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2、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____卢梅坡《雪梅·其二》
3、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二首》
5、梅花唐·庾信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6、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7、赏析:这丹青描画的梅花阵阵墨香,使观者恍然如在梦中清澈的江边赏梅般,遒劲清瘦的枝干上盛放的梅花在冰霜中依然挺立,不惧严寒。诗歌用清淡的笔墨勾勒出了寒枝傲雪,繁花密蕊,清香沁脾,疏瘦清逸,骨气遒劲的寒梅形象。
8、 准拟寒英聊慰远,隔山水,应销落,赴诉谁?
9、翻译:睡梦中清江江畔的梅花正在散发着浓浓的香味,让人陶醉不已,可是寒冷的花蕊和瘦削的枝干却在经受着刺骨的冰霜。现在白霜黑梅,难以分清,都不要去追问了,暂且把这个看作是世间最美的妆扮吧。
10、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1、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元王冕《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12、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13、梅花,香色俱佳,独步早春,具有不畏严寒的坚强性格和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因而历来为诗人们所吟咏,所歌颂。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咏梅诗中,王安石的《梅花》堪称一首饶有特色、脍炙人口的佳作。
14、诗人立意咏赞早梅的高洁,但并没有发一句议论和赞语,却将早梅的高洁品格和诗人的赞美之情清晰地刻划出来。
15、《红楼梦》访妙玉乞红梅:“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不求大士瓶中露,为乞嫦娥槛外梅。入世冷桃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16、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题画墨梅》元·陶宗仪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17、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18、纸张独眠春自在,漫劳车马笑人忙。《画梅》明·陈道复梅花得意占群芳,雪后追寻笑我忙。
19、别来几度春风换,标格而今似旧无。西湖梅元·冯子振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
20、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21、宋代刘著的《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也很有名:“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全词以流转自然的音节,迂回曲折的笔势,既缠绵悱侧,又激宕疏爽,以词代简,短篇中含丰富的感情内容,传达出微妙而细致的内心活动,把一种无力排遣的悲凉愁绪发挥得淋漓尽致。
22、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早梅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23、 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
24、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元王冕《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25、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26、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山园小梅林和靖唐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27、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此词吟咏寒梅。全词抓住寒梅主要特征,由月光、酒樽、梅花织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空灵优美的图画,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刻画梅花形象,赞颂梅花超尘绝俗的洁美素质和不畏霜雪、秀拔独立的坚强品格。
28、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梅花绝句(之—)陆游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29、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30、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瓶梅》张道洽
31、驿外断桥边,梅花寂寞的开着。黄昏来了,梅花独自承受着风雨。即使是这样,梅花依然傲然盛放,即使村落下来,被碾作了尘土,依然不改芳香。
3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3、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34、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35、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36、梅花唐·庾信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37、他写的《墨梅》非常有名:“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38、苏轼的《西江月·梅花》很有名:“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妾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
39、(杨万里)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雪中梅花的古诗《梅花/梅》宋代: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40、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41、《踏莎行·雪似梅花》作者是宋代诗人、文学家吕本中。
4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____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4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从张仲谋乞腊梅宋·黄庭坚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