋没。
2、所有七言律诗里的第一名。
3、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4、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5、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
6、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7、北料乡关方自此,南辞城郭复依然。
8、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9、人生百年,匆匆而逝。再多的执念,也终归是要放下。有舍必有得,舍弃名利,未必不能收获一种更好的人生。
10、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11、刻作茱萸节,情生造化间。
12、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3、▲清虚谷(1823~1896)《瓶菊图》纸本设色12×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14、其四是源于附会上一个荒谬传说“桓景登山避灾”。重阳节登高避灾之神话传说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东汉,传说当时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有个叫桓景的术士认为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的荒谬故事。
15、点评:诗人虽然年老,但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以花喻人,饶有趣味。《九日蓝田崔氏庄》
16、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
17、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曾提及:“诗人必有轻外物之意,故能奴役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一切景语皆情语,陶渊明以秋菊为引,以觥筹为凭,话一折三寸田园;李白邀松涛明月,对层叠山峦,书一段豁达宫商。
18、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9、新霜何处雁初下,故国穷秋首正回。
20、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二、九九重阳登高是什么意思
1、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2、再有就是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在重阳节对被友人邀请去田舍做客的描写。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3、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4、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5、作者重游岳阳楼,说不尽的自在和畅快。大雁带走哀愁,山峰衔明月。作者在岳阳楼的高处喝得酩酊大醉,却依然兴致不减。
6、此诗通过记叙重阳登山远眺一事,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的落后、消极一面。
7、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
8、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9、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0、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
11、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1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13、古人说:“君子乐天知命,不怨不尤”。事已至此,学着坦然接受,也是一种修行。
14、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
15、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16、风烟不改年长度,终待林泉老此身。
17、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18、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19、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20、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三、九九重阳登高远眺
1、▲清沈铨(1682~1762)《锦鸡菊石图》
2、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山峰,众山都变得渺小起来,那些人生中的不如意,也都变得渺小起来。
4、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5、四望交亲兵乱后,一川风物笛声中。
6、赏析: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7、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8、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
9、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沾同:沾)
10、▲清钱维城(1720~1772)《盛菊图》镜心设色纸本179×83厘米
11、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
12、杜甫的这首《登高》,它的遣词造句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化境,它通篇对偶,句句精彩,每一句里面,又是字字珠玑,情感深沉,动人心弦,被称为杜甫诗中最能表现大气盘旋,悲凉沉郁的代表作,号称杜甫七言律诗第一名,更有古人认为它高浑一气,古今独步,不仅是唐人七律第甚至可以排上史上所有七言律诗的第一名,这首诗的水平之高,感人之深,也就可见一斑了。
13、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14、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
15、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16、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17、九九重阳之际,分享九首最美诗词,祝福大家久久长情,久久安康!
18、国内最神秘富豪崛起经历堪称传奇!
19、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
20、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
四、九九重阳登高是指爬山吗
1、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4、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5、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6、凤刹侵云半,虹旌倚日边。
7、点评:“人生易老”、“今又重阳”吟罢,却言“战地黄花分外香”。
8、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
9、过度的自信,是傲慢;过度的谦卑,是虚伪。人生需要一点恰到好处的自信。锋芒尽敛,从容淡定。
10、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11、但仅仅这也就算了,诗人又想起自己空度年华,一事无成,不禁更添一份悲凉。全诗到此似乎是悲上心头,感叹年华空逝,但全诗结尾的“淹留岂无成?”一句画龙点睛,一扫之前的颓唐之气,用反问句加强语气,表明了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未来能够实现人生追求,完成内心的理想。给人一股神清气爽的感觉。
12、“尘世难逢开口笑”,人生就是这样,不如意的事情总是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今日既然来此游玩,就一定要玩个痛快。何必学齐景公,一登高望远,就满怀唏嘘,感叹落泪呢?
13、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14、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
15、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
16、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17、重阳节这天,诗人独自登高远眺,秋风萧瑟,满目凄凉。百年人生,马上要到终点,自己却依然流浪漂泊,一事无成。
18、▲清李方膺(1659~1755)《菊石图》立轴纸本92×32厘米
19、黄花泛酒依流俗,白发满头思古人。
20、樽前且拨伤心事,溪上还随觅句行。
五、九九重阳日,登高晒深秋
1、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
2、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
3、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4、▲清李方膺《墨菊图》水墨纸本31×47厘米
5、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
6、人生的凄凉和惶惑,让诗人心如死灰。本是团圆的节日,大家一起饮酒作乐,自己孤单一人,竟然喝不下去。
7、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
8、病酒坚辞绮席春,菊花空伴水边身。
9、▲明陈淳(1483~1544)《菊石图》扇面水墨泥金5×52厘米
10、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11、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12、南朝梁吴均所作《续齐谐记》中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这虽然只是古老的传说,但反映出重阳登高的固定习俗。
13、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
14、看到鸿雁从北方而来,作者埋怨道:“我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苦楚,北归不得,你为何却要从北方回来?”
15、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16、有一首诗是无论如何不能错过,
17、“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山区,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18、《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宋·李清照
19、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
20、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六、李白九九重阳登高诗
1、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梦泪婵娟。
2、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4、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5、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6、诗人借着登高,透过历史典故,写怀才不遇,写忧国伤时。作者深陷困顿,难以自拔,登高临远,也难解心中郁结。
7、到了重阳,文人墨客,则常常诗思泉涌,情感难抑。南陈诗人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和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就是两首著名的重阳佳作。
8、点评:这两句道出了重阳时节,所有作客他乡之人的普遍感受。《过故人庄》
9、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
10、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11、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
12、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13、《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
14、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15、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
16、这首诗作于大唐盛世,开元二十三年。年仅二十四岁的杜甫在长安见证了大唐的繁华。可是他在这一年的科考中失利,囊中羞涩,诗人不得不离开长安,另寻出路。
17、在惆怅失意的人眼里,眼前越是热闹,内心就越是荒芜;在心绪通达的人眼里,寻欢作乐且及时,莫负一片好风光;在锐意进取的人眼里,劝君前行莫等闲,劝君惜取少年时。
18、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19、重阳节,作者在玄武山宴饮,送别即将远行的客人。可是作者本身也身在异乡,无法与家人团圆。此情此景,倍感凄凉。
20、恰逢九月九重阳,秋高气爽,诗人独自一人携酒登高赏景。层叠的山峰松柏参天,波平浪静的江水涌流不息,水光与山色交相辉映,好一幅秋日江山图!阵阵微风吹来,响起松涛清越高雅的音韵,有如弦管齐鸣奏出的悦耳的乐声。诗人赏心悦目之极,不禁看着酒杯中自己的倒影,杯中映照出的正是自己油然而生的笑容,再联想到自己最近在官场上遭遇的排挤与失落,诗人不禁仰天长啸,饮酒大醉以至龙山落帽,狂放高歌,抒发自己怡情自然的旷达的襟怀。
1、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2、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3、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4、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5、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
6、开却一枝开却尽,且随幽蝶更徘徊。
7、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8、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
9、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10、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11、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12、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13、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
14、赏析: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15、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16、赏析:汉文帝筑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这天登临时曙色正要散开。三晋的云山都向着北方,二陵的风雨从东边过来。当年守关的令尹谁认识?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来。不如就近寻找彭泽宰,一起畅饮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17、檐前减燕菊添芳,燕尽庭前菊又荒。
18、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19、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20、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1、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2、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